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朋友请我转载的 -- soliton

共:💬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乡村教师王守奇 挑起全村孩子的教育

在第2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乡村教师。

  9月3日,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龙马镇村的小学开学了,一共28名学生,其中15人交了142.5元的学费。从这一天开始,他们将和过去20年来的398个孩子一样,吃住在一位名叫王守奇的老师家里,每年只需交75斤大米。

  而这所少则5人,多则几十人的小学,从校长到老师只有王守奇一个人,20年来都是如此。20年来,除了王老师的工资,当地政府对这所“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投资,但它却奇迹般地延续下来,而且保证了100%的入学率。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如一位教育界人士所言,这可以说是“王守奇现象”。在不少贫困地区,那些极富牺牲精神的老师用羸弱的身躯支撑起了一个村乃至几个村的教育。

  20年,一个家庭走出398个孩子

  2003年双峰乡全乡的人均口粮还不足400斤,人均收入不到200元。1982年建成的中国西南最大的蓄水工程―――升钟水库,把该乡分割成了数十个岛屿。王守奇所在的龙马镇村就由分散的5个岛屿组成,村民们隔水相望。

  和许多贫困地区一样,这里山清水秀,不通汽车,去乡里开会,王老师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村里去年才通电,每天只有晚上6时~8时才能收看到乡转播站转播的电视。

  9月3日傍晚,王老师坐在山上的一块石头上打手机。山下的三四百米处就是他心爱的村小学和碧波荡漾的“升钟水库”,远处是起伏的青山。

  王老师家没有装电话,他只得拿着手机爬上了山头,只有在这才有信号。

  1982年,还是代课老师的王守奇每天划着船轮流给分散在岛上的孩子上课。这之后,他将孩子们集中到了村小学,每天划着木船接送他们上下学。1984年6月的一次水上遇险,使王老师决定腾出刚刚修好的3间房,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己家里,此后一晃就是20年。

  20年里,一共有398个孩子从王守奇的家里走出来,其中18人走进了大学。

  养活学生,王守奇生财有道

  据王老师说,孩子们每人每年只要交75斤大米,其他的生活费就不用管了。

  经费从哪里来?除了工资以外,王老师自有“生财之道”。他喂了5亩鱼塘、120只鸭、60只鸡、两头母猪,还有两亩蔬菜地。“两头母猪一年可下10窝猪崽,能卖一万多元。明年卖鱼可得两万多元,我打算为学生建一栋真正的宿舍楼。”王老师说。但他一家仍然住在1983年建的平房里。

  几十个人住在家里,用水是件大事。每天早上4时半,王老师就要起床,去几百米外的湖底挑回七八担水,每次几百级的台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挑水,成了他最辛苦的活。“目前我最大的心愿是能买一个电泵,用上自来水。”王守奇说。

  王守奇很感谢妻子,20年来,她每天承担了几十个学生的吃饭、洗衣、烧水等繁琐的活儿,却无怨无悔。“山里的夜很凉,特别到了冬天,我和爱人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四五次给孩子们盖被子”。经常是他们刚睡着,就被哭声惊醒,那是“有孩子尿床了”。

  王守奇上午一般给3个年级的学生上5节课。他每堂课只主讲15分钟,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每逢作文课、体育课和音乐课,他会把孩子带到田野、湖边和山头。那两亩蔬菜地,成了王老师和学生们的“试验田”,他们一起播种、松土、施肥。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这是城里孩子享受不到的。”他说。

  对于20多年的艰辛,王守奇“没有语言可以表达”。

  “我走了,孩子们上不成学”

  2002年,县、乡政府考虑到王老师多年来的辛苦,想让他好好休息一阵,便把他调到了乡中心小学,同时派了一位年轻教师替代他的位置。可不到一个月,村干部和不少村民就找到了县乡领导,强烈要求王老师回村继续任教。原来,他走了以后,孩子们没有了吃饭和住的地方,有一大半的学生就不去上学了。

  王老师主动请求回到了村里,他的理由很简单:“我走了,孩子们没有了吃饭和住的地方,也就上不成学了。”他说自己不能看着这种局面出现。

  记者在教育部大楼见到了这位作为教育部第一批邀请来京参加记者见面会的优秀教师。尽管他十分健谈、精力充沛,但帽子却遮挡不住他双鬓的银丝,王老师看起来就像一个60多岁的老人。

  而实际上,他今年才46岁。

---------------------------------

四川在线四川农村日报消息 岛屿上的“鸭棚子”学校1982年,国家在南部县建了升钟水库后,王守奇所在的双峰乡就从大山变成了岛屿。20多年来,就是这片山水见证了王守奇传奇的办学故事。

  1971年,14岁的王守奇初中毕业后回乡当了村干部,历任村上的团支书、副大队长和临近4个队的政治辅导员。1983年,村小学的老民办教师王居正患脑溢血在一个夜晚撒手而去,留下一群乱了套的孩子。王守奇临危受命,当起了代课教师。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多年,一代人的明天扛在了他脊梁上。

  王守奇代课不到一年,库区开始屯水,学校淹没了,学生们分住在各个岛上,怎么办?王守奇很快想出了办法:同时租用几户人家的祠堂,(谁都不愿长出租)开设起了被村民们笑称为“鸭棚子”的流动学校。天气好时,一周换个岛屿;风向多变,上课地点就天天变换。哪种风向到哪个岛子更安全,明天怎么走才更近,每天下午课后务必通知学生,王守奇为此费尽心思。

  每天一早,他扛上自制的小黑板,摇着自制的木船绕周围岛屿一圈,载上等待在各码头的学生到“鸭棚子”上课。中午在村民家把学生自带的米煮成大锅饭,租金由王守奇出。晚上再将学生一一送回家。20多年里,王守奇划断了10多根船桨。

  为学生花钱出力,王守奇从无怨言,流动5年了,没有一个固定的学校却让他心头难过。

  家庭全寄宿制学校1989年,王守奇捐出自己的积蓄和砖瓦,并发动村民捐款捐物、投工投料,建起几间简陋的土坯房。新建学校离王守奇的家不到50米,王守奇和妻子商量好,“24个家住本岛的学生除外,其他的10多个学生全部住在我家里。”自已一家4口,挤在一间屋里。

  然而不久,教室成了危房,课堂也搬进了他的家。学生每周末从家中带些粮食、菜、柴草来,饭菜统一由他妻子帮着做。

  村民们说:王老师在“家庭全寄宿制学校”中既当老师,又做父亲。每天夜里,他要起来为学生盖被子;下雨了,还得为孩子们送便桶。

  王居正去世后,妻子改嫁,留下3个孩子,王守奇常年资助他们。老大王娟觉得太拖累老师,不愿上学了。王守奇说:“你爸爸是民办老师,我也是民办老师,你爸爸走了,我就是你们的爸爸……”

  王居荣连续几学期的学费都是王守奇为他代垫。这学期,开学一个多星期了,不见居荣到校,王守奇划船到了他家。居荣一见老师就哭了,他病床上的父亲说:“这些年老拖累你,实在是过意不去。今年,我的孩子就别再读了。”王守奇说:“把孩子耽误了可是一辈子的事啊!”走时,他把小居荣给带走了。

  冯孝英,3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现在已经上到六年级,6年的学杂费全是王守奇代交的。

  当时王守奇每月工资140元,却常年承担着几个孤儿的学费、生活费。

  每学期开学前,王守奇都要一个岛一个岛转,动员更多的孩子上学。曾经有人要帮王守奇算算,这些年到底为学生花费了多少钱,算了半天,没算出来……

  终于有了“象样”的学校让学生在正规教室好好上课,为这个梦想,王守奇穷尽心思。1989年,他在报上看见美籍华人陈金浩的“燃灯计划”―――资助中国的贫困山区修校办学。他马上给陈

  金浩写了信,一个月没有回音,他就再写,

  两个月后,他又写……一年后,1990年4月,陈金浩居然找到双峰乡龙马镇来,两双手久久地握在一起。

  “燃灯计划”拨款两万元,想建三个学校,落实到王守奇手中的只有8000元。钱不够也要建,王守奇带领村民到剑阁境内备石料,和学生家长一起运条石。在载运最后几百块条石时,突然船中一股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铁皮船急剧下沉,坐在船头的王守奇急忙跳入水中,船转眼间沉没在身后。

  腊月的库水冰冷刺骨,王守奇拼命游到岸边脱掉棉衣裤后,又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把船上的人救了上来。后来,在闻讯赶来的百多个乡民的帮助下,才把剩下的宝贝条石连同沉船一起拉了上来。

  两个多月后,学校竣工,取名“燃灯三小”。暑假时,王守奇和妻子又背了十几天土,把山梁的斜坡填平,建了个近200平方米的操场,操场边种上树,现在已是一片绿荫。王守奇笑道:“这样更像个学校了”。

  下半辈子还当老师有了新校,王守奇忙得欣慰了,清晨4点起来,打豆浆,煮稀饭,炒蔬菜。6点叫醒孩子们吃饭,然后开始早读......

  今年,王守奇上的是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复式班。他虽然长期一人教二至三个年级复式班,教学质量却逐年提高,10年来成绩一直居全乡村小前列。

  王守奇除了数学语文外,他还教音乐、图画、自然和写字。没有课本,就自编乡土教材。周末孩子们还有任务,种一些植物,观察它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然后和老师一起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瘦弱的王守奇说:“我的下辈子肯定还是当老师,我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我还得回报这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