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老家在辽宁东南沿海农村,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回忆起来,那段时期叫“二两粮”,为什么?因为每个劳力每天的口粮是二两。至于这二两是玉米还是大米还是白面,我没有细问。不过在80年代中后期甚至90年代,我们那个地区的主食还是玉米。大米只有逢年过节能吃一些。母亲是50年代初生人,至今对三年自然灾害记忆深刻。人们没得粮食吃,就去地里,春天夏天挖野菜,秋天冬天挖菜根,榆树皮,玉米秸秆粉,都吃过,甚至传说有人吃观音土。我母亲家,以及隔壁邻居家,都有幼儿因饥饿夭折。后来似乎是在59年还是60年,我也没细问,她们实在饿得过不下去了,母亲的家长带着一家老小,跑到黑龙江那边投奔一个远房亲戚去了,那个地区当时叫“边外”,“边外”似乎是吉林一带的“柳条边”以北地区的统称,我母亲一家去的地区是在内蒙东北部的牙克石附近地区,属于小兴安岭一带的山边。去了那里之后,我母亲她们非常的震惊,说是在辽宁老家,粮食都吃不上,但是在内蒙那里却是家家户户粮食满囤,地窖里都是土豆和大白菜,粮食管够吃。这个现在想想似乎有点不太对,当时辽宁是生产队劳作制,大家集体劳动,粮食收获后归集体所有,再挨家分配口粮。为什么在内蒙东北部那里粮食还分户所有?这个细节我没有细问。母亲说起一个细节,在辽宁东南部老家,秋收后,她们就去田里捡拾漏掉的黄豆玉米之类的果腹,经常是半天找不到一个,但是在内蒙东北部那里,她们去了之后,依然老习惯去田里捡拾谷物,地里很多,很快捡拾了一茶缸那么多,高兴的跑回家,结果被当地人笑话了,当地人都不去捡拾的。母亲此后在那里度过了幸福快乐的青少年时期。后来在七十年代中期,母亲一家又迁居回辽宁老家。为什么又迁居回来,我没有问具体原因,应该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估计还是怀念故土之类的。细节还有待于继续问母亲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教育是个特殊的行当 冀明 字332 2010-03-29 07:05:10
🙂想起向国外的学校申请上学的一个步骤来了, kaywell 字311 2010-03-29 18:09:2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注册之后 字202 2009-12-16 18:19:31
🙂也是东北人,说点老辈人经历过的事
🙂抓个虫 小波勒山 字34 2010-02-15 06:43:05
🙂可能是因为那里人少地多。 3 njyd 字518 2009-12-03 00:24:36
🙂一茶缸?单位错了吧? 2 minotaur 字479 2009-12-02 21:25:34
🙂这么久还能得到赏钱 PBS 字57 2011-02-13 10: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