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共:💬628 🌺3438 🌵6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跟人口密度可能有一些关系。不过我不太了解当时的土地所有

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

我是70年代末生人,当时辽宁那里还是集体生产制,耕地为“生产队”所有,“生产队”应该是村级以下的社区组织,以自然居住群落为基础,一个居住群落为一个生产队。后来似乎是83年,我们家那里搞分产到户,我们的说法是“生产队分家”,就是把耕地,按好坏分块,平均按农业人口分配,每个农业人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人,都同样的份额,然后抽签决定具体地块,平均每人旱田3亩左右。各个生产队耕地面积不同,具体的人均份额也有差别,当时耕地应该是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所有。但是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均耕地份额,少的也有2亩多,多的大概有4亩,上下差距不大。按这个土地面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养活耕地上的人口应该没问题。我不知道在60年代农村耕地所有制度和粮食分配制度是怎样的。应该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前,农村还搞过集体食堂制度。因为我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过,她小的时候,拿着盆去集体食堂领饭回家,其实就是稀稀的粥,结果走在路上,被别的坏孩子欺负了,给绊倒了,粥都撒了,再回去食堂,人家不给了,母亲为这事儿很是记恨了那个坏孩子很久。

之所以说集体食堂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前,是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母亲就去了内蒙东北部那里,直到她成年才回辽宁老家那里。

而“二两粮”的说法也是确凿的,因为我小的时候听大人们聊天,那时候大概是80年代中期,当时父辈以及爷爷奶奶辈的大人们在聊天时经常很自然的说起“二两粮”的时候如何如何,可见当时给他们的印象也是刻骨铭心的。

而根据母亲的解释,“二两粮”是每个人每天只有二两的口粮定额,至于这二两是按天发放到个人家中,还是在集体食堂做好了,再分到各家,还是按天按人计算,按月领取,这个我就不了解了,还得回家问问。

内蒙东北部那里确实耕地面积相对比较大,因为我的小姨至今还住在那里,她们那里的人均耕地,是按垧(读shang)来计算的,一垧就是一公顷,等于15亩,母亲说那里种地,用的是“大步丢”的方法,就是春天把地翻好了,抓一把玉米种子,很随意的撒出去,然后等出苗后,大概的间一下太密的苗,也疏于管理,根本管理不过来。而在辽宁老家那里,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其实也就是分产到户以后,是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春天翻过土地之后,用犁打好垄,然后在垄台上用专用刨坑工具,定好距离,一般1尺或1尺1刨一个浅坑,后面跟一个人撒点化肥,一般是二胺,然后再后面一个人播种,一般是一个坑2到3粒玉米种,顺便用脚推点土盖上坑,轻轻踩一下,最后再用木头辊子平整一下垄台,就算播种完毕,之后还要间苗、除草等等,直到秋收,可以说是精心照料,相对于内蒙东北部那里的耕作方法,精致多了。而90年代之后,我们那里又开始了更细致的耕作,在播种之后,覆盖一层地膜,用于保水保温。也可以节省后来锄草的劳作,而且可以提前几天收获,产量也有所提高,只是地膜需要投入成本,而且覆盖地膜都是人工,又要增加劳动力投入。到90年代中期,我小姨那里,还是大步丢似的耕作方式,所以虽然人均耕地多,但是人均产出并不太高。不知道现在都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了。

呵呵,说到耕地,歪个小楼跑个小题,回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农村生产劳动方式。

现在再歪回来。

从现在的情况分析,辽宁那里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应该是集体生产和分配方式,就是说粮食收获后,归生产队所有,上交国家一定定额后,才分配给农民,结果弄得农民反而没有粮食吃。我不知道当时“二两粮”的标准是我们那个村、那个乡或者那个县的独有现象,还是整个辽宁都是统一标准。

内蒙东北部那里,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类似的生产组织方式,如果是的话,估计还是楼上所说的,当时内蒙东北部那里人均耕地相对较多,在上交国家定额之后,剩余粮食较多,所以家家户户有很多余粮。

母亲至今还记得,去内蒙东北部之后,“苞米碴子粥”管够喝。

母亲是1953年生人,在她8岁的时候举家迁往内蒙东北部。我估计她说的8岁是虚岁,因为我们那里老辈人说的都是虚岁,这样算来就是1960年她们迁居过去的。

具体的情况,还望回家后聊天再了解了。

或者有了解那段历史的大侠说一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