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中国不应该把GDP做得太高?(一) -- 陈经

共:💬194 🌺763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投资快于消费增长的GDP发展模式

上节的GDP两阶段高速增长,在中小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清楚。中小经济体人不是太多,内部经济环境差异小。大众面对的是差不多的经济发展背景,心态比较一致。

中国人口特别多,面积也不小,地区差异非常大,上述的两阶段高速增长模型不能简单应用。为了说明问题,可以把中国城市按发展程度分为一二三线,把与GDP相关的房价、居民收入、物价体系等特点列一下。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出来,GDP占比也少,先不考虑。

房价 居民收入 物价体系 产业竞争力

一线城市 高 高中低 高中低 强

二线城市 中 中低 高中低 中

三线城市 低 低 高中低 弱

一线城市的房价全是高的,价格最低的房子也不比二三线的高档房便宜。居民收入说的是一般人,不是指资本家富人。一线城市居民收入高中低各层级都有,已经有不少人的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为一线城市控制的一些产业,其竞争力在国际上都算不错的。但由于一线城市人往里进,人口密度大,中低级收入的人数更多。物价体系也是高中低三级都有,各人根据收入层次选择不同价格档次的商品与服务。

二线城市房价也涨起来了,但还不是太离谱,算中等。普通居民收入高的就非常少,主要是中低级收入,因为产业竞争力只是中等。物价体系仍然是高中低级全有,因为商品是全国流通的,高档轿车、奶粉到处都有卖。

三线城市,房价其实不高,买房压力不大,只是关注的人不多。因为没有什么强大产业,当然主要是低收入。和二线城市一样,物价体系也是高中低三级都有。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状罗列。因为中国内部人口与资金、产业都是可以流动的,一二三线会互相影响。大众化社会商品是市场经济,全国自由流通,所以一二三线城市都是分级物价体系,只不过比例各有不同。这一点无法改变,各地不可能象香港那样立一个边境,然后大米、汽油等商品是深圳三倍价格。内地城市这么做,会被套利行为冲垮。所以,物价体系是全国统一大市场。

房子搬不走,所以一二三线城市价格差异极大。产业竞争力,由于马太效应,以及各地民风政策资源等因素,时间一长也拉开了差距。居民收入这块,人员流动较为自由,但也不是说走就走,算是半流通。收入低的人会从二三线城市所在区域,流到一二线城市去,加入一二线城市的低收入群体。

这样一个结构,没有办法象中小经济体那样第一第二阶段快速增加人均GDP。一线城市本来可以进行第二阶段,靠服务业提高人均收入。从北京上海的发展水平来看,关起门来提高服务费与物价,做到3万美元GDP问题不大。但是人往里进,根本搞不成。香港要是开放人随便找工作,商品随便进,产业竞争力到是能上来,人均高GDP会立刻崩溃。

也就是说,一线城市的物价与居民收入,也只能跟着全国的步子走,并不能先富就人均GDP先变发达。只有房子由于不可迁移,可以提前炒到发达经济体的水平。北京上海的房价和香港东京已经可比了,虽然还是要低一些。房价收入比奇高,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肯定是令人发指的大泡沫。但从炒作模式来看,还没有到香港日本的高峰水平。香港炒房最火的时候均价8万,富人都疯得借大钱炒房破产。北京上海的高价房子买家主要是两种,悲惨的自住型拼死买,财大气粗心态稳健的买来保值,超过自身能力刀头舔血借大钱炒房的不多。银行放贷数量虽然多,但房产银行评估价偏保守,并不跟着市场价走。以后即使房价跌了,估计断供率也极低,两类主流买家都不会断供。

事实说明,中国发展到这阶段,是房价先上去,可以“富地先炒”。全国富人都去炒,“就高不就低”。居民收入与物价体系就由于地区差距,就只能“就低不就高”,一线城市也不能自己先“全民增收”。这样中国就没有清楚分明的第一第二阶段,GDP是越来越高指数增长,人均收入只能自然增长,迟迟无法上台阶。

GDP为什么能快速增长?因为国家生产力确实是突飞猛进,基础设施与产能投资、社会商品产出,都是快速增长,这是挡不住的。但人均收入被地区差距拖后腿,无法全部快速提高。人均收入不猛增,消费增长虽然也不算慢,但就不是超速增长,也落后于GDP的增长。消费落后于产能增长,又得靠出口消化巨大产能。还好中国的“进攻性生产力”发展得不错,这条路还算走得通,只是把别人挤惨了。

现在更进一步,由于发达国家也垮掉了,靠出口消化消费与产能的缺口不行了。就算出口恢复增长,产能增长得更快,不是办法。理论上只好靠国内消费来补缺,这也不可行。因为收入没法快速提高,除非白送,不然卖不出去。收入没法提高,这很明显,那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怎么大幅提高人均收入?我也不知道有啥办法,我可以肯定中国的人均收入就是会被拖低。这不是说国内消费不增长,其实增长算全球最快,但产能还是会比消费增长快,缺口始终在。那么怎么办?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怪事。

靠出口不行,靠消费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人又要就业,生产力会大发展。其实解决办法明摆着,就是加大投资。GDP等于投资加消费加出口,既然GDP自然增长率高于出口与消费增长率,只有靠投资增长来补这个大缺口。这是离经叛道的结论,理论上投资从来都是为了未来的消费,这样搞的话,投资占GDP比例越来越高,经济学家全会吓死。但中国这些年确实就是这样,我得不出其它结论。

中国的投资增长快过消费增长,这是自然形成的,中国的GDP模式自然就是这样。原因是人口众多地区差距大,以及生产力快速大发展。发达国家历史上有时也这样,不过时间不象中国这么长。原因是,要么人比中国少多了,要么地方不大,或者二者同时成立。

由于投资注定快于消费增长,所以中国只能这么怪怪地发展。现在到了矛盾直接摆到台面的时候了,北京上海房价太高只是小问题,怎么处理投资才是大事,我们需要解决方案。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