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黄金十年”修建的铁路数据 -- flyingcatgm

共:💬44 🌺1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要看GDP的结构

民国“黄金十年”时期,中国GDP飞速发展,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中国9%左右,日本3%左右。但是抗战前期,中国工业不能为前线提供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重炮。而日本却可以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生产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零式”战斗机。

虽然经过高速经济增长,旧中国的工业实力却依然远远落后于日本。193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仅13.6亿美元,而日本工业总产值近60亿美元,是中国的4.4倍。而且至关重要的重工业,中国方面严重欠缺。

旧中国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挣来的钱用于少数人、少数中心城市的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

“黄金十年”的经济增长对于中国工业的整体实力而言,是价值不大的,上海的局部繁荣对于全中国的救亡图存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况且,很大一部分工商业都操纵在外国垄断资本手中,尤其是作为中国敌人的日资。而当时中国的GDP还有很大一部分仍是靠庞大农业人口基数生产的农产品构成的,对国力无甚助益。七七事变前,中国现代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而且这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的产值在内,而同期的日本,现代工业占国民经济总值的80%。此时中国的GDP总量多于日本,但是根本不能作为国力强弱的比较标准。这就像那个什么“大清国GDP占世界四分之一”的说法一样,大,然而不强。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体系的产业结构,处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零星的前沿成就,比如东北制造的中国第一辆汽车,江南造船厂的第一艘万吨轮船,由于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配套支撑,而仅是昙花一现。

至于建国后GDP对比,二战前,日本就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虽然不能与美苏相比,但却是亚洲各国中的独一份。二战并没有摧毁日本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工程技术人员、工业和教育底子都在。托了二战与我国经济建设的福,我国的GDP在50年代才会与日本持平,但两国的人均GDP还是没法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