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战争评论】从刘邓到祁山 -- 纵谈攻势防御 -- 萨苏
spk
“‘大转折’实为‘大挫折’”一文很长,其中很多
地方东拉西扯、言不及义,要旨无非是指解放战争中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陈粟、陈谢大军三军会
战中原是毛泽东瞎指挥,指挥错了,所以“大转折”
实际应该是“大挫折”,是“人民解放战争的凯歌行
进中不和谐的音符,延缓了胜利的进程。没有这次千
里跃进,解放军将壮大得更快更强,胜利进程也将大
大缩短”。但“‘大转折’实为‘大挫折’”的作者
又说“但是这一点是不易看出的,因为‘大转折’后
一年多,就迎来了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一般人
们会顺理成章地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大转折’才有了
‘大决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和全盘形
势陷于崩溃的边缘,才使我们这一挫折不那么显眼”
。
“‘大转折’实为‘大挫折’”的作者在这里显然连
最起码的语文和逻辑也出了问题。所谓“挫折”,和
“胜利”一样,是事件的后果。如果真像作者说的,
“我们这一挫折不那么显眼”,那凭什么能称得上“
大挫折”呢?是不是“由于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和全盘
形势陷于崩溃的边缘”,我们的胜利也“不显眼”了
呢?既然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一年多的时间就迎来了全
面胜利的“三大战役”,那么作者凭什么就认为“没
有这次千里跃进,解放军将壮大得更快更强,胜利进
程也将大大缩短”?这个胜利进程还能缩短成什么样
呢?十个月?五个月?还是两个月?所以,不“顺理
”的结果,也难“成章”。
解放军提前实行外线作战计划的主要依据,一是为减
少外国势力尤其是美国从二战中恢复元气之后对中国
内战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二是老区大部份在抗日
战争中即遭受过日军的残酷扫荡,经济衰弱,无力长
期支持大规模战争;三是从军事上看,蒋介石以长江
为其基本线,以长江以北至黄河及陇海路一带为进攻
解放区之主要攻击线,两线间靠津浦、平汉铁路联结
,加上长江航运及陇海铁路,使其华东、华中、西北
各战场可相互配合,东西呼应,转运、集中力量。如
果解放军以数支大军,由津浦路东、西以及平汉路西
南直插长江,则势必使蒋的交通运输网络七零八落,
从而割裂其整个军事体系,使其各战场陷于孤立。这
一战略的着眼点从破坏对方整个军事重心和补给体系
出发,非常之高明。事实也证明,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后,蒋军在整个中原战场处于被割裂之境地,无法及
时转运兵力与物资,往往顾此失彼,终于被各个击破
。
这一构想最早是周恩来提出的。在1946年6月,
周还在南京进行停战谈判时,针对蒋军集重兵于中原
,企图先击破李先念部的企图,周恩来提出:“我如
以两支强兵南下,一插津浦路东,一插路西,直抵江
边,京沪局势必将大乱。”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的
外线作战方案之张本。后来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调
整外线作战方案并最终决定第一年主要在内线作战。
但是,正如“‘大转折’实为‘大挫折’”一文作者
自己也承认的,“毫无疑问,解放战争要取得胜利,
迟早要从内线打到外线,问题是时机何时成熟”。蒋
介石转入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后,在陕北、华东
分别集中了23万和45万兵力,整个进攻战线的中
央呈现出薄弱的态势。中共领导人看到了蒋介石在部
署上的这个弱点,在蒋军对华东、西北的攻势顿挫陷
入僵局后,试图以中间突破打破蒋之重点进攻,并力
求将战争导如蒋管区内,使其在丧失进攻能力的同时
也丧失组织有效防御的时间(这是为什么蒋在军事上
迅速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假如我们以为蒋介石
和他的将领们个个都是傻瓜,一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
点,会长期坚持这种“哑铃”阵势,会长期置胡宗南
集团于无用武之地,那是太小看人了。时间因素,在
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假如蒋介石能及时承
认重点的失败,并调整兵力部署,建立一个防御体系
,那么对于解放军转入进攻来说,将带来更多的困难
和麻烦。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要求刘
邓提前发动战略反攻的最重要的理由。邓小平在47
年6月21日野战军直属队营以上干部会议作《关于
解答时局与任务中几个问题的报告》时,针对战略反
攻问题,指出:“从军事上看,敌采取重点防御。我
们是让蒋介石巩固他的统治区,喘口气再来打我们,
还是我们先去剥夺他的兵力、财力,扩大解放区,来
充实我们自己的力量?到底这两种办法哪一种好呢?
这是很明白地摆着。”(《邓小平的军事生涯》)
对于在蒋军中部发动战略进攻,将战争推向蒋管区这
一点,刘邓并没有意见,并于47年6月30日渡黄
河,随之进行了“狼山战罢复羊山”之鲁西南战役。
而鲁西南战役后的提前跃进大别山,并不完全是由于
毛泽东的“催促”,而是刘邓根据整个战略任务和当
面敌情主动提出尽快实施的。毛泽东在7月27日的
电报(即“梗电”)中,要求刘邓“立即集中全军休
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
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
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
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
向我进攻,打运动战”(未注明之电文出处均为《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即执行早已决定的“巳东
(六月一日)后独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
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
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
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
制宜,往来机动,并与陈粟密切配合行动”的任务。
“‘大转折’实为‘大挫折’”一文的作者在这里有
意无意地漏去了“休整十天”这个时间。7月27日
,军委再次电刘邓“望你们立即休整补充半个月,执
行中央梗电任务”。从休整时间的变化上,我们可以
看出,毛泽东等已经考虑到刘邓大军在鲁西南战役后
立即执行任务的困难,将休整时间延长了。
刘邓7月28日致电军委,强调因南渡连续作战,损
耗甚大,伤亡约1.3万,炮弹消耗殆尽,新兵没有
来源,俘虏至少需20天教育争取后方可补充,以补
足伤亡;…当前敌人现有17个旅,除整编第四十师
外,战斗力均不强,山东敌人又难西调,仍有内线歼
敌机会,故积极作南进准备立即休整半个月,第一步
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其要旨是一当面之
敌不强,内线仍有机会;二可以豫皖苏为基地,再跳
跃发展。第二天,即7月29日,毛泽东电复同意刘
邓休整半个月和依托豫皖苏的计划,两个月后看清楚
,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虽然毛
泽东在电报中告之“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
赓)”,并指出“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
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
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
困难亦将增加”,但并没有催促和命令刘邓立即出动
,相反认同了刘邓在目前情况下休整并依托豫皖苏的
计划,并且将跃进大别山的时间推迟至两个月后,这
里反映出毛泽东等对于重大的战略决策的慎重而不是
相反。
7月30日刘邓主动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给军委电报
称:“连日来我们再三考虑军委梗电方针,确好顷奉
艳(29日)电,决心于休整半月后出动,以适应全
局之需。照现在情况,我们当面有敌19个旅,至少
有10个旅会尾我行动,故我不宜仍在豫皖苏,而以
直趋大别山,先与陈、谢集团成犄角势,实行宽大机
动为适宜。”刘邓决策时显然考虑了毛泽东所强调的
陕北的困难(这个困难是非常实际的,当时陕北确有
难以支撑之势,这我在后面还要论及),但更重要的
是一旦蒋军主动调整战略态势,则前述之战略反攻计
划将有流产的可能。
敌情的变化也使刘邓原来的计划必须作出改动。因为
原计划之依据在于前述电报中“山东之敌难于西调”
,其它敌人又大部份战斗力不强,所以仍有在当地歼
敌的机会。但蒋介石从刘邓渡黄河之后,已经意识到
问题关键之所在,很快决心暂缓山东的进攻,集中主
力于鲁西南,与刘邓决战。为此,8月初由山东、洛
阳、郑州、西安连续抽调部队,加上原鲁西南之兵力
共30个旅,向郓城、巨野方向攻击前进。更糟糕的
是,自8月1日起,鲁西南又连日大雨,黄河猛涨。
2日黄河滦口水位由2米增至30.3米,每秒流量
2034立方米。这意味着刘邓大军将背黄河作战,
而鲁西南地域狭窄,难以机动。如和蒋军优势兵力决
战,不但难以取胜,而且有失去退路之危险。如退过
黄河,则一方面前述之战略反攻夭折,另一方面存在
以刘邓现有渡河手段,是否来得及将部队北撤的问题
。因此,出其不意之向南跃进,是唯一正确的决心(
蒋军进展较快,刘邓机动地域很小,可参见毛泽东8
月10日电报)。
刘邓外线作战,进入蒋管区,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调动了敌军,为其它的战区创造了更多的歼敌机
会。如果单单算自身的仗,不放在全局中考察,那自
然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进攻战,有的部队打正
面,有的部队打迂回,也许正面进攻的部队伤亡比打
迂回要大得多,是否就证明指挥官瞎指挥呢?看华野
的“七月分兵”也是如此。单单去算计叶陶两纵伤亡
多少多少,南麻、临朐又没有打好,怎么就不想想如
果不是华野出外线牵制住敌人打圈子,刘邓在鲁西南
哪里就那么容易取得歼敌六万的大胜利呢?
所以,如果不从整体来看,那么诸如为牵制胡宗南,
毛泽东留在陕北、为配合刘邓渡黄河,华野的“七月
分兵”、为配合华野在豫东的休整,刘邓在大别山多
坚持一个月以及东北之“四保临江”等,此类行为,
都成为无法解释的行动了。“七月分兵”,虽然叶、
陶的一、四纵,陈、唐的三、六、十纵都受到不小的
损失,但达到了配合刘邓在鲁西南行动的目的,应该
说是值得的。当然,如果打得好,也许损失小一点,
但刚出击到外线,要想在内线打仗一样,也是不现实
的。如果叶陶陈唐集中不分散,是不是会好些?也许
,但也不一定。因为敌人也相对会集中。所以,刘邓
出外线的损失,一方面要由整体上来看,要算总帐;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外线作战必然要遇到没有根据
地的问题,既然总是要从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那
么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要想时机成熟到外线作战
和内线作战没有区别,等十年也不可能。另外,“‘
大转折’实为‘大挫折’”一文的作者所强调的:“
淮海战役前中原野战军15万人,与刘邓大军跃进前
野战军28万相比,几乎减半。与内线一年作战兵力
翻一倍相比,是越打越弱了”,实际上是将晋冀鲁豫
野战军与南下大别山的刘邓南征野战军混为一谈了,
将南下大别山的刘邓南征野战军之12万人,改换成
晋冀鲁豫野战军总数28万人,以达到偷换概念来论
证其观点的目的(实际上28万是45年8月晋冀鲁
豫野战军的总数,至47年5月,刘邓所部共42万
。可见,“‘大转折’实为‘大挫折’”的作者读书
不细,连偷换概念也没偷对)。
48年1月周恩来在西北高干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至
47年12月底,国民党军在东北32万;晋察冀1
5.5万;晋绥7.8万;西北17万;山东苏北3
0.5万;豫东5.7万;后方19.6万;对付陈
谢、刘邓、陈粟分别为10.6万、30.3万、1
2万。也就是说,与重点进攻相比,刘邓大军至少背
走了10万敌军,这对华东、西北是很大的支持。拿
华东来说,虽然敌军在9月份集中6个整编师大举扫
荡,希望占领整个胶东,但至10月初、11月初即
被胶东兵团的两次战役击破幻想,年底的莱阳战役,
解放军更是基本上收复了整个胶东。
至于当时陕北的情况,的确已经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
。47年陕北先旱后涝,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以榆树皮
、槐树叶、野菜充饥。野战军是首先需要保证供应的
单位,但当时也经常缺粮。沙家店战役,有的团一天
只能领到七斗黑豆,连队以黑豆、粗糠糊糊为食。战
役结束后,彭德怀听说有个营没有粮食作饭,命人将
司令部仅有的四斗小米全部送去。(《彭德怀传》,
当代中国出版社)47年11月21日,彭德怀致电
后方报告榆林战役中部队缺少粮食情况,有的部队已
经3天无粮接济,靠杀吃骡马及瓜菜洋芋充饥,以至
影响战斗进行。请查粮食情况,还有无办法?(《贺
龙年谱》)直至宜川战役,仍然有战士须饿着肚子打
仗。供应之艰难,可见一斑。对此,陈毅在48年4
月5日华野濮阳会议团以上干部的讲话中说:“西北
野战军是作战条件最艰苦的一个野战军,麦面有一年
多没有吃到了,小米也很难得吃到,主要是吃黑豆,
过去是喂马的马料,有时还要吃野菜吃糠。…他们每
打一仗,每门山炮只准打五发炮弹,迫击炮每门只能
配五发到十五发炮弹。他们听了我的报告,说你们这
么大的家务给我们可以打一年。他们一年多没有补充
解放区参军的新兵,主要是吸收解放战士,…在宜川
战役一下歼灭敌人五个旅,创造了西北战场的空前大
捷,而且在两年战争中在全国战场也是不多见的大捷
。特别他们人数不多,炮弹很少,能够打出这样的漂
亮仗,值得我们学习。西北野战军最苦,面对的敌人
,只比华东、中原战场少一些,一共三十多个旅。…
”(《党史通讯》1983年第七期)
所以,彭德怀在47年7月21至23日的小河村会
议上,支持毛周的改变陈赓兵团使用方向的决定,发
言认为,陕甘宁以90万人养9万人,无法维持3个
月以上。这就是毛泽东在7月29日给刘邓电报中所
说,如果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
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陕北将难以支
持的根据。
“‘大转折’实为‘大挫折’”一文的作者夸夸其谈
地声称如果陈赓所部“进入陕北,完全可以依靠晋南
、晋中根据地供应粮食,不但自身有余,还能为陕北
输血”,其根据为“陈赓在吕梁战役中,仅攻克一个
县城就缴获粮食20万石”,所以不成问题。事实是否
这么简单呢?
当时陕北粮食,基本上要靠晋绥供应。西北野战军参
谋长王政柱曾感慨“西北野战军所用的粮食,主要是
贺老总组织晋绥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从千里之外运到
陕北来的。”当时西北野战军共约6万人,中共中央
、陕甘宁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及游击队约2万余
人,每月需要粮食1.6万多石,这还不包括河东晋
绥军区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所需的粮食。陕甘宁、晋
绥两区加在一起,人口仅400余万,而且黄土高原
,土地贫瘠,农业产量本来就低,再加上战争破坏和
旱灾,粮食只有丰年的四至五成。如绥德地区,当时
就有40万人缺粮,其余如朔县、神府、平鲁基本无
收成,岚显稍好些,也才只有两成的收成。为保证西
北野战军供应,47年9月就曾向晋冀鲁豫解放区借
10万石粮食。(见《贺龙传》,当代中国出版社)
如果再加陈赓部约十万人,当然更难保证。更麻烦的
是运输,如西北野战军整训期间所需几千石粮食,由
于运输关系,都很难按时送到(参见《贺龙年谱》)
。至于陈赓部在晋中曾攻克县城取得20万石粮食,
并无法解决陕北的粮食供应问题。如果陈赓部全军入
陕,自然就失去在攻克晋中县城的机会。而陈赓部进
入陕北后,如何能倚靠晋中、晋南来供应粮食,只好
请纸上谈兵的军事家去查查地图再说了。
至于“‘大转折’实为‘大挫折’”一文的作者还拿
苏联卫国战争的例子和中国来比,说什么“尽管初期
德军占领了苏联最富庶的领土和大工业基地,但苏军
始终保持完整的战线,通过正面作战集中力量打击敌
一部(1944年“十大打击”最为典型)、以一个
个歼灭战沉重消耗当面敌军的办法,稳步收复失地,
最后攻克柏林,从没有什么派出主力深入德军战线深
远后方、到德区去吃饭、征兵、吸引敌军的战略跃进
”等等,除了说明他的无知和幼稚以外,实在没有什
么可以说的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先搞清地图再说 迷途笨狼 字68 2009-12-15 03:50:07
🙂挺进大别山是战略失误 枫林冰山 字1108 2009-12-14 15:18:24
🙂不就是个大纵深战略的徒步版吗? jj86 字56 2009-12-15 01:37:23
🙂关于跃进大别山兼评“‘大转折’实为‘大挫折
🙂说得很细致,就是排版太挤了 无明火 字0 2009-12-14 23:25:16
🙂【原创】就结果而言,挺进大别山是一步好棋 迷途笨狼 字220 2009-12-14 21:21:30
😭【文摘】看看一个国民党伞兵的评价 2 landlord 字2959 2009-12-14 22:07:36
🙂中级军官看问题角度还是太低 迷途笨狼 字321 2009-12-15 03: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