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给席琳、鲈鱼、懒虫开贴:秦桧书法评论。 -- 梦晓半生

共:💬49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如何评价好字

在我国古代艺术史上,能见诸史书的书画家,大部分都有官职在身,也因此得以留名。如颜真卿,五朝元老,封鲁国公,所以世称颜鲁公。王羲之做过右将军,顺势就叫他王右军。吴道子也是跟宫廷联系密切的画家。唐朝因为太宗爱书法,科举考试也考书法,有名号的书法家几乎都有官位。柳公权甚至历经七代皇朝。每一位艺术家也不是样样都擅长。比如王羲之的楷行优绝,草书却逊于张芝、王献之。出自同一艺术家手中的作品,也有应酬之作,力作、佳作、精品、神品之分。如“颜体”的形成,历经颜真卿几十年的潜心探索。他早期(50岁以前)写的《多宝塔碑》(44岁作)、《东方朔画赞》(46岁作)已经为世人效法,但他中期写的《鲜于氏离堆记》(54岁作),直到60岁完成《颜勤礼碑》才算书艺真正成熟,他后期写的《大字麻姑仙坛记》(63岁作),《颜惟贞家庙碑》(72岁作)是已臻化境的佳作!而颜真卿行书《刘中使帖》虽然很好,却比《争座位帖》差些,最好的是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那些高价买画的顾客,真的就是大师们的知音么?未必,只因听说画家的名气大,不问皂白,甩钱买书画的人不在少数。

  社会的流行风气对艺术品的赏鉴起了极大的作用。各朝各代统治者的喜好,左右着艺术潮流,一段时间“馆阁体”的风行就是一例。乾隆建立的三希堂,收录作品全凭他老人家的个人喜好。一打上御用的标签,自然什么器物都会身价百倍。看当前书坛,一会儿流行碑刻,一会儿又是帖学领先。试想,以魏碑为例,由当时的工匠斧凿锻刻而成,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有限,刻起碑来怎能保证与原书形神毕肖呢?再经过后人拓成字帖,拓碑使用的工具和工艺又有差异,这样流传于世的碑帖作为学习的范本就值得怀疑了。再说能流传下来的法帖真迹也少,大多被宫廷珍藏,看不到原貌,还是用拓本,形神必有差异。可世人多迷信权威、名气,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看到碑帖上的错字不敢说是错的,却说可能是异体字什么的,看到字体不美观,也不敢说不好,只说那是大师们的创新。这样一来,鉴赏水平当然每况愈下。跟风之下,自然人人都说那种字很好。可见,盛名之下,并不都是好作品。

  书法极重人品,将一个人的品格与其在书坛上的地位紧密相连,这恐怕也是中国特色。比如,大奸贼秦桧的字就很好,时人追捧不迭,可他名声太臭,书法史根本不提。再比如,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那蔡原本是蔡京,因为这厮是奸臣,就换上了书法并不如他的蔡襄。王铎、赵孟钴的书艺独绝天下,但因为前者投奔清廷,后者做了元代达官,由此影响了后人对他们作品的评价。书艺高不如人品好呀。

  偏偏中国书画艺术的赏鉴多用很虚的形容词,没有量化标准可测,这又给一般观众的鉴赏带来了困难,只听得专家说品评书法,要注意:汉人尚气,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隋唐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朴,我们应该从品格,笔力,意象,行质,神采,气韵,情性,神化,意境,书风等等来评价作品的价值,可是一切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都不能代替你亲自去欣赏艺术作品,严格来说,任何艺术的意蕴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先忽略作家,面对作品,然后才是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时的具体环境,作品本身的用笔,结构,布局,以及纸墨笔的发挥等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