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12) -- 江南水
窃符
都到这个点儿了,平原君也知道,魏王是没啥指望了,看看自己的小舅子有什么招儿吧。平原君给信陵君写了一封信,这是一封火药味相当浓烈的信。
在信中,平原君上来就是一通脾气,俺当年高攀你们家这门亲事,就是看在公子你急人之困的面子上。现如今,邯郸城眼看就要完蛋了,魏国的援兵还不知道在哪里,公子急人所困的劲头,干吗去了!
平原君也是明白人,这是在求人,光用火药去轰炸是不行的。虽然“急人所困”是名牌商标,但是贴着名牌商标的,不一定就是名牌,万一这通火药一炸炸出个假冒伪劣产品来,咋办?
在这封信的末尾,平原君没有了火药味,而是充满了近乎哀求的温情脉脉:你就是不管我的死活,难道不考虑一下你姐姐的下场吗?(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不管是真名牌还是假名牌,一打亲情牌,都是真名牌,平原君实在高明得紧。
接到姐夫的来信,信陵君也赶紧动身去找哥哥魏安釐王。信陵君门下的食客,也在信陵君的动员下,日夜不停的在魏王耳边聒噪。
魏安釐王是,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任你把大天说下来,我就是按兵不动。
实在是不能怨魏安釐王的执着,魏国从一个横跨黄河两岸的风云大国,变成一个龟缩一隅的弹丸之地,基本上都是拜秦国所赐,这已经从心理上把历代魏王彻底摧垮了。你能指望一个长年ED的人,一下子就雄风重现吗?
看到哥哥这么执着,信陵君也没招儿了,毕竟魏国这家公司的老板是自己的哥哥,哥哥不发话,他这个弟弟又能怎么着呢?
不过,为了证明自己是假一赔十的真名牌,在 “急人所困”商标下的自己,是质量信得过产品,信陵君必须做点儿什么了。
既然哥哥不肯为自己的质量背书,那就需要自己去给姐夫展示自己的质量了。
信陵君把自己的门客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自己就要到邯郸前线去了,愿意同去的,热烈的欢迎。
我虽然不能把你从火坑里拖出来,但是我可以主动跳进火坑,跟你同生死。
信陵君率领着愿意跟自己一起去邯郸前线的门客,乘坐一百多乘车,离开了大梁。
说实话,即使信陵君一行人到了邯郸前线,平原君也未必会有多高兴。平原君需要的“急人所困”,是能够拯自己于水火的“急人所困”,而不是陪自己赴汤蹈火的“急人所困”。
信陵君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了夷门,跟看门的老朋友侯嬴做了告别,并且声明,这次去,就没有打算回来。
侯嬴先生不咸不淡的送上了临别赠语,公子好好干,我年纪太大了(水注:七十多岁了),就不去了。
一腔慷慨激昂,换来的却是侯嬴这么不咸不淡的一句话,信陵君感觉自己真是表错了情,心中相当不爽。
如果我这么不咸不淡的应付信陵君,信陵君不会有啥不爽的,因为他不认识我,侯嬴就不同了,信陵君对他老人家,那可是不一般的待见啊。
当年,信陵君听说大梁城夷门那个看大门的老先生(夷门监)侯嬴是个隐士,于是自己带着真金白银,上赶着去套近乎。侯老先生人虽然很穷,但是志并不短,没有接受信陵君带来的那些阿堵物。
知识分子大体可以分两类,爱财的、好名的,当然更多的是既爱财又好名,所谓“既做XX,又立牌坊”是也。
不稀罕好东西的,基本上喜欢好名声,也就是俗话说的要面子。摸准了侯老先生的脉搏,信陵君知道该怎么做了,不就是面子吗,给足。
信陵君不是给侯嬴送上一顶“国学大师”的帽子,这玩意儿在当时并没啥大不了的,而是亲自驾车去迎接侯嬴参加自己举办的酒会。
在我看来,信陵君亲自去迎接侯嬴也是在作秀,首先他选择的出发时间,就很有讲究,信陵君从府上出发去迎接侯嬴的时候,所有来参加酒会的客人都已经入座了。当所有的宾客都各就各位后,信陵君亲自驾着豪华车,空着贵宾位(虚左),前往夷门迎接侯嬴。
破衣烂衫的侯老先生,也没有更换礼服,毫不客气的就站到了贵宾的位置上(当年,所谓的坐车,就是站在车上,哪怕是天子也得站着)。
侯嬴先生虽然很穷,生活条件也不怎么样,但是听说有饭局,并没有像没出息的我一样,火急火燎的去开洋荤,而是让信陵君开车带着他,先去跟一个朋友聊会儿天。
信陵君亲自驾车,载着侯嬴来到一个肉摊前。侯嬴下车就跟摊主聊上了,并且还时不时的斜眼瞅瞅信陵君,这一聊就是小半天。
从侯嬴登上车的那一刻起,到现在看着侯嬴跟朋友有一搭无一搭的侃大山,信陵君的态度始终保持得不错,恭恭敬敬的,至少看上去是恭恭敬敬的。
看来,“礼贤下士”这顶帽子,也不是那么好戴的,最起码也需要有一张扑克脸
信陵君恭恭敬敬是他修养高,随从们就没有他这么好的修养了,TMD都顺着嘴边溜达出来了,虽然音量并不大。
等了半天,总算是聊完了,信陵君带着侯嬴回到府上。
信陵君的那些贵客,魏国的将相和宗室人员,都已经等得花儿都谢了,终于见到传说中的贤人了。
贤人,闲着没事儿消遣别人的人。
喝得差不多了,信陵君来到侯老先生面前敬酒。
看着信陵君,侯老先生很激动,今天公子给足了老夫面子,竟然这么抬举俺一个看大门儿的。不过呢,这面子也不是白给我的,我那么做,也是为了公子啊,这下一来,天下人都知道公子是真正的礼贤下士了!
明明是摆足了架子,以满足自己内心深处那点儿可怜的傲视王侯的虚荣心,反而说是成就了别人的美名。
知识分子的无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心口不一的给信陵君送上一顶高帽后,侯嬴向信陵君推荐了一个人,就是跟他聊天的那个肉摊摊主,朱亥。
信陵君的所作所为(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的确很对知识分子那充满酸劲儿的胃口,所以后世的知识分子,对他的评价不是一般的高,太史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史记》中信陵君的传记,就跟别人的颇不一样,《魏公子列传》。既不称姓名(大多数传记的传主,都是用姓名做题目),也不称公职(其它三个养士名人的传记,都是用封号做题目),而是敬称“公子”,并且在正文中,太史公也是一口一个“公子”的。
因为侯嬴跟信陵君有这样的渊源,所以信陵君慷慨陈词的时候,他就不能不咸不淡,做不到比信陵君更加慷慨激昂,也该像他一样慷慨激昂。
如果信陵君是豁达大度、满不在乎的人,也就不在乎侯嬴到底是什么态度了。一个就要死的人了,还管别人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呢。
告别侯嬴后,信陵君越想越不对劲,都走出几里地了,他还是决定回去向侯嬴问个究竟。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信陵君的礼贤下士至少有一半是装的,是要回报的,至少也要精神上的回报。
就在信陵君决定回头问个究竟的时候,说出了心里话:我对侯老先生够可以的了,他怎么那个态度啊?
当然啦,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就回头去问个究竟,浪费了宝贵的“救援”邯郸的时间,也显得自己没有品味,信陵君也能给自己找辙:是不是我对他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啊?
你一个就要死的人了,有什么不够也没法弥补了,瞎操什么心啊。
看到信陵君拨马回来,侯嬴笑了,我就知道公子心中不爽,肯定还要回来。(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小样儿,就知道你小心眼儿。
侯嬴指出,信陵君这么去邯郸,就是拿肉包子去打狗,只是为秦军将士的功劳薄建设增砖添瓦。
接着,侯嬴把所有的无关人员赶走,拿出了干货,只有拿到军队,才能够有所作为。
调动军队,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简单方便,具体做起来就没这么轻松由我了。刀把子从来就是国之利器,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人才有权调动军队,那就是最高领导人。
这一点,古今中外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呢,调动军队的时候,最高领导不可能次次都要莅临现场。如果那样的话,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君,就啥也不要干了,整天不是在调动军队的现场,就是在赶往现场的路上。
幸好我国的符号文化源远流长,调动军队的时候,并不需要最高领导亲自去指导工作,只要有那个唯“半”的符号就行,虎符。
所谓的虎符,就是一只金属老虎,劈成两半,一半在最高领导人手中,一半在前线将领手中。
如果最高领导人对前线的将领有什么最新指示,就派使者拿着半个金属老虎前去传达。使者掏出领导人的那半个老虎,前线将领也拿出自己手中的那半个老虎,双方一凑合,没有什么瑕疵,然后再说事儿。这就是“合符”,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成了“符合”。
既然领导人跟前方将领沟通,需要一个中介,虎符,那就有了做文章的空间,盗取虎符。只要虎符在手,信陵君说的话就是魏王的最高指示,谁让那时候没有录音设备呢。
但是,这个做文章的空间极其有限。虎符就是刀把子,如果领导人把自己的虎符弄丢了,那就等于给拿到虎符的人,开了一张签好字的空白支票。拿到虎符的人,在这张支票上写下“杀掉现在的领导”几个字,那现任领导的身家性命就……
虎符比大印更加宝贝,丢了大印,还可以重新刻一个,然后声明已经丢失的那个作废。虎符要是丢了,恐怕在现任领导声明作废前,领导本人就已经作废了。
虽然虎符比生命还重要,但是也不能让它长在身上啊,魏王又不是孙悟空,能把虎符变成绣花针,放到耳朵里。
不是长在身上的东西,只要偷,总是能偷的到的。
虽然魏王不能把虎符放到耳朵里,但是他还是把这个宝贝,放在了一个自以为很安全的地方,卧室。
卧室的确算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普通人的卧室,除了两口子,也极少让外人参观,何况是魏王的呢。即使信陵君手下有狗盗之类的奇才,也很难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魏王是一个戒色的和尚,那信陵君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可惜直到魏安釐王死后很多年,中国才有和尚。
魏王既然不戒色,那他的卧室就不可能由他一个人独享,他要跟异性分享。
换句话说,能够进入魏王卧室的,除了他本人,还有他的老婆(们)。
信陵君恰巧跟魏王的宠姬,如姬,关系不一般。
声明一下,这里没有桃色事件。不过是信陵君帮着嫂子(也算是嫂子吧),做了一件哥哥都没有做到的事。
如姬的老爹让人给杀了,女儿如姬悬赏捉拿凶手,三年过去了,一无所获,就连老公魏王都没有办法。后来还是信陵君的门客,把如姬杀父仇人的脑袋进献给了如姬,就这样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亲兄弟明算账,如姬这个不怎么正式的嫂子,就更要跟信陵君明算账了,这位女士声明,就是死,也要报答信陵君的大恩大德。
信陵君在魏国有权有势,还有门客,黑白通吃,几乎没有自己搞不定的事儿,也就一直没有给如姬一个报恩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听说信陵君需要那半个老虎,如姬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照办。
就魏国这种管理体制,还能活到现在,真是老天保佑啊。
这下算是彻底搞定了,有了虎符就有了军队了,犯不着信陵君自己去给秦军将士增加斩首数了。
目标,邺。
出发!
就在这时候,侯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万一前线的将领晋鄙,不听话怎么办?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是随便说说的。在那个信息不畅通的年代,后方的君主不可能比前线的将领,更清楚实际情况,所以只能赋予前线将领临机专断的特权。
不过,晋鄙不听话,跟前线的实际情况关系并不大,只是跟他本人的位子有关。
信陵君这次去是剥夺晋鄙指挥权的,为了自己的指挥权,他也要向魏王讨个说法,凭啥无缘无故解除我的指挥权。
晋鄙一讨说法,信陵君立马就穿帮了。
为了避免穿帮,侯嬴再次向信陵君隆重推出朱亥这个大力士。
如果晋鄙听话还自罢了,要是他不听话,就让朱亥……
信陵君跟朱亥打过几次交道,但是朱亥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不知道这次会怎么样。
信陵君再次找到朱亥,朱亥笑了,以前对你爱答不理,是因为虚头巴脑的没啥意义,现在要实实在在的干点事儿了,那就同去同去。
这下总算是把所有东西都准备齐了,临行前,侯嬴又说了一次临别赠语:本来呢,我也应该跟着去,就是年纪太大了,去了也是添乱。我掐着日子,公子到达晋鄙军营的那一天,我就自我了断,算是送公子最后一程。
带着杀手,信陵君来到了邺,拿出虎符,双方一合符,没问题。但是跟随信陵君来的人有问题,人数太少,场面不够隆重。
普通人交接工作,还需要共同的上级派人来主持一下呢。兵者,国之重器,兵权交接这样的大事,怎么能这么马马虎虎呢。
看着轻车简从的信陵君,晋鄙提出了疑问,如此简单的排场,不怎么合规矩吧?
站在一边的朱亥,拿出藏在袖子中的铁椎(四十斤),给了老将军致命的一击。
与此同时,大梁城的侯嬴,也面向北方自杀。
不管侯老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单凭他主动选择的这个结局,我也要满怀崇敬的说一声:老先生,一路走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性格决定命运啊 什刹海良民 字0 2010-02-10 18:05:48
🙂白起一生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 —— 因剑而生,因剑而亡 歌行者 字0 2010-02-10 13:11:20
🙂花武安君 iedgar 字0 2010-02-10 07:36:52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16)
🙂自己瞎琢磨一下 还是符合更为合适 Seagul1 字131 2010-02-09 01:42:37
🙂老侯头有点莫名其妙, 艾卡特 字198 2010-02-08 08:46:39
🙂不自杀就被魏王车裂了 熊仔 字36 2010-02-08 10:57:50
🙂其实只要跟着信陵君走就没事 萧狼 字26 2010-02-08 12: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