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伊朗猜想(八卦) -- 泉畔人家

共:💬1001 🌺1801 🌵2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地图还要考虑当时天水的条件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使当是繁华、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在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当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显然,天水在汉武时期才起名设郡,之前虽然也可以,但因为战乱破败了。从汉武重新设郡到赵充国征西羌才四五十年。即使当地农业有所恢复也还支撑不了赵充国大军长期的军需,需要大量转运。

”赵手下有骑兵1万多人,每月需要谷子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一千六百九十三斛,干草和麦秸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全部由后方长途运输而来,朝廷负担很重。“ 这一段也要看你怎么解读,朝廷觉得负担重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赵充国大军在那老不打仗,希望速战速决,不希望花冤枉钱。并不是因此就负担不起了。

照你这么说,西汉也支撑不了把军队从长安调动到玉门关啊。这路更远,路上当地还没有补给。那么说玉门关那些古迹什么的都是我们后人做的假的了? 而李广利2征大宛的时候,6万大军怎么可能集结起来,从长安到玉门关,再从玉门关打到人家大宛(土库曼斯坦,就在伊朗北边)那去?司马迁史记造假?还是李广利手里有几十架伊尔76,让6万大军可以从玉门关(咋先假设所有补给玉门关都有了)出发,穿过整个新疆,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到达人家土库曼斯坦。这路程至少5000公里以上(从玉门关开始算),兵力还是6万人。这路程远至少3倍,还有翻阅葱岭什么的,兵力多至少3倍,如果你说我猜想的1500-2000公里需要伊尔76若干架,那么李广利第二次打大宛的时候,需要的伊尔76至少是我猜想的部队的 9到16倍。 那么说,你和司马迁之间,必然有个人说的是错的,你认为是你错还是司马迁错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