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拉美化:“中国模式”有多独特 -- 土拨鼠yuanap

共:💬312 🌺1189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完

其实早在巴西发展经济学派进行经济国有化改造前,巴西政府就积极的在国内寻求石油资源。当时,标准石油公司以及日后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专家都宣称,巴西有石油但是巴西的石油层薄的几乎可以忽略基本没有经济开采价值。我不知道当时的开采成本是多少,也不知道作出这个结论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反正,在20实际90年代,在这个当年美国人声称薄的几乎可以忽略的油层上,巴西人发现了可以在南美数的上数字的大油田。那个油田的发现,一下次让巴西摆脱了贫油国家的帽子。(这里刚看完大庆开发的资料,当年大庆几乎是在没有完成基本勘探的情况下,在没有完成理论论证的情况下,集中全国国力,靠蛮干干出来的。如果巴西人当年有这样的蛮劲,我想我下面的要写的内容,即使依旧会发生,呢也肯定是另外一个结局)

1972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作为石油进口国的巴西,面对一下子从8美元每桶飙升至42甚至49美元每桶的国际石油价格,经济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当然,当时通过市场调节,委内瑞拉对美国出口的12美元每桶的时候,从来没有在国际市场被巴西人买到过。)而进口石油价格使得巴西物价节节攀高,同时受到沉重打击的巴西外国投资一时间也急剧萎缩。对于1973年外贸盈余只有700万美元的巴西来说,到1974年,巴西外贸赤字达到46.9亿美元。尽管巴西政府在此期间,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寻求解救途径,包括兴建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伊太普水电站以及大力推广生物柴油种植计划。但是,随后在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巴西对外债务,在负债经营的基本政策下不断的对外举债。此时,巴西的对外债务从1971年的101亿美元到1979年上升到了701.97亿美元,占当时巴西GDP的28%。随后,随着巴西债券的资信等级一调再调。到1982年,巴西的债务利息已经达到GDP的7%。自此,巴西深陷债务问题难以自拔。这里作为补充的是,前面已经提到过很多巴西银行在外国资本的胁迫下纷纷超贷,那使得巴西的债务问题雪上加霜。这样的表达有点简单化了。实际上,在1989年,各国曾经就巴西的债务问题启动布雷迪计划,来缓解巴西债务问题。但是由于布雷迪债券利息高,经手的银行同样可以获得高于其他债券品种的利润。所以,巴西私人银行与私人资本,或有意或因为债务问题纷纷投入对高风险高回报的所为垃圾债券的投机行为之中。而这样的投机结果,我们可以从巴西过往的历史之中看到了结果。这样的行为,在89年之后几次经济危机中巴西被波及时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釜底抽薪。

如果,要具体的说巴西经济起起伏伏的前世今生。我的一贯价值判断依旧脱离不了土改论。即,当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期间。没有发生,土地经营者所有权转移的那种土地改革。是无法实现有效工业化转型的。在这个观点视野下的巴西。在工业化时代早期,根植于大庄园经营模式的巴西经济,难以摆脱大土地垄断资本对巴西政治改革的阻挠。而,一直信奉依附经济学的巴西上层,即使在20实际50年代之后巴西社会政党利用选举赢得政权之后,依旧能够获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通过政变夺取国家政权继续维持他们的统治,直到两次石油危机彻底摧毁了巴西经济发展势头他们不能不黯然交出政权为止。

还有,我自己写过的巴西中国和印度对比文字中曾经这样说过三国的工业化命运。印度是因为深深的对于外部资本的戒备,迟迟没有开始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全球化下的工业化接轨,因此已经错过了工业化时代。(1985年,印度总理拉甘地说过——印度错过了工业化,也是在改年,拉甘地启动了专攻软件发展的经济委员会启动了印度征战软件外包的历程)而中国,在日本与四小龙崛起之后,在和美国回复关系正常化之后,启动了改革。抓住了廉价石油时代的最后尾巴,利用所谓战略机遇期到本世纪初初步实现了中国的工业化转型。(而我们接下来的转型,关键不是什么专家忽悠的向消费转型,而是朝着适应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开端新技术革命,重新调整社会生产模式与社会组织形式。)而对于,在1954年就开始启动以进口替代为目标的巴西工业化来说。巴西的工业化,在襁褓中夭折,不能不说巴西的工业化来的太早了。这个太早,不仅是说,巴西的工业化启动阶段实际通过没收外国资本的国有化触动了以美国垄断资本为首的西方垄断资本的利益底线。还有能表述的内容是,巴西的工业化没有象在先的日本四小龙以及尾随其后的中国,实际是通过承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外传递产业分工的方式来逐步实现本国的工业化。一句话简单来说,巴西的工业化启动的早,是和当时的西方霸权主导下的国际分工体制相抵触的。而且,巴西的政治体制缺乏中国和印度那样的自主性。

所以巴西茶几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