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看津巴布韦土改(终)-与中国有关的一些感想 -- wage
过了一年多才填这个坑,实在有些汗颜。特别是对不起电子赵括等河友的理解:)更杯具的是,春节后回来怎么也找不到08年完成大半的部分了。只好重新写来。资料远不如那时全面,大家多提意见了。
这是前面的内容wage:我看津巴布韦土改(四续)-土地问题的解决路径
继续农业发展与土改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话题。首先,农业第一产业的重要性与基础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农业是保持国家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许多研究都把工业化过程东亚与非洲鲜明的对比看成是东亚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与非洲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其实比较下两者农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变化就可以发现,东亚的工业化是在农业发展后积累的资金与劳动力在政府引导下进入工业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充足的粮食生产是保证国家稳定的必要条件。
这一点,当年亚当斯密在比较中国与荷兰的经济发展道路时就提出过。斯密用赞许的态度指出,中华帝国是以“自然”的经济发展模式达到了富足:先是农业,再到工业(古代就是丝绸与瓷器等手工业),再到海外贸易。只是在转移到海外贸易之前就因为政治阻碍被停滞了。有意思的是,如果以此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长江与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发展历程也言之成理。这个源于本土的自发的乡村工业化浪潮,更多是农业发展后资金与劳动力‘溢出效应“的结果,而不是为了工业化强行抽血的结果。许多非洲国家就是过度忽视农业,即使进口替代的工业建立起来农村也没有购买力了。当然,这个结论在应用在津巴布韦的时候还需要仔细解剖。因为津巴布韦土改前的农业是比较先进而运转良好的,尤其是烤烟质量上乘,高峰时占津年出口创汇的15-25%,占津GDP的10%。如此先进的农业难道不应该保持吗?
有一位黑人炸药奖获得者刘易斯提出过一个能很好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意思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是大量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农村中包含少量先进工业与城市的二元经济结构。传统农业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保证了工业化中的以几乎不变的价格获得几乎无限的劳动力供应,直到“刘易斯转折点”,就是工业提供的报酬不能继续吸引农业劳动力的时候。附带说一句,90年代被左右两方面共同批判的民工工资停滞与现在被人口教大事宣扬为计划生育政策杯具表现的民工荒,其实大部分都能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不同来解释。其后经过修正的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进一步指出,落后农业需要为先进工业提供资金积累,原材料和剩余劳力,而先进工业就通过不断从落后部门抽取各种资源保持发展趋势。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先进工业与落后农业是在同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体系内,那么这种资源转移是可以容忍的。因为将来工业发展还有反哺农业部门的可能。中国在改革开放前20年发达地区利用贫困地区的廉价资源与劳动力快速发展,如今通过中央财政调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算是个比较差强人意的好结果。可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抽血经常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工商业之间。结果就是落后国家不断失血而被边缘化了。
因此对于津巴布韦农业需要指出的方面是:通过刘易斯模式我们可以推论,在本国工业不能利用本国农业溢出的资源与劳动力的时候,农业过早的集中化与现代化不一定是全局最优的。因为传统农业扮演着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重要作用,在城市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之前,如果有大量无地农民被推出农村,必然产生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未土改前的津巴布韦的现代化农业比较成功,以种植国际市场需要的烟草、棉花、花卉为主,管理技术水平都很高,利润也很可观。看上去很美,却正是在这两方面没有契合津巴布韦的国家利益。津巴布韦农业研究表明,年均降雨量28英寸以上的地区农作物才能生长较好,而年降雨量超过32英寸的土地只占全国面积的17%,而津巴布韦独立时这些土地的91.6%为欧洲白人后裔所占。剩下靠近河流适宜灌溉的地区也有70%为白人所有。因此一方面农业产生的原材料为国际市场利用,而高收益掌握在白人农场主手里,对本国资本积累帮助较小。另一方面,现代化农场显然不能像传统小农经济那样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农村提供粮食等必需品。有资料说,一个3500英亩面积的现代化白人农场,只需雇用45个农场工人。也就是说,这些大种植园不过是寄生在津巴布韦土地上,除了提供给政府的税收,与本国经济体系关联度比较低,大量的本地黑人被经济循环“bypass”了,成了多余的部分。 由此看来,津巴布韦土改确实是有其合理性的,即便不是穆加贝执政,任何希望发展本国经济的津巴布韦政治家都必须解决土地资源如何更好为津巴布韦经济服务的问题。由此土改至少应该达到两个目的:从国家层面,需要把土地与水资源控制权从白人农场主手中拿来,最终保证本国经济升级所需的资金与原材料;从当地原住民的角度,则是让部分土地重新回到农村社区经济循环中,提供就业与增加地区经济活力。津巴布韦在暴力浪潮下匆忙把土地分割给官员与老兵个人,恰恰让这两个目的都落空了。首先原来经营良好的大规模种植园被强行分拆,使得烤烟等高价值的出口创汇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国家收入锐减。而拿到土地许多不是本地农民,土地撂荒也没对农村社区经济产生效益。如果是一次组织规划良好的土改,是可能在不破坏现有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对于经营良好的大种植园,绝大部分应该保留下来,甚至保持白人经营都可以,国家需要的是控制资金与原材料流向。而部分灌溉条件良好位于人口密集地区的土地则可以在当地农民中进行分配,主要用于保证粮食生产与剩余劳动力的稳定。以此引导黑人从传统自给自足的村社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
先发这些,后面还有土改的政治与经济意义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向两部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看津巴布韦土改(终)-与中国有关的一些感想
🙂写得好 无聊小小 字150 2010-03-04 16:55:19
🙂谢宝 1 花错 字124 2010-03-04 16:55:16
🙂不错,土改其实是一门要求极高的技术活啊 17 黑岛人 字495 2010-03-03 20:37:31
🙂黑岛兄说到一个要害了。土改对发展中国家政府等于是修炼加考 wage 字232 2010-03-04 16:43:30
😄送花得宝 flux 字0 2010-03-03 00:23:53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有外部性 sukan 字168 2010-03-03 00:13:21
🙂我已经送过花了 1 庄汀2 字54 2010-03-02 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