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 -- 江南水

共:💬53 🌺3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3)

责任感很重要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孔子的学生,名若。

这位有若老兄长得相当有特点,虽然比孔子小了三四十岁,但是看上去就是老师的双胞胎兄弟。

老师去世后,出于对老师的怀念,师兄弟们就把这位有若老兄当成了老师的替身,让他坐在了老师的位子上。这些师兄弟,也像当年侍奉老师那样侍奉有若。

优秀的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有若压根儿跟优秀的散文拧着来,模样长得跟老师差不多,水平跟老师差了不老少,结果让同学们又把他从老师的位子上轰了下来。

同志们啊,如果不是王族出身,骑了白马也不要把自己当王子啊,否则就糗大了。

有若到底是个啥水平,这些长年混在一块儿的师兄弟应该不是不清楚,这么一会儿捧上天一会儿摔下地的消遣他,是为了啥呢?

我不知道。

虽然水平比老师差了一点儿,但是有若说话还是蛮有条理的,至少看上去比老师说的话有条理。

先来做个名词解释,再扯别的。

孝,就是对父母长辈要孝敬。

弟,通假字,通“悌”,就是对平辈的兄长要友爱尊敬。

犯上,说俗一点儿就是,跟父母兄长拧着来。

作乱,通俗说就是,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有若认为:一个又孝又悌的人,不怎么可能喜欢犯上;一个不喜欢犯上的人,百分百不待见作乱。

你看他这话说的,层层递进,逻辑性多强啊。

在今天看来,有若的逻辑没有问题,但是结论有点儿不对头。要是经常看一些法制节目的话,就会发现,不少社会不安定人员,在家里都是孝子贤孙的模范带头人物。

难道有若也在扯淡?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时代背景的问题啦,在今天的法制环境下,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会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可承受的麻烦。在有若那个时代,一人做事要全家来当,一个人出了问题,整个家族要跟着倒霉。

从春秋开始,就有无数的家族跟着个人倒霉。在中国法制史上,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族”,从灭三族发展到诛九族,明成祖朱棣还曾经升级到杀十族。

有若的这个结论,在当时的背景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真心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内心深处会有一份对整个家族的责任感。这份沉甸甸责任感,有效的压制了内心的不安分,避免让自己以及整个家族滑向深渊,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有若的第二句话,阐述了孝悌的重要意义,孝悌是“仁”的基础,只要孝悌这个基础打好了,就能顺理成章的“仁”。

关于这个“仁”,是后话。

警惕身边的赫鲁晓夫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可以理解为说话讨巧,也可以理解为说话很有技巧。

令色,简单说就是好脸色。

孔夫子的这句话,粗俗一点儿说就是:一个人要是一脸阳光灿烂的说着花言巧语,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家伙不是个好东西!

说实话,没多少人喜欢花言巧语的家伙。

不过呢,也不一定。

当看到这个家伙对别人和颜悦色的花言巧语的时候,自己的内心肯定会充满了强烈的鄙视;当这个家伙对自己也来这一套的时候,人们大多时候还是有点儿心花怒放的。

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标准情结。

中国有句俗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有一张阳光灿烂的脸,并不代表就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那些很顺耳朵的言语里,很可能也藏着一个大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