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干旱和地震之间的关联 -- 邻居大哥

共:💬47 🌺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整理】耿庆国的资料,还有大旱大震的数据

耿庆国真乃“才子”,几乎每次大地震之后都会看到他跳出来的身影,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耿庆国更是被许多网友冠以“国宝”的头衔

外链出处

耿庆国欲哭无泪!!!

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这是国内外地震界主流的共识。从这个角度看,42年前的唐山地震和今天的汶川地震都是不能准确预报的。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提到:有的报纸说唐山地震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时事辩论会主持人说:如果唐山地震时不拒绝外援,不会死几十万人。这些是看法不符合实际。实际情况是,如果尊重中西文化优势互补的科学家的意见,这些灾难倒是可以避免的。请参阅本人博客上转载的有关文章。

在中国,一批(1970年代)年轻的中国地震工作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取象比类”的方法等),取得遥遥领先国际的科研成果。例如,耿庆国根据历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国大旱后2-3.5年,发生了7次7.5-8级大地震)。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今天,2008年5月12日,听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中国的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2006年他根据旱震关系提出中期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4月26日和2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上,以委员会的名义,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均已明确)。明明是国宝,却受到当权的主流地震科学家的排斥,只能靠微薄的退休费坚持搞科研。可惜这位退休的地震科学家的话,没有起到作用。

这个帖子在汶川地震之后不久就在许多论坛广泛转载,为耿庆国赢得了不知多少同情分。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帖子里面不止一次的提到耿庆国的“旱震关系”,其中有说他根据旱震关系在1972年预测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以及1976年的“唐山地震”。特别是2006年他根据旱震关系提出中期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在文章的最后有关于这句话的资料】

许多人了解到“旱震关系”,大概都是从这样的帖子里知道的吧?呵呵

那么,耿庆国到底何许人也?

耿庆国于1965年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地震专业毕业,到地质部物探研究所工作。从1968年1月起任地质部物探所地震预报室技术负责人和北京管庄地震前兆预测台站首任台长。从1970—1979年在北京市地震队工作,此后,1980—1989年,据争相转载的简历中说,在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从事地震预报应用研究,实际上可能被贬到报社工作去了〖地震局主政者思维有问题,不能从事实际工作,却可以当编辑?难怪地震学界伪科学横行〗。现在退了休,也不知道在哪里获得的教授头衔,是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协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行政管理与减灾全球计划项目科学顾问”。最后这个头衔看来很大,我无法通过互联网查到任何有关“联合国行政管理与减灾全球计划项目”的信息,不知是否真有那么一个项目。

他的理论又有哪些呢?来看看某网友收集到的,耿庆国的学术论文

1 苏门答腊大地震印度洋震区放气现象研究,高建国,郭增建,王涌泉,姚清林,强祖基,徐道一,杜乐天,耿庆国,夏雅琴,贾燕 - 期刊论文 –气象与减灾研究 - 2007 /02。

2 旱震关系对1975年海城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中期预报,耿庆国 - 会议论文 –2006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文集 - 2006 /04。

3 旱震关系对2005年国内大地震中期预测继续取得明显成效,耿庆国 - 会议论文 –2005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文集 - 2005 /11。

4 破坏性地震短期临震预测的一个有效方法–关于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耿庆国 - 期刊论文 –国际地震动态 - 2005 /05。

5 旱震关系对2004年国内大地震中期预测取得明显成效,耿庆国 - 会议论文 –2004全国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文集 - 2004 /11。

6 翁文波院士的信息预测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及其意义,徐道一,王明太,耿庆国,汪纬林 - 期刊论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 /04

7 旱震关系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地震的中期预测,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 - 2003 /10。

8 淮河巨洪与中国巨震,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 - 2003 /10。

9 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测实践及其物理基础,耿庆国 -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集 - 1998 /08。

10 中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CEQinfo)的设计与实现,赵仲和,吴敏,陈尚平,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 1998 /10。

11 用可公度系信息预测方法对2005年辽河洪水预测和实况验证,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 - 2006 /10。

12 旱震关系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强震的中期预测,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 - 2002 /10。

13 关于北京”非典”疫情预测小结,徐道一,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 - 2003 /10。

14 旱震关系及气象异常对1989年国内地震形式的分析意见,耿庆国,何善芳 - 会议论文 –全国近期重大自然灾害预测及预防会商会报告集 - 1989 /01。

15 黄河水害—中华民族千年之交的一桩心腹大患,耿庆国,徐道一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9 - 1999 /10。

16 对2003年中国强震活动的中期预测,耿庆国 - 会议论文 –2003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

17 略论孕震过程中的气象效应特征表现,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8 - 1998 /10。

18 做好巨灾综合预测研究确保可持续发展,耿庆国 - 期刊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 2000 /01。

19 自然灾害群发生与灾害链效应研究进展,耿庆国 -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 - 1997 /11。

20 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秩序–对翁老可公度系预测实例的解析研究,耿庆国 - 会议论文 –2003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

本人没有去核实过这些文献资料,如果哪位网友有机会的话可以帮忙核实一下。在这里先谢谢了

从这些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耿庆国一直在大力宣扬他的“旱震关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寻找单个的“大震之前有大旱”的案例很容易,可是如果要证明“大旱之后就有大震”,这些案例的数量远远不足。

为什么这么说呢?全球每年都有大量的地震,也有许多干旱。

这里有一个关于地震数量的资料

问:全球每年地震有多少次?有震感有多少次?

答:地球上能够感受到震感的有很多次。每年全球大大小小的地震统计在一起,有500万次左右。人们有感的地震或者造成破坏的地震数量就少多了。根据现在的统计数字大概是这样,6级或者6级以上多一点地震,大概每年有数百次,这个统计数字有点出入,有的数字大概是200多次,有的大概可能是300多次,低一点的是100多次。6级,7级以上的数字大概是18次上下。我有一个数字,去年6、7级以上的地震比较少,有16次,而7级以上的地震,在2002、2001年的时候比较高,高达21、22次,在2001年前是18次、17次,但是平均起来,每年7级或者7级以上的地震大概是18次上下左右。8级地震每年大概有一次。偶尔也可能有两次,也可能那一年没有大地震。但是平均是一年两次。总的地震活动的情况大概是这样。

(人民网-科技频道)

顺便提供给大家一个网址,能看到最新的地震信息

外链出处

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多多关注一下。去年本人就是从这个网站上提前两个小时知道了朝鲜第二次核爆的消息呢。

但是有多少旱灾呢?先把刚刚找的一些资料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有一张表格,贴出来了“中国在20世纪以下的有记录的大旱与大地震”

中国自20世纪初至今大旱与大地震列表

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__震级|旱期_______类型

1917 07 30__云南__________ M 7.5__________地震

1918 02 13__广东南坳______M 7.3___________地震

1920 00 00__中国北部______不知____________大旱

1920 12 16__宁夏海原______M 7.8___________地震

1923 03 24__四川__________M 7.3___________地震

1925 03 16__云南__________M 7.1___________地震

1927 05 22__青海__________M 7.6___________地震

1928 00 00__山西、湖南、甘肃______________大旱

1931 08 10__新疆__________M 8.0___________地震

1932 12 25__甘肃__________M 7.6___________地震

1933 08 25__四川__________M 7.4___________地震

1948 05 25__四川__________M 7.3___________地震

1950 08 15__西藏-阿萨姆___M 8.6___________地震

1965 03 00__中部、西南部__1个月___________大旱

1966 03 07__河北邢台______M 7.0____________地震

1966 03 22__河北邢台______M 6.9____________地震

1969 07 25__广东__________M 5.9____________地震

1970 01 04__云南通海______M 7.5___________地震

1974 05 10__四川东南______M 6.8___________地震

1975 02 04__海城__________M 7.0___________地震

1976 07 27__唐山__________M 7.5___________地震

1978 00 00__安徽江苏______不知____________大旱

1979 00 00__安徽__________3年_____________大旱

1983 01 00__西藏__________7月_____________大旱

1985 00 00__福建__________2年_____________大旱

1988 06 00__湖北、江苏、河南、安徽等地____大旱

1991 02 00__江西、湖南____6月_____________大旱

1992 00 00__湖南__________1年_____________大旱

1992 05 00__中部北部______不知____________大旱

1994 01 00__徐文、雷州、阳江等地__11月____大旱

1994 03 00__安徽、江苏、四川__至次年______大旱

1995 01 00__东北省份__________7月_________大旱

1997 05 00__山东___________3月____________大旱

1999 03 00__北部地区____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0 04 00__济南江西安徽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0 08 00__内蒙古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0 09 00__广东_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1 02 00__内蒙古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1 03 00__四川云南____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2 04 00__广东福建广西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2 06 28__中国东北边境___M 7.3__________地震

2002 09 00__河北_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大旱

2002 06 01__山东___________4月____________大旱

2002 12 25__新疆边境_______M 5.7__________地震

2003 01 00__内蒙古_________1月____________大旱

2003 02 24__新疆南部_______M 6.3___________地震

2003 07 00__湖南江西浙江等___不知__________大旱

2003 07 21__云南___________M 6.0___________地震

2005 07 07__山西内蒙古_____不知____________大旱

2005 10 00__广东_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_大旱

2006 05 01__四川重庆贵州___4月_____________大旱

2008 03 20__新疆西安交界___M 7.2___________地震

2008 05 12__四川东部_______M 7.9___________地震

*注:旱灾数据来自国际紧急灾害数据库(The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Disasters Database),震灾数据来自美国地震局,年月日中00表示未知。旱灾期长短根据起止时间计算。由于统计汇报时间,20世纪早期旱灾存在漏报可能,所统计到的旱灾应属比后期能统计得更完全时期更严重的类型,由于地球温室效应,旱灾发生频率可能较早期有所增加。

从上面的表格里我们很容易看出来大旱与大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几乎可以肯定,耿庆国的旱震理论没什么道理,即使安徽大旱三年可以用不在地震带推搪过去,1983年西藏大旱7个月,1985 年福建大旱2年,不说隔三岔五年,二十多年后还没看到任何大震的迹象

再来一些关于耿庆国所谓的“预测汶川地震”的文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6年4月26日、2007年4月23日与2008年4月30日连续三年向中国地震局等单位提交的中期“全国地震形势的预测意见”(摘录):

  1)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6年4月26日《2006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

  二、对2006年全国地震形势的预测意见:

  1、中国大陆西部地区,2006年内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主要危险区为:四川西部杆子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巴塘—马尔康—红原--若尔盖一带地区。对此震情,内部应加强短临监测。

  2)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7年4月23日《2007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

  三、对2007年全国地震形势的预测意见:

  2、中国大陆西部地区,2007年内可能发生7.5级左右地震。主要危险区为:四川西部杆子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巴塘—马尔康—红原--若尔盖一带地区。对此震情,内部应加强短临监测。

  3)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8年4月30日《2008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

  三、对2008年全国地震形势的预测意见:

  2、中国大陆西部地区,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发生了6.9级地震、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了7.3级强震后,未来一年内即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仍应注意兰州以南至川甘青交界地区可能发生6-7级地震。

  注: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6、2007、2008三个年度均以挂号信寄给中国地震局,2008年度的预测意见报告由汪纬林秘书长于2008年5月2日以挂号信寄给中国地震局。

方舟子这样评价这些资料

 网上检索可知,该委员会的预测意见是由其副主任耿/庆/国“国宝”执笔的。原来“国宝”们固定在每年4月底发布一次在当年内西部地区将要发生大地震的预测,当年没蒙准,第二年就再预测一次,以西部地区之大、地震之频繁,总有蒙准的时候。但把地区缩小一点,就不太好蒙了。2006、2007年蒙的是“四川西部杆子(应为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巴塘—马尔康—红原--若尔盖一带地区”,这个地区也很大,但是点到的四个县这回却没有一个是灾区。不过,有的县与汶川同属阿坝州,算是快沾到边了,本来还可以蒙混过去的,可惜到了2008年,他们不再坚持了,改把震区往北挪到“兰州以南至川甘青交界地区”去了,越蒙越远,难怪只有朱健国、胡星斗、江迅等大嘴文人以及八卦报刊、邪教网站认为你们预测了“汶川地区大地震”,地震局却不认,教训啊!

  可见“国宝”的地震预测术还需要改进,我给提两条建议,有请陈“秘孙”转告“国宝”委员会:一、每年预测范围要扩大,对全国所有地震带都做出即将发生大地震的预测(也许“国宝”们已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中国大陆西部地区”都列在2007、2008年“全国地震形势的预测意见”第二条,至少还有一个第一条,说不定还有第三、第四……条,是预测其他地区的);二、每年要紧盯住某个地区,不要轻易改变,认准了阿坝就别再跑兰州,持之以恒,当能成功。如果能做到这两条,用不了几年,只要中国发生了大地震,就都能让“国宝”们的地震预测准确率达到100%,这样大嘴文人们为“国宝”们当吹鼓手时才会吹得更有底气。

方舟子这番言语还是很彪悍的,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