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乱弹TG第一回:话说TG这次实验的心路历程 -- face888

共:💬300 🌺1199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乱弹TG第十六回: 军八股里有乾坤

外链出处

我军05式两栖战车无离合器操作简单振动很小

 

登陆舰的舰首舱门徐徐打开,漆黑的舱室瞬间被阳光所侵入。外面的蓝天白云碧海,好像给人一种海上游艇度假的一种错觉。但所有陆战队两栖装甲突击车辆,都明白舱门之外的海洋,瞬间就有可能在敌人火力打击之下,成为杀戮的修罗场。作为陆战队的水上装甲突击力量,装甲营的使命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冲过这片死亡海面,登上沙滩,向敌人倾泻出自己的所有怒火。

  泥泞的红土地

  中国的广东省,分布着大面积的红色土壤。这主要是应为当地处于亚热带高温高湿条件下,矿物发生强烈的风化产生大量可溶性的盐基、硅酸和含铝铁物质。盐基和硅酸进入地下水后流走,含铝铁物质则积累下来,红色的赤铁矿使土壤呈现红色。

  在摄影界,红土地由于其壮观的色彩,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摄影主题。而记者现在脚下延伸的一片演习场,恰恰也是红土地。只不过树林下埋伏的两栖战车,和远处山丘上硕大的白色圆圈,都显示一场两栖作战演练正准备上演。记者来到的这个装甲营,是陆战一旅旗下装备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单位。他们装备的05式两栖步战车和05式两栖突击车,代表着我军目前两栖装甲装备的最高水准。因此该装甲营的装备,也参加了建国60周年阅兵。有意思的是,该部在阅兵结束返回驻地时,参阅装备就卸在了湛江火车站。一般来说,这些装备都是靠拖车运回驻地,但一位首长却灵光一闪,让所有受阅装备浩浩荡荡穿过市区,自己开了回去。这个形式奇特的“国防教育展”,顿时引起了当地和周边媒体的轰动,效果奇佳。

  记者更没料到的是,这个装备国产最先进两栖装备的装甲营,同样是一个迎外的军事单位。这里既来过美军陆战队的高级将领,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对民众进行国防教育的地方。就在记者来到装甲营采访的时候,恰巧有一批当地的小学生来参观。很快,寂静而严整的军营,由于这些孩子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就连最严肃的战士,看着这些小学生的目光都开始柔和起来。因为这些孩子不但有可能是陆战队军人在当地的子女,更是由于这些学生中的一些人,很可能会由于这次参观,而在将来走进军营,守望这个国家的安全。

  演练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记者的到来,而是机缘凑巧。而记者在现场也发现,演练场的红土地,布满了装甲车的履带印,一些地方更是一片狼藉,不知被碾过了多少遍,显然类似的合同训练次数已经非常频繁。

  由于演习场就在营驻地旁边,因此面积有限,只能容纳“连”这一规模的两栖装甲作战演练。演习场一面临水,沿岸已经放置了模拟抗登陆的三角椎和抗登陆砦。演习的大致内容,包括两栖泛水登陆作战、装甲车辆的纵深攻击以及和陆战队步兵的协同作战。同样,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昆仑山”那样的大型船坞登陆舰,装甲部队的两栖泛水登陆作战,是由小艇搭载人员来代替这一过程。如果演习的规模更大一些,联合作战的色彩更浓厚一些,那么就要转移到更大的演习场。

  由于不是实弹演习,有参观的小学生也站在高处,对着待命的装甲战车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个演习看似小规模规模不大。然而两栖装甲车辆之间如何协同,装甲车和步兵该如何协同?记者随后在演习场上所亲身经历来看,并不是那么简单!不过在演习开始之前,记者还有时间了解一下我军的05式新型两栖装甲突击车和突击炮。

  两栖战机械化

  05式新型两栖装甲突击车和突击炮,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这两型装备是排在地面受阅装备的前列,涂装干净利落,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不过装甲车辆不像作战飞机高高在上,一旦在战场上或者演习场上使用起来,那形象基本就会大打折扣了。

  就像记者在演习场上看到的,不论是两栖装甲突击车还是突击炮,在演习场上早已经是泥迹斑斑,早就没了当初在阅兵式上的风采。尤其是当期的气候多变,一会功夫就飘来一片云彩下一场雨,这就更加剧了地面的泥泞程度。不过,陆战装甲车辆的最大魅力,并不在于漂亮的涂装,而恰恰就在于擦痕、泥土、油渍甚至破损等带来的“战场真实感”。如果装甲车辆所代表的是一种雄性的美,那么显然应该是粗旷而豪放的。当然,现在某些娱乐节目,更乐于打造“水作”的花样美男,未必认同记者的观点。

  就拿装甲车的行走机构--履带来说,已经看不到了其本来的金属色,完全被泥巴覆盖,其中还夹杂着被碾碎嫩色绿草。而履带的传动轮和每边各6个负重轮,无论是齿轮还是其他大小空隙,也都糊上了厚厚的泥土。对于记者这样一个外行来说,一时间都在怀疑,这种状态下,装甲车还有没有行进的能力。

不过,在装甲营的战士看来,履带的一片狼藉,并不是啥问题。相比之下,他们更注意保护火炮和精密的战车观瞄设备。演习场上,几乎所有的装甲车上的火炮,都罩上了帆布的炮衣,而观瞄设备也都放下了金属防护挡板,尽管这些都在高高在上的炮塔上。装甲营的士兵告诉记者,05式两栖装甲突击车的30毫米的转管机炮一开火,就像一条狠辣的“火鞭”抽在敌人身上,而突击车的火炮,在水上就可以实现对陆地目标的精确打击,但是没有观瞄火控系统的帮助,上面这些都无法实现。

  在得到允许后,一位战士还给我打开了观瞄设备的挡板,记者才得以近距离看到现代装甲车辆的“眼睛”到底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些设备都是光学设备,但其复杂性在于在体积受限的前提下实现很多的功能。要实现“观”的功能,就要适应白天和黑夜以及不同气候,因此不但会包含可见光的观测,也包括微光甚至红外成像的观测,同时还要兼顾放大倍率和视场大小的问题。而涉及到“瞄”的部分,这就要在“观”的同时,实时地采集本车和目标的运动速度和状态,外界的风速等信息,经过车载计算机的一系列计算,再融合到射手的目镜上,从而实现瞄准--射击的过程。战场要求现代装甲车辆观瞄系统,不但要实现百步穿杨,而且要在颠簸的路面“弯弓射雕”。

  因此过去我们说装甲车,也就是铁皮车顶个炮。二战时苏联的拖拉机厂,极短时间内就可以生产出成批的t-34坦克。而现在的装甲车,一般人不仔细看,还很难发现装甲车或者坦克的炮塔上除了火炮还多出了大小不一的“疙瘩”。这些就是各种观瞄装置、定位装置、导航装置、感应装置,然后和车内的计算机构成统一的火控系统。现在的装甲车辆,火炮射击的准确度相比二战早已经是一日千里,但同时价格也是一日千里,相当部分花费,还都是在昂贵的火控系统中。

  当然,我军这种新型两栖装甲车辆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一位来自广东潮州,89年出生的战士对记者说,他去年才开始驾驶新型突击车,感觉操纵起来非常简单,也没有离合器,就是油门和刹车,比他家的本田汽车还好开。而以前记者接触过的我军旧装备,采用的手动的齿轮变速箱,没有一把子力气,根本换不了档。这些老装备如果开上个把小时,驾驶员在高噪音、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经常会面临虚脱的危险。

  坐着战车看演习

  距离演习开始还有15分钟,记者见到了装甲营的熊钰营长。熊营长很欢迎记者来采访,马上就问有什么采访需求。为了更深入的感受部队的训练,记者决定提出一个“非分”的要求:搭乘两栖步兵战车,参加整个的演习过程。没想到,熊营长却爽快地同意了。

  一辆两栖步兵战车能坐下多少人?记者仔细看了一圈心里才有数。在车体前部有两个舱位,前面是车组中的驾驶员,后面还有一个舱位是留给车载步兵。为了安全和观测的需要,记者坐的就是后面的这个舱位。那么在步兵战车的炮塔,还有车组的两个人,车长和射击手。最后在步兵战车的舱室里面,还可以容纳7名车载步兵。

 一开始记者在看了战车后面的舱室,感觉空间很狭窄。然而当步兵开始等车的时候,记者也惊讶这小小的舱室里面,不但可以坐下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且还可以塞进重机枪、120毫米火箭筒等重武器。据战士介绍,新战车的空间相比老装备,特别是高度上,已经有了较大改善。

  对了,不是还有第七个士兵吗?舱室都放满了,他又能坐哪里?这个问题当初记者也不解,但当士兵登车结束关上战车后门的时候,记者才发现原来后门上有一个折叠的座椅。最后上车的在关门后,就可以把座椅打开坐上去。步兵战车对空间的利用,也可以说到了极致。

  在战士的帮助下,记者爬上战车,钻进了驾驶员后面的舱位,为了安全起见,记者还戴了一顶头盔。前面的驾驶员笑着说,不用担心,这个战车驾驶起来并不太颠簸。

  演习开始,演习场旁边水面上,出现了十几艘小艇,模拟登陆兵力,在接近岸边的时候,安置的模拟炸点起爆,震起的水浪有好几米高。紧接着,步兵战车发动起来了。战车的发动机是安装在车体前部的,可以说就在记者的旁边。但记者并没有听到预想中的巨大噪音,只感到些许振动和低沉的嗡嗡声。

  陆地上演习场中首先展开攻击的,并不是步兵战车和突击车,而是掩护攻击的炮兵连。炮兵连使用82毫米迫击炮、120毫米火箭筒和集束火箭发射器,来对敌目标进行火力压制。紧接着步兵战车和突击车就展开了纵深攻击。

  步战车在演习场里跑起来,由于履带的宽度和悬挂系统的作用,记者赶到运动过程十分柔和,甚至比某些越野状态下的suv要好得多。步兵战车在实施突击的过程中,旁边的两栖突击车使用105毫米主炮,不断对远距离的“敌火力点”一一“点名”。行驶一段距离后,步兵战车停了下来。尾部的踏板放了下来,车门一开,战士开始一个个顺序从里面跳出来,掩护突击车和步兵战车向前进攻。他们使用各种战术动作,在战车旁边掩护前进。这些车载步兵除了使用自动步枪、机枪、火箭筒等武器外,有的还携带有火焰喷射器来对火力点进行“火攻”,还有的使用便携式防空导弹,对战车部队实施低空掩护。

 在一个岔路一转,步战车开始从两翼,向小山顶上的“敌阵地”发起最后的攻击。在爬坡的时候,履带式装甲车辆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履带优异的“抓地”性能和充沛的动力,在爬坡的时候显得非常从容。记者忽然冒出个荒唐的想法,如果给某车装上履带,可能就不会有“爬坡门”出现了吧。

  两路战车部队,在“敌阵地”前停住了。早有一名战士,拿着红旗一下就插到了阵地中心,显示已被我军“占领”。这时,炮塔上的一个舱盖打开,车长钻出头来对记者说“感觉怎么样?”“我想开一回。”“小胡啊,有人想抢你饭碗啊!”车上人一片哄笑。

  营长眼中的装甲营

  演习结束,对于记者来说是结束了,但对于装甲营的官兵来说并没有结束。熊营长对演习的点评开始了,略带沙哑的嗓音开始在演习场上响起。

  “……一个情况:这边5车停止以后,别的车就不动了,有的车动,有的不动。现在的问题就是,你们这两个组太靠右,过了桥以后,和下车步兵的协同并不好,导致形成缺口。这两个组的指挥员是谁?你们过了桥要尽量向左边靠。下一次再出现这个缺口,你们班就给我跑回来!下面一个问题就是你这1号车,速度太快,你光顾着跟上前面的车,你后面的步兵就赶不上你。你过了桥10米就应该停下,然后后边步兵班进行超越……”熊营长点评了10分钟后,由连长组织各车组,就演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对应解决的办法。

  “您对这次演习感觉如何”记者见到熊营长后,马上问他。

  “还有提升的空间。”

  说实话,熊营长个子不高,看上去挺年轻,甚至有点若隐若现的“大男孩”气质。但实际这都是外在的假象,陆战一旅两栖装甲团的营级指挥官,又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早过而立之年的熊营长,95年就考入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和装甲车辆打交道超过了15年,来装甲一营的时间也超过了10年。

  熊营长告诉记者,当年他到陆战队装甲团的时候,部队使用的是63式两栖装甲车。02年他当连长时换装的是86b两栖步战车,而他在05-06年读研究生的时候,部队换装了05式两栖步战车和两栖突击车。“短短6年,我们装甲营就换装了3次装备,每次都有不同特点。”

“您当时读研是什么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

  “这专业跨度有些大。”

  “因为通信对于战场实在是太重要了!”在熊营长看来,现代化战争中通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那我们的新战车信息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个就多了,你知道我嗓子为什么这么沙哑?”熊营长告诉记者,他的嗓子主要是原来部队使用86b步战车的时候喊坏的。因为过去的两栖步战车在泛水作战的时候,海浪一大就令驾驶员很难把握方向,因为他观察的视野很狭窄。只有靠车长探出头来指挥,而在高噪音的环境下,他就只能“声嘶力竭”。而现在的05式两栖步战车,驾驶员观察身旁的显示终端就可以了……

  “我还想问您个很俗的问题,和美军陆战队相比如何?”

  “美军陆战队司令康维上将,给我们的评价是--非常棒!他也没有想到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熊营长也同样告诉记者,单纯从两栖装甲车辆来看,中国不次于美国甚至有些地方还超出,但总体上看美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投送能力非常强,既有船坞登陆舰,也有两栖攻击舰,而且,美军陆战队的作战经验也丰富一些。“我们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优势在于成长速度非常快!”熊营长最后总结说。

  由于时间紧迫,部队下午紧接着还有别的演练科目,记者深感和熊营长的谈话意犹未尽。和记者采访相比,一个职业军人显然更乐于把时间花费到研究复杂的装备和近乎无休止的训练之中去。正是这些踏踏实实的一线带兵人,才能够让昂贵的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真正成为两栖作战的先锋利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核心提示

他去年才开始驾驶新型突击车,感觉操纵起来非常简单,也没有离合器,就是油门和刹车,比他家的本田汽车还好开......

而现在的05式两栖步战车,驾驶员观察身旁的显示终端就可以了……

这也不用说什么了,现在谁要想对TG发动战争那是找死,05和登坞的装备是告诉南海小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他们发展的方向。等到12年大型载机渔政船的下水就木有和TG共同开发南海的机会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