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式危机”正是改革所需要的动力 -- 陈经

共:💬402 🌺1324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国式危机”正是改革所需要的动力

万里风中虎在亚洲股市版发了一个《如何认识中国式危机》,这是谈政治经济的,其实与股市关系不大。老虎应该到经济版来发贴,不用在意以前的不愉快。关于这篇文章,我来谈一些感想。

近一年来,对于中国经济我越来越感觉不好,不象从前那样乐观。确实是“低效率的基建投资,高昂的房地产价格,V形反转的股市,无心生产的制造商,疲软的外贸和癫狂的投机客”,基建投资效率低,还可以拖到以后解决,其它的都是眼前就得面对的大问题。

老虎说的三个危机,可以总结为“制度创新枯竭、利益集团坐大、宏观调控失效”,近年来确实日益严重。在我看来,这些是病症,是一天天慢慢情况越来越不对劲的。认识到宏观调控失效的人,开始只是少数,后来多了。利益集团动不了、创新枯竭、体制僵化的感觉,也是慢慢越来越严重。这些都是新的情况,并非以前就有。现在社会可能已经隐约达成共识,这三个危机很严重,这需要一个认识过程,需要时间。

为什么这些病症会越来越严重?我认为原因是近年来情况转好,失去了改革的紧迫感。政治局变成了“保八维持会”,几乎没有破釜沉舟式的改革大动作。事情没有急到一定程度,大佬们都打酱油,组织不起足够的变革力量。现在的政治层面上,已经没有强人可以高瞻远瞩,基本是“按过去的方向前进”,再加上“问题推动”、“任务推动”。

出了问题,或者有严肃的任务,可以组织力量应对。如四川地震,可以说成功组织起了一场世界最强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运动。2008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的政策措施反应最快,动作最猛。奥运会是国家任务,动用的国家力量,可能再也不会有别国做得到了。再如高速铁路这样的任务,也完成得较为出色,成为一个亮点。新疆出了乱子,就动用全国的力量搞对口解决。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体制的巨大力量,这个力量,近年来一直在增长。它是一种惯性的增长,受益于从前正确的改革,但成型于这几年中。本届政府并非没有政绩,虽然这个成绩并不应该归功于他们,我认为更多是摘桃。

这些“问题”与“任务”,并不能改变“过去的方向”。而过去的主要目标,显然是以GDP政绩为导向的经济建设。这个目标已经弊大于利,而非整个体制没有战斗力。如果主要目标存在重要缺陷,体制越强大,危害就越大。越增长越分化,波动剧烈,社会阶层断裂。焦点体现在房地产上,房地产越火,经济增长越好,而社会矛盾越突出,这种增长对全社会反而是坏的。

半年前,我写过一个《为什么中国不应该把GDP做得太高》。后面关于房地产猛唱空了一阵子,并认为房地产政策转向,付出代价也值得。如果以此为突破口,狠心就不要GDP增速了,则改革大有可为的。把“和谐社会”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主要宣传目标”,GDP从目标退而成为手段为其服务,能做的事情就非常多。

我国的全民思想基础,在改革开放多年以后,可以称得上“民智已开”。如果有必要改革,并不比从前更困难。房地产新政等新式变革,如果下定决心进行政治解决,利益集团也许比想象中虚弱。从地震奥运等全国性事件来看,以及重庆打黑等事舆论的一面倒来看,可谓民气可用,并非没有向心力。

从前面说的“问题推动”、“任务推动”机制来看,这个转向需要一个触发点,一场危机。如果北京房价不是这样狠涨,房地产新政可能就不出来了。如果宏观经济出现目前宏观调控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正是更大规模变革的时机。事情真出来了,中国人总会想出办法来的,何况现在条件好了,体制还是有战斗力的。“中国式危机”越明显,进行方向性改革的动力就越足。

我们当然希望,在还没有爆发出重大危机时,就主动转向。这可能是目前还在搞宏观调控维持的原因,准备争取一些时间主动转向。本届政府口头上其实已经把问题说清楚了,未来的方向也不是什么没人说得清楚的东西,用不着黑灯瞎火地摸。但可能是因为执行力的问题,推不动。对此我不知道高层是如何想的,也许本届政府已经放弃了,由接班集团在往这个方向摸。

这个转向,可以从房地产新政开始,因为它是最大的焦点。随之而来的GDP增速下降,可以坏事变好事,重新找到制度创新的动力。而宏观调控,就不再是追求一些短期指标,转而为有希望的目标而服务,也能找到统一的内在逻辑。利益集团自己也有好处,不用搞成你死我活的斗争。

(完)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山远空寒,一二三四,月色溶溶,善居下,不远攸高,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