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对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一点理解 -- 酥油茶

共:💬137 🌺252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趣的讨论,我感觉这无非是名字

犹太人的信仰如果把上帝换成天,换成道,就和古代中国人的信仰没什么区别,犹太人在经堂里讲的故事,我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集里也听过类似的。当然他们的优势是有厚厚的经书把经典故事固定下来,而中国上古的精神随着时间早已散失。只有在故纸堆里才可以看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特质和后代如此不同。

佛教呢,我相信佛教大师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精神状态,所谓诸法归一,但修炼的路径可能不同。儒家道家本来并不是这种意义上的宗教,他们强调的重点不在于此。

你这里说的一点很有趣,说我们“把”上帝当作至高无上的存在,但无非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好,这里将上帝替换成宇宙,于是成为:我们把宇宙当成至高无上的存在,但无非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对于这个唯物唯心的经典争论,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人类和其它动物可以感知部分的外部世界,所以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注定是片面的,但人类的特点在于他可以理解他注定无法理解所有的外部世界这个事实。而极端唯心论似乎不认可或者在回避这个事实。

这些理论哪些积极,哪些消极,我认为完全看它们的进一步诠释,犹太教认为我们注定无法完全理解的外部世界是奇妙的,值得无限惊叹的,而人类在世界中有他特殊的地位,和这个上帝本来也有异常亲近的联系,是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追求真理的,所以人承认上帝的奥秘虽然无法完全知晓,但是这种奇妙感和置身于更大秩序中的感觉,以及使命感和运用智慧的渴望占据了人的身心。佛教认为一切都要求诸于心,但也容易因此就对外物丧失了兴趣,如果没有外界的一点输入,心的世界从哪里来呢?但我相信肯定有人从佛教中悟到了积极一面,但也有不少人确实变得消极了。

此外,承认人在注定无法理解的外部秩序之中这件事并不仅仅是一个带来积极和消极的认知问题,而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原始人是不需要宗教的,因为他和其他动物一样无时无刻不感到大自然的存在,现代人切断了和自然的联系后,也就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感觉,就像一个宇航机器人,在茫茫宇宙中依靠信号和制作他的人的联系获得下一步的命令,现在信号断了,这个机器人可以自我短路毁灭或者开始乱走,但他决定继续把自己的信号接收装置调到伪接收的状态,然后慢慢地靠之前的输入和自己的需求来继续运行下去。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的行为就是信仰,也有的机器人不认为还有什么信号,于是开始随心所欲,比如开始不停地给自己灌机油...

参见飞天鸭:飞天鸭看人类文明发展史:第一章,原始社会好(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