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一初开玉门第七章 虽远必诛(五) -- 阳光不锈
虽远必诛之竟边十策
和亲之后,呼韩邪单于请求为汉朝守备从上谷到敦煌的边塞。这样汉朝可以罢除边塞士卒,使汉朝士民能够休养生息。对于朝廷来说可以节省大笔边塞开支;对于士卒来说可以不再享受边塞的苦寒和孤寂。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呼韩邪单于可以说是搔到了汉朝君臣的痒处。最起码汉元帝和汉朝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就在汉朝君臣为这种试探欣喜若狂的时候,正在描述未来美好前景的时候,郎中侯应上书陈述罢边十不可,使当家的汉朝君臣猛然惊醒。
呼韩邪单于的这个提议真是很有技术,怎么理解都行。能够成为五王争位的最后胜利者,还是很有些政策水平的。
往好的方向说,这是呼韩邪单于的自亲行为。已经成为汉朝的女婿了,再打打进步,为老丈人看门守户镇守一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拆除边塞设施就意味着汉匈真正结为一家,呼韩邪单于是带枪投靠。匈奴不再是属国了,而是汉朝的郡县了。但是现在这么做时机成熟吗?有什么配套措施吗?县长的办公地点放在哪?总不能放在马背上把?一切都是未知数。
往坏的方向说,这就是一个试探。试探一下汉朝君臣对自己到底是如何定位的。虽然双方结了亲,匈奴仰人鼻吸,内心还是不自安。小心翼翼求证一下以便更好的表现也是有的。
往邪恶的方向说,也许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就是一个陷阱。所谓的边塞士卒是干什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防范匈奴的。呼韩邪南下归汉之后,汉朝又设立了护匈奴中郎将,名以上是保护呼韩邪免受郅支单于的攻击,现在更重要的是监督、是管理。撤除边塞士卒,呼韩邪说是为汉朝守边,实际上是要为自己松绑。
边塞设施废弃容易,再恢复就难了。当年使用了多少人、财、物,才有今天的边塞规模。一旦废弃就等于门户大开,将小命放在别人手里了。一旦情势有变,哭都找不到调。
匈奴虽然成为汉朝的一部分了,双方的人员接触还不多,融合度还不高。悍然就把双方人民连接在一起,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就会出现。不仅匈奴人可能欺负汉朝人,反过来也是很可能的。就是同汉朝开始融合更早的乌桓、鲜卑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所以从好的方向说融合的事急不得。尤其是双方的生产方式差别太大了,对于大草原上的事,汉朝人还是感到难以控制。
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这样挖空心思地去琢磨呼韩邪单于是怎么想的,总之就是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是撤除边塞确实不是老成谋国之策,难免让人猜疑。幸亏明白人总是有,侯应的罢边十可不仅给汉朝君臣提了醒,也使呼韩邪单于受益匪浅,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弯弯绕。
虽远必诛之季孙之忧
喜筵一结束,呼韩邪单于领着新媳妇乐乐呵呵的回大漠去了。汉朝君臣转过头来继续讨论甘、陈二人的矫诏问题。事实是很清楚的,道理也是很明白的,现在胜利的成果也是刚刚享受完了的,汉元帝也是倾向于甘、陈二人是有功无过的,但是其它几位领导丞相匡衡和中书令石显就是不松口的。弄得汉元帝也是没有办法的。
为啥这二位这么固执?一方面是陈汤太贪、太傲慢使人讨厌,更重要的是甘延寿得罪人了。早先的时候,石显觉得甘延寿不错,就想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但是甘延寿或多或少对残疾人有点歧视,与太监结亲心理有障碍,就没同意。现在石显抓住机会了,还能不报复。要不说宁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
关键时刻还是刘氏宗亲刘向仗义执言,洋洋洒洒写了十几斤重的竹简。西汉的时候还没有纸,文章主要是刻在竹简上,也有写在绢上的,那就太奢侈了。汉元帝捧着十几斤重的竹简是越看越兴奋,刘向是谈古论今,旁引博正,一举说服了主要领导。汉元帝终于表态了,不要讨论了,甘、陈二人有功无过。即使有过,罚个十块、八块的就行了。下面讨论如何奖赏的问题。
虽然皇帝表了态了,处罚是不可能了。那就在奖励上做文章,尽量压低奖励的规格。丞相匡衡和中书令石显是据理力争,封赏的等级一路下降。压到不能在压为止,再压就不是奖励了。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并且分别晋升为长水校尉和射声校尉。
不管怎么说事情基本上圆满结束了。整个过程中刘向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对刘向我们得多说几句。刘向是西汉时候的大文豪,词、赋都是一绝。最大的贡献就是校书,现在我们看到的许多书都是刘向修订的。真是人才呀。
要说人才,汉元帝也是一绝。那是真正的音乐人,尤其是擅长打鼙鼓,很少有人能匹敌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元帝的儿子山阳王就有这本事。为此,数次当着大臣面称赞山阳王的才能。这就不是一个好兆头。皇帝是不会乱说话的。
汉元帝有三个儿子:山阳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太子刘鹜。长子刘鹜很小就被立为太子。小的时候刘鹜还不错,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喜欢儒家经典,再加上待人比较宽大,行为又十分谨慎,真有千里马之风。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鹜逐渐迷上了美酒和靡靡之音。此时的刘鹜也就是十六、七岁,正处在青春期,喜欢这些东西也符合常理。但是对于一个将要成为皇帝的太子这就是一个学坏的征兆。
对此汉元帝没有严加管束,而是要改弦更张,废掉刘鹜, 改立同自己一样擅长打鼙鼓山阳王刘康。对于汉元帝的这种废立的苗头,拥戴太子的大臣是有警觉地。外戚史丹就曾经反驳过汉元帝:打打鼓、唱唱歌都是小才,顶多当个丞相;太子的勤勉好学才是天子之才。
汉元帝听到之后,嘿嘿一笑而已。心理一定恨恨的想,这不是在说我么?虽然如此,汉元帝与山阳王母子,也就是刘康、刘康的母亲傅婕纾的关系却是越来越近。等到汉元帝竟宁元年卧病在床的时候,身边只有山阳王母子,皇后与太子想见一面都难。
虽远必诛之孝元皇后
从现在开始,汉朝即将进入一个蓬蓬勃勃的王氏外戚专权时代,并且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的改革家王莽同志,进而导致了西汉王朝的关门大吉。
水流千遭归大海,饮水不忘挖井人,人们往往更关心事物的源头。当年探寻长江、黄河的源头费了多大劲。王氏专权的源头不用调查,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孝元皇后。
孝元皇后姓王,名政君。在历史上这些继往开来的人物往往都是天生异秉,就是出生的时候都是与众不同。要么是母亲做了个好梦,要么是踩了什么大脚印,要么是产房里红光一闪,这位王政君出生的时候,是母亲梦月入怀。出生之后是确实有些异常。
那时候的人一般很早就定亲,这位王政君也订了亲了,可是那位未来的夫婿很快就去世了。这就太吓人了,这叫望门克夫。真有不信邪的,有个王爷接踵而来,结果自然也是抗不过。王姑娘的父母就吓坏了,这是何方神圣?就请了个算命先生给看一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回了一句话:大贵,不可言。
估计这算命先生也没看懂,也不可能看懂。都说有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前知五百年的人很多,比如说很多网友都在写数百年前的事,不只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没见过,也没法验证。
这位王老太爷可就认了真了,下了大本钱培养女儿,比现在经纪公司培养新人下的本多了去了。十八岁的时候就送入宫门。凡是就怕认真,这一认真人才就培养出来了。
进宫之后一年多,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刘奭)家发生了一个悲剧,太子最痛爱的一个美姬去世了。而且,还留下一句话给太子,“我之所以这么短命,都是你身边的狐狸精害的!”。本来就挺伤心的,听了这话,太子又增加了愤怒,自己身边确实有一大堆狐狸精。太子是一个正经的音乐人,多愁善感、爱情专一,自此之后是茶不思、饭不想,更是远离美色,要做一个苦行僧。
汉宣帝知道后是大惊失色,这样孩子的身体怎么能吃得消,还要影响抱孙子的辉煌大业。皇后就更着急了,虽然不是亲生的,那也比亲生的还亲。孩子,别着急,邻家有好女,阿母为汝求。很快,宫中女官就给太子领来五名美女。
太子正沉浸在相思之中,哪能那么快就移情别恋,也没心思。很不耐烦地挥挥手,回了一句:此中一人行。这女官就琢磨了,那一人行?这可是高难度的选择题。最后还真得出了答案,就是排在第一位的行。为啥?第一离太子最近,第二穿着的颜色同其他的不一样。其他的美人都穿了一样的颜色,唯有这位穿了一套深红色的。这位就是王政君。
这位王政君不仅长得好,也是很有心计的,身体更好。太子宫中美人肯定不少,几年来是颗粒无收。这位王姑娘进宫没几天,三下五除二,搞定。很快就解决了汉宣帝抱孙子的大问题。生下了将来的孝成皇帝刘鹜。真是令人神往!
这都是快二十年的事了。没想到汉元帝老了老了有了新主意,当了十多年的皇后、十多年的太子,马上就要随风而去。
母子二人再加上太子的大舅舅,当时做卫尉的王凤是束手无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一初开玉门第八章允哉汉德(二) 12 阳光不锈 字6541 2010-06-06 03:55:45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一初开玉门第八章允哉汉德(一) 12 阳光不锈 字10084 2010-06-05 03:40:58
😜虽然酉属金,可直接这么写也不合适呀 1 胡一刀 字52 2010-06-12 05:54:14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一初开玉门第七章 虽远必诛(六)
🙂一篇篇找太费劲,提个建议啊 2 不远攸高 字448 2010-06-02 01:54:41
🙂接受批评! 阳光不锈 字0 2010-06-02 02:34:39
🙂老大咋不写王昭君不送礼的段子啊 1 泉畔人家 字283 2010-05-31 02:03:51
🙂终于明白什么是民科了 吾不言 字0 2010-06-01 01: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