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一粒沙里看世界 - 中国式教育的往事与随想(上) -- 穿越

共:💬298 🌺4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不是河南人不想上科大

而是科大不给名额。每年一流大学在河南的招生名额都是很少的,科大一般每年是二十几个吧。我记得我那个时候是这样的。

现在我不知道,我的妹妹、表弟表妹等人都是大专那个档次的,因此我关注一类的录取情况关注的较少了。

现在这种割裂造成的现象很严重。大量的农村的孩子,由于基础教育差、社会环境不好、父母缺乏引导,而在初中阶段就失血。和80、90年代不同,他们很多并不是上不起学,而是厌学,或者发现上了大学也没有什么用,基于国内的严峻的就业率。他们多半外出打工。

有一年在刚过年一个星期左右的时候,我坐车从我们家到阜阳,一路上,五百米一个村口,每个村口站着十几个人。这些人都是在等车的,等大巴中巴将他们载往遥远的异乡挣钱。现在农村的多子多女挣钱的思想重新抬头,一家往往是老头老太、儿子女儿全家打工,一年一个人能收入个万把几千块,全家加起来就比较可观了。挣了钱盖房,盖了房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孩子,生了孩子继续打工。

另一方面,是沉重的教育压力。一个班级往往达到近百人,老师多半是过去的大专毕业,家里跟基层官员有点亲戚。教育水平根本没有保证。这样的小学和初中一路下来,到了高中,压力非常大。每天五点多大家起床,十点睡觉,一个月休息一天到两天,大半个河南的高中,无论是小城市还是农村,都是这样的。我也是从这样的地方出来的。因为穷,没有什么像样的实验课,没有什么扩展眼界的空间,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90年代还好一点,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沾染。

我上的初中,在学生课桌里面搜出来把钢刀不算什么事情。我上的高中,学生在楼顶打架斗殴,校方不管不问。这样的环境,每年考上的学生很少很少,一百个里面只有三个重点的概率(我们那个时候),而现在更少,一个普通班级里面有几个本科就不错了。这是我几年前回母校老师告诉我的。

河里大家都是肉食者鄙,包括我自己在内。

他们不是不想做聪明的孩子,不是不想有能力,他们有那个机会去学习吗?他们的性格在童年在少年就已经被扭曲,眼界被玷污,他们只能选择最底层的劳动者的路,我们没有资格来非议他们,他们不是不想,是无法做到。

这就是我看到的现实,仔细想想,很悲愤,时间长了,又只能麻木掉。我们除了我们自己,还能拯救谁?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拯救不了。

当时跟月色mm在她的经济贴里面讨论过一阵子。就是这个原因。眼界啊,资金啊,技术啊,都是要有背景条件的。一个脱离了文明世界的人,只能做一个野人;刚生下的孩子放到野外只能成为狼孩;在浙江那种经济发展的地区,一个人基于环境影响、家庭协助等有利条件将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富翁,而农村的广大打工二代们,想翻身做个工厂主那是很难的。

同样对于上学也是这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农民的孩子们,他们很多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上学的可能性。就像我妈妈的一个堂哥的儿子们,娶媳妇故意挑不认字的。眼界在那里,他们所接触的,他们所了解的没有给他们这种启发这种感受,他们的孩子又怎样能具备求知的意识,认定上学这条道,一直追求学问?这种概率不是没,但是太渺茫太渺茫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我一个同学就是。他当年上高中的时候,他不认字的母亲对他一直是严格要求。后来他以全县前二十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本科,再后来他上了硕士。他现在在深圳,一个科研院所,做实验员,一个月。。。。三四千。

通宝推:badbird,酥油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