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镇痛,不是个问题 -- 事儿爸
之前星星一击的文章已经谈及了阿司匹林的历史链接出处
本来是想说说阿司匹林的历史和发展的,不成想越写越乱,写到了镇痛药上去。这里不才斗胆想说说镇痛药的历史。
这篇文章,主要是参考了 wiki,以及[URL=]http://health.howstuffworks.com/health-illness/treatment/medicine/medications/aspirin2.htm,
[/URL]
还有FDA的某些文件。
我们生活中总是避免不了疼痛的骚扰,比如头痛,脖子痛,背痛,腰腿痛等等。疼痛实际上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就像我的车check engine light 突然亮了一样,告诉你好像哪儿不对劲儿了。这个东西很有用,但是,跟CEL一样,亮起来还是会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不管是关于身体的,还是钱包的。 所以能简单的止痛,如同灭掉CEl一样,会让你感觉好一点儿。
既然说到镇痛,那就不能不提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们常用的非处方镇痛药物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而在19世纪,人们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止痛选择呢?
那时候有些止痛方法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比如喝柳树皮汤--当时欧洲人几乎把柳树喝到绝种。有些则是从新大陆飘扬过海来的舶来品:辣椒,这种药物被认为能有效的使人的口腔麻木而止住嘴部疼痛。16世纪有人曾指出咀嚼烟草也能缓解痛感。另外一些则非常有用,但是有一些副作用——比如鸦片,能让人飘飘欲仙忘记疼痛,但是这个东西让人上瘾,所以更多的用来毒害我们中国人。
19世纪药店
作为药物出售的鸦片
而那个时候,最先进,最有效的莫过于早期西医的万灵丹:奎宁。
奎宁的历史,河里兰凯曾经专门写过文章链接出处
这里想说的是他没提及的地方。
第一个是奎宁的用途,奎宁除了是抗疟疾的特效药之外,在那个年代还被广泛的用做退烧药,镇痛药,镇静剂等等。有意思的是当今奎宁逐渐退出抗疟一线,而60%的奎宁用于食品工业,主要是用于在某些软饮料中产生苦味。
添加了奎宁的饮料,右边是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荧光的样子。
第二个则是1850年最早合成奎宁的尝试中,威廉 亨利 帕金(William Henry Perkin)合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染料,苯胺紫。
当年帕金的投稿以及用苯胺紫染过的丝绸。
苯胺紫A的结构
苯胺紫的发现引领了随后有机染料化学的大发展,人们手里有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新化合物,以及新的有机反应。人们开始利用化学修饰能分离的有效成分,从而使它们
更有效或者减弱它们的副作用,或者干脆合成全新的化合物,寄希望于能够找到新的药物。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意外的发现苯胺的衍生物乙酰苯胺(Acetanilide )具有非常好的镇痛以及退热的作用,于是在1886年A. Cahn and P. Hepp 把乙酰苯胺以Antifebrin为商品名推向市场,而且被证明有比奎宁更好的疗效。然而,乙酰苯胺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由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inemia)导致的面色发黄甚至发蓝。这种副作用促使人们继续寻找毒性更低的替代药物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
PS:题外话,以前我很不解某些有机药品的味道,毒副作用都是哪里来的,比如像苯胺这种闻着就让人难受的东西。现在看来,西方早期可是真敢整啊,啥都敢给人喂。
此时,拜耳公司这个德国化学巨头终于出场了。拜耳公司在19世纪从化学合成染料产业中积攒了大量的财富,随后又进入和药物行业。拜耳公司的第一个药物产品,对乙酰氨基苯乙醚,也就是俗称的非那西汀(Phenacetin),实际上是由其染料产业的废弃产物而来。这个药物是现代药物工业第一次由一个私人公司,从头构思,研发,实验,并且推广一个人工合成药物。 非那西汀最早由哈蒙 诺斯罗普 莫斯(Harmon Northrop Morse)通过成醚反应,用对乙酰氨基苯酚与碘乙烷反应合成。
而拜耳公司的合成路线从其染料公司背景来推断,应该是从染料原料对氨基苯乙醚与乙酸酐反应,乙酰化而来。
非那西汀在1887年由拜耳公司作为镇痛以及退热的特效药推向市场,这个药物与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酚等其他苯胺衍生物相比,被认为具有很小的毒副作用,尤其是不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此在随后几十年里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脑热。而拜耳公司则通过这个药物确立了世界领先的药物公司的地位。
然而在近一个世纪之后,由于科学家证明长期服用非那西汀会致癌以及导致肾衰竭,FDA于1983年禁止任何含有非那西汀的药物出售。而制药公司比如罗氏的对策则是用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或 Acetaminophen,俗称扑热息痛)来代替非那西汀,并沿用至今。而扑热息痛是美国镇痛药物泰诺(Tylenol)的主要成分。
前文说到扑热息痛。其实扑热息痛发现的并不比非那西汀晚,早在1887年,扑热息痛与非那西汀一起,由约瑟夫冯梅灵(Joseph von Mering )进行了临床试验。但是他在1893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与非那西汀相比,扑热息痛还是有轻微的导致高铁血带白症的作用。因此扑热息痛被迅速的放弃,并且被遗忘了很长时间。而事隔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指出,有可能是当时的扑热息痛不纯,残留的原料对氨基苯酚才是导致梅灵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扑热息痛因此被重新评价,并且被广凡应用于各种非处方镇痛药中,强生公司的Tylenol就是于1955年推出的。扑热息痛的推荐用量是每次1000mg,每天累积4000mg。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乙酰苯胺和芬娜西汀在人体中代谢的产物,都是对乙酰氨基酚,而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在肝脏里代谢的。因此过量服用扑热息痛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而扑热息痛的滥用在西方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都是普遍现象。
接下来,终于要说到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了。在1897年,德国的拜耳公司向他们的两位科学家, 化学家亚瑟 格林奥克(Arthur Eichengrün)和 药物学家弗莱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提出了寻找更好的镇痛药物的要求。
弗雷克斯霍夫曼 和 阿司匹林
霍夫曼在进行了先期调查之后,选择了修饰两个天然产物,水杨酸和吗啡。
前文已经提到过,柳树皮汤镇痛的法子已经在欧洲流传了近千年,鸦片镇痛也被认为是有效的。之前化学家们已经从这两种药材中提取出了活性物质水杨酸和吗啡,它们在霍夫曼之前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两种东西都有其缺点,水杨酸味道很苦并且对胃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而吗啡则让人上瘾。因此对这两个东西修饰来减轻他们的缺点是最好的办法。霍夫曼选择了对它们进行乙酰化--对没错,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说到乙酰化了,其实那时药物化学家手段也不多--得到了两个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药物: 阿司匹林和海洛因。
希伯来文的阿司匹林
拜耳牌海洛因
值的一提的是,海洛因是以“不上瘾的吗啡”进行市场推广的,在那个疯狂的日子里,海洛因被大量的用做处方药,甚至医生用来治疗婴儿疝气!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镇痛,不是个问题
🙂沙发 疯狂的胖子 字0 2010-06-23 0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