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游子哼(0)引子 -- 胡亦庄

共:💬104 🌺576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游子哼(外五)社会保留宗教的理由

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各式各样的宗教,只有几种主流宗教生存至今,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这些宗教被选择或者被淘汰呢?

胡某对美国基督教的观察之后发现,在“慈善”和“解释死后世界”这两个方面,宗教满足了人类社会的客观需要。

慈善

当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平的时候,慈善往往可以缓和社会矛盾,消化社会动乱的力量。尽管美国的社会基本保障不如西北欧,但是相对发达的教会组织进行慈善活动,提高了美国的社会稳定性。

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有个情节:主人公去教堂排队接受过夜的床位,但床位是有限的,主人公没有排到的时候观众第一反应是“运气不好”或者“别的穷人来的早”——教会和捐助教会的人显然不会成为被责备的对象。

除了“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的依赖性,得来较为轻松安心的吃穿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进行革命的“机会成本”。

有人会认为这仅仅是变相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就错了。因为教堂不等于民政部门,教堂发放吃和穿的同时还会让救济者参加宗教活动,例如祈祷和感恩。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要求公民领取社会救济的时候高呼爱国口号,往往会被认为“邪恶”,但是教会没有这个问题。这些有宗教活动的慈善,既落实了慈善物资领取时的思想改造,还消耗了失业者的时间。

假如没有这种慈善活动,失业者不把时间花在祈祷等宗教活动上,白天到上班族的家里“串门”,夜里上街乱逛,甚至在违法活动中得到吃和穿,那么就演变成土匪——如果这些“土匪”开始抢武器和生产资料,还自学管理生产生活的制度,资本主义体系就可能面临致命威胁。这里“慈善”与“吸收社会多余能量”得到很好的结合,稳定了美国社会制度。

下面两张照片,一张是《当幸福来敲门》的电影海报,一张是当年街头景观。可以想象,美国基督教会的积极“慈善”,承担了多大的社会责任。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解释死后世界

科学角度看,死者不再有“主观意识”。“没有意识”,对于越来越有意识的人类来说很难体会。所以宗教大多用人活着时候的体验来解释死后的世界,例如天堂炼狱,例如阎罗殿,例如轮回。

一旦把生死之间的界限模糊了,就会使人的思维活动发生变化,有关“责任”和“回报”等概念就可以延伸到死后。

中国没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时候,老子《道德经》有一句:“患莫大身”,意思是当时人最大的担心就是生命。

老子向往自然,提倡无为而治,说明社会还比较原始。后来贫富差距大了,人们发现“草民”由于生命里能享受的不多,似乎“身”比较“贱”,结果就是“患”也小。于是穷人比富人更不怕死,更容易参与起义革命之类的事,社会也就不稳定。

但是有了宗教,一切就不一样了。穷人一辈子“身贱”,但是死后转世成什么,或者能不能上天堂,能不能免于下地狱或者转世猪狗,就看活着的时候是不是安分守己了。这些“等待和希望”打破了“患莫大身”的规律,少量的物质资源能给穷人提供大量精神“幸福”,所以社会的富裕阶层常常有意无意的会资助宗教。

另一方面,中国没有三大宗教的时候,道家的朱子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自己的利益最重要,别人和社会的利益都是虚假的。这种自私,在物质财富匮乏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一般东西都只能同时由一个人占有使用。

这种人太多,一个国家最先受到损害的就是军队,因为战斗的风险太高。

这个时候,宗教信仰又可以起作用了。通过“生前的损失可以死后加倍补偿”这种观念,有宗教的欧洲国家都组织起著名的军队相互厮杀,例如一战的德法,二战的波兰,现在的中东。

英法德意日等国家,在战争频繁的时候宗教兴旺,二战后宗教规模萎缩;美国成为世界军事霸主后,一改独立建国时对教会干政的顾忌,大力发展基督教作为意识形态——这些都暗示了战争与宗教的紧密关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