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高科技创业的一个模式 -- 穿越
以下说的要供懂经济、懂中国国情的人批判了。
据我的了解,中国目前的风投跟国外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风投要求被它看中的对象的产品已经有一定市场份额了。风投资金进来后,主要用来加强市场营销的力度,扩大市场份额。这哪是风投啊?没什么风险嘛。只不过没个抵押而已。在国外,银行会抢着给这种公司贷款,风投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也就是中国的银行贷款审批严格,风投才有机会。说起来中国的银行贷款审批之严,世所罕见。我家亲戚中有做生意的,会找亲戚、同乡来融资,情愿付称得上是高利贷的利息。为什么呢?虽然他是做正经的手工加工业生意,他在银行里也常常拿不到所需要的贷款,因为手头没那么多东西可以给银行抵押的。银行一味地回避风险,情愿放弃潜在的赚钱机会。要打破这种局面,基本上要等中国放开私人银行才行。
但同时中国也有风险很大的机会。这十年来,中国是冒险家的乐园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去年我在魔都住了一段时间,被家里领导的弟弟的媳妇的老妈好好地科普了一顿。她说现在沪市有专门给高科技公司开的版块。初衷是为了高科技创新,让高科技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结果玩得全是概念。股价像过山车,心脏不好的人受不了,就是一专门投机的大市场。不过,要能上股市圈钱,高科技公司要开到相当程度才有可能。
除了缺乏合适的融资渠道,中国也没有类似于SBIR/STTR的项目。虽然各地都宣布自己对高科技产业很重视,但通常的做法是建高科技园区,在税收、租金、水电费上给予优惠。在少数省市,比如说帝都,倒是对海归的高新技术产业创业者有一次性的奖励,不过,这是给个人安家的,也不是用来创业的。咱们公私分明,私人的钱能不花就不花。
凡此种种问题,都对培育国内的高科技产业不利。高科技从实验室出来的时候,只是一株脆弱的幼苗,需要很好的条件、小心的培育才能发展壮大。
但在中国复制美国的路线也不是不可能。凡是了解中国科研的都知道,高校里可以申请973和863项目。863是应用,973是基础科研。但中国的基础科研项目应用色彩也很浓。而在中科院系统,同样很多项目其实就是应用项目。甚至有时会要求地方上要配套拉一些资金进来。作为老师其实有优势,就是把在美国应该去申请SBIR/STTR一期、二期的计划塞到这些项目里作为子课题去申请。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在中国每个实验室一般只能拿两个纵向项目,把这个机会用掉了会影响其他的机会。所以要钱的时候要多要点钱,否则亏大发了。
如果能在实验室做出个简陋的产品来,相当于完成了美国SBIR/STTR二期的目标,下一步在美国就该去拉风投了。不过前面刚说过,中国还没有美国概念里的风投。那么找朋友、亲戚集资?这主意也不照。项目风险太大,如果垮了,经济损失算谁的?杀熟可不是个好习惯。要做这个,得找那财大气粗、扛得住损失的主。
在中国谁最财大气粗?作为官办经济,当然是大型国企啊。同国企签个共同开发的合同,中试车间什么的利用国企的资源建,成果共享。对于老师来讲,这样子做的红利不可能像美国这么高,但有总比没有强。而且不用老是出去拉项目经费,只要吃定一家就行了。对于国企来讲,即使是最后做出来的产品成本太高,不实用也是可以忍受的。毕竟专利照样可以申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绩就有了,对上有交待。
现在中国的特色就是自主创新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如果真的有什么成果,即使还不成熟,上上下下出于政治考虑都会给予扶持,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点对于民族工业其实是弥足可贵的。
我预期在未来,中国有可能推出有中国特色的SBIR计划。类似于美国风投的公司也会在中国生根、发芽。现在还不行,但也许几年以后,美国的一些成功故事就可以在中国完全复制。
【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有的。美国对重点发展什么还是有规划的 穿越 字256 2010-07-06 05:42:07
🙂加拿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企业的创新道路。 3 赫然 字344 2010-07-05 19:00:55
😄同赞成搬家的主意 穿越 字78 2010-07-06 06:03:55
🙂【原创】高科技创业的一个模式 (完)
🙂长三角一些城市ms还行 1 兰州人 字493 2010-07-06 23:00:27
🙂我也觉得国内高科技创业,长三角环境是最好的 穿越 字195 2010-07-07 04:35:22
🙂个人觉得也和地方文化有关~ 1 兰州人 字210 2010-07-07 08:50:59
🙂国内的上市门槛高 我是一只小小号 字72 2010-07-06 19: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