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雨中听镇远 -- 萨苏

共:💬160 🌺1388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剛剛找到一篇《紐約時報》1895年2月19日刊登的報導,

提到了北洋艦隊司令丁汝昌提督、右翼總兵兼“定遠”艦長劉步蟾和張將軍(指的應該是劉公島駐島護軍統領 張文宣)在威海一戰以身殉國的消息。

《紐約時報》的標題只是很簡單的三個字: Three Chinese Suicide.

原報導如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這篇後經過翻譯,收錄在《帝国的回憶——纽约时报 晚清观察记》一書中:

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将军、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将军和张将军,在目前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比他们的同胞更加坚贞的爱国精神和更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们值得大清国的人民引为骄傲。他们是通过一种令人哀伤的、悲剧性的方式—— 自杀,来表现出这种可贵品质的。但是,看来他们也不能找到比这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情操了。的确,他们被日本人打败了,但他们在战败时不苟且偷生,而是在给上司留下信件后自杀殉国。那些信件无疑非常引人注目,但我们很难指望它们能公之于众。

不管这些军官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是否像他们离开时表现的那样,但至少他们在展现一个中国人的爱国精神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向世人展示:在四万万中国人中,至少有三个人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这种表现难能可贵,也是中国人非常需要的。大清国的官员一贯的行为准则是:为了金钱以及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可以出卖国家。如果这些人碰巧是将军的话,只要有可能,他们在开战之前就早早地逃之夭夭了,而不会等到战斗开始后再逃。他们可不像手下的士兵,那些士兵是被迫在坚持作战。

的确,这三位军官的自杀首次表明,“光荣”与“耻辱”这两个词,对大清国的某些高级官员来说毕竟还是有不同含义的。大清国官员中的大多数在让自己的国家成为世人蔑视的对象时,似乎也让世人不再关心任何中国人。这三名中国军官由于祖国的战败而自杀,这个小小的迹象表明,这个民族并不整个都是可鄙的,她并不像以前向世人所表现出的那样。

当然,我们也可能对这些人过奖了。大清国的理论是:帝国军队是战无不胜的,除非是其统帅指挥不当,否则,大清国的军队就决不会被打败。由此演绎出了以下逻辑,如果军队战败了,其统帅就应该被砍头,并且这种理论屡屡付诸实践,以此来严明军队的纪律,提高军队的士气。因此说,大清国的将军们是脖子上拴着绞索来指挥战斗的,逃跑也是如此。可能是这种情况:这三名中国军官有理由相信,假如他们从那些“东洋鬼子”手下活着逃生,他们的皇帝不但会夺去他们的黄马褂,而起更会要他们的脑袋。皇帝就是命令他们去消灭那帮“东洋鬼子”的。但即使如此,他们不是去等待惩罚,而是自杀殉职,这种做法是多么有骨气、多么可敬啊!就一个中国军官来说,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可敬的品性和做人的尊严,都是对人类一种意想不到的鼓舞。

前幾天借到幾本《傳記文學》,裡面剛好有幾篇談到晚清海軍,作者是佘振興(楚有,楚謙,建威,靖安等艦艦長)的長孫。

裡面的一張照片說的是滿清王朝最后的統治期,清政府中樞決策加大力度整頓自甲午以來日顯式微的海軍。溥儀的叔叔載洵貝勒和北洋海軍元戎薩鎮冰出任籌辦海軍事務大臣,出訪歐洲,考察列強海軍情況並定購西式軍艦。

翻拍《傳記文學》裡面的兩張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10年 載洵(坐者)與英海軍合影。 後排左一:薩鎮冰 左二: 梁誠(駐美欽差) 左三: 李經方(駐英欽差)

兩艘英國巡洋艦:肇和、應瑞,應是此行所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這張是1906年第一批留日學習海軍的中國留學生。 (佘振興在其中)

日本因希望獲得清廷購艦的訂單,因此表達歡迎中國派員前往學習海軍的意願。只是這些學生到了日本,卻被安排到日本東京商船學校學習而不是海軍學校。

讀完你寫的這篇還是有些感慨,我們在大熱天裡舒舒服服地在冷氣房裡工作。

你跑東跑西,告訴我們百年前曾經的輝煌與曾經的滄桑。

我覺得你做的這些事很了不起哩。

不只是三位百年前殉國的中國人,這個民族的近代史太多這樣的事蹟,很多都被忘記了,但也有人帶著一些傻氣一直在找尋記錄這樣的故事。

通宝推:煮酒正熟,故园湾里,游识猷,胡马,赫然,☆☆☆,南京老萝卜,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