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利益集团左右下的中国政策 -- wolfgan
“不论什么企业,只要市场是一定的,又没有发生技术变化,就业市场也是一定的,所以民企和台商保证的就业应该是一样的”
静态及长周期,也许如此,或者应该如此,但是雇多少人,干多少活,实际上取决于一个个微观的工厂主,民企与台资受到的政策压力至少现在是不同的,甚至是差异巨大,因此贸然认为,两者本身在就业中所拉动的规模是一样的,其实比较一厢情愿。而且,必须指出的是,在每一年的具体经营中,该雇多少人,实在不是一个与“市场规模”或“需求规模”呈线性关系变化的因变量。
当然,葡萄没有就这个问题跟你展开,或许葡萄觉得,单单一个工厂的人员变动,还仅仅是就业变化中的一个小因素而已,他将眼光放到了产业链上。而你随后给出第二个反驳:
“无论是民企还是台商,企业相对的上下游是一样的,所以对就业还是没有区别”
这个理论上也没错,但是同样是一个问题,在长周期内,产业自由转移的情况下,是没错的。然而现实是,当我们不能造200km以上机车的时候,是没有人给我们技术的,更谈不上什么上下游的问题,而当我们能造380km机车的时候,是美国人来“引进”技术的,再看看南北车及其前身,八年前是多大规模,过的是什么日子,八年后的今天又是多大规模,过的又是什么日子。产业的上下游,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由中国的什么单位承接,如何承接,这种主动权掌控在谁的手里,很显然,直到不久以前,或者对于很多产业直到现在,仍然是欧美企业及少量日韩企业掌控。
所以宏观来看,葡萄提出要从中间商抢夺利润,争取产业升级,话题很散,但是意思比较集中。我们开始不再甘于受到任意摆布,并且寄希望于通过交易,而且是比前些年更有根脚和底气的交易,去获得对交易本身的掌控。交易所得到的利润,去完成产业的升级与民生的改善。
当然你提到“民企利润多了也不一定用于升级产业和补贴民生,以房地产为例”。
这个问题是比较难以回答的。葡萄举出了一个例子来证明至今未衰的江浙人创业精神,希望藉此来说明,民营企业中层出不穷的创业热点,可以逐步通过获得利润、增加就业等等方式实现对民生补贴。然而你提出来的“大量资本进入房地产”。或者推而广之,大量原本停留于产业内的资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资产领域进行炒作。这个事实确实是08年之后最为明显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两个推动力作用之下的结果,一个是资产领域内的不正常的泡沫,其源头在于国家的政策及外在环境影响,另一个是产业升级迟迟未能打开所造成的实业利润下降。资本的流动是需要通过创造新的利润热点才能进行改变的,就譬如葡萄举得例子,当新的利润点出现后,实业资本的利润率已经攀升到如此高的地步以至于这部分资本要比进入到房地产的平均利润更高。资本的流动也就被遏制,甚至被改变了。
我们都是大潮中的一份子,只能随波逐流。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1 层
🙂台湾的就业人口总共才有一千万 gb0088 字0 2010-10-13 06:44:06
🙂一个台干能养一家子了, 2 海星 字150 2010-10-13 07:12:15
🙂削减给台商的利益补贴我也是同意的,但事情不简单。 绝对不是白领 字104 2010-10-14 02:13:33
🙂其实你说的在理论上都是没错的,但操作中并非如此
🙂台商其实是个很封闭的群体,做生意一般只做自己人的。 22 东晓山 字1027 2010-10-12 18:31:26
🙂其实台商肯定在台湾还有一摊子的 2 天涯无 字60 2010-10-12 17: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