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起源 -- 花大熊

共:💬453 🌺1912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20)——动乱中的精品

试试看,好像能发长文字了。如果乱码了,大家莫笑!

————————————————————————————————测试的分割线

《中药大辞典》是很多中药业内人士手边常备的一套工具书。老熊也不例外。工具书并不稀罕,哪行哪业没有自己的工具书呢?难就难在,《中药大辞典》出版二十年后,《中华本草》编撰完成后,老熊案头摆的依然是这部文革后出版,上下两侧的工具书。

《中华本草》太贵了?

贵是贵了点,不过要真为生计,再贵也要买啊?

太厚了?

摞起来半人高的《中华本草》卷数是多了点,不过它出了精华版,也就上下两册。不算太厚。

关键在于《中药大辞典》编写的太精致了。多数情况下,案头有这么两本书,已经足以应付常见的问题了。说到这里,老熊要先脸红一下,因为虽然是搞中药的,但还是常常被各种偏方秘方中的古怪药名弄的狼狈不堪。

如此实用的一本书,作者是谁呢?

它没有第一作者。署名只是一个现在早已不存在的”江苏新医学院”

话说当年,南京中医学院正式建立了以后,从民间草根,一跃成为大学教授的中医们。心中的喜悦和感激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在50年代的中国,拥有大学教师的身份,成为体制内的一员,拿到几十元的稳定工资,可以从事自己擅长的中医工作。对和赵学敏那样行走于乡间,悬壶于坊肆的民间年轻中医来说,无异于梦境。

梦想成真的喜悦是可以记一辈子的。老一辈的中医专家们,对东哥和TG的感情,不是我们今天坐在电脑前可以想象的。

作为中医实际意义上黄埔军校的南京中医学院,当年老师们心中流淌的一定也是同样的情感。不然我解释不了他们为什么要编写《中药大辞典》

因为中药大辞典完全是学校自己的行为。

没有政府的组织没有行政的介入没有立项依据,创新性,可行性,领先性,预期的成果……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办学校需要教材吧?没有怎么办,自己编。怎么编?把古书拿来整理翻译,加上现代的解释。医学书好办点。虽然门派众多,聪明的现代人给中医专业里增加了一门课,叫做中医各家学说。一网打尽。

中药就有些麻烦。实实在在的树皮草根,总不能你说叫黄芪,我说是甘草吧。一深究下去,发现古人的本草书里,问题多多,尤其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实在很头痛。

那就坐下来慢慢整理吧。这一整理就整理了二十年。

前文说过,南京中医学院事实上成立于1955年。很快碰到了教材缺乏的问题,尤其是中药方面的教材。于是在编写教材的同时,由校方牵头,中医专家和搞植物的,搞化学的,诸多方面,打算弄一本充满科学色彩的本草书来。毕竟,教材里涉及的药材种类也就是300-400种。还有大量的植物需要梳理,添加现代科学的佐料。

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专家们还有个私心,希望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时候,把这么一本空前的著作,作为献礼书。

献礼,祥瑞之类的事情。今天看来,跟周老虎是一个味道。当年的教授们却发自内心地想为年轻的国家做点什么。他们的心是火热的。

但是,当发现59年把辞典编撰完成是MISSION impossible 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跳票。一直跳到了1979年。因为他们是严谨的。

他们也是幸运的。

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建立起的中医院校更是如此.没有GOOGLE,没有百度,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没有WORD,也没有数码相机……。但是却有一个现在已经感受不到的大杀器,叫做单位。

改革开发前的中国,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属于某个单位。单位是城市生活的细胞。从摇篮到坟墓。都会管起来。”单位出面”,是非常有分量的一句话。单位出面的证据就是一份盖有公章的介绍信。没有它,外出想住个酒店啥的,那年代叫招待所,门都没有。有了它,你会受到自己想都想不到的待遇。

《中药大辞典》的编撰严格的说来并非政府行为。但修编过程因为是以高校的名义进行的,所以那种一呼百应,大家帮忙的景象,不仅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一个电话,外加单位介绍信。各地会按照要求把药材,新鲜植物,在当地调查的口供(比如当地药农的叙述),当地植物专家的鉴定结果,……。统统送过来。

夸张到为运送新鲜植物标本,甚至动用空运的。夸张到有人给了编写组一个犀角的标本,现在一个犀角的黑市价格都在几十万人民币。

这要化编写委员会多少银子?腐败啊!

错,一切都是免费的。

把这些标本汇集起来之后,还要从古书里考证,摘录相关的方剂,给植物画像,整理地方提供的药物文字材料,收集现代研究资料(化学成分什么的),……。

《中药大辞典》一共记载了4767种药物。每一味都是这样打磨出来的。再说一遍,当时没有电脑,完全是手工劳动。还要上课,做实验,上临床……。

同样,这些编写组的人也是免费地工作着。

那个时候的人纯啊!

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之间互相打量,都会觉得对方不可思议。

商品的大潮席卷过神州大地后。回望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那是同一个中国么?

无私的奉献,今天看来简直象天下掉下的皮夹子。利用各地的标本,南京中医学院建立了当时数一数二的药材标本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那里汲取或多或少的知识,也包括当年的老熊。虎骨,犀角,羚羊角,当门子(麝香中的极品)……,老熊都是在那里看见这些珍稀药材的真品。

时间一晃就到了1966年。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反正很多事情都乱套了。

偏偏中医药没太乱。

文革期间,东哥几乎所有的观点,都被当成了尚方宝剑。中医药也不例外。

因为紧跟风向而成立的南京中医学院,又做了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把自己和南京医学院合并,成立江苏新医学院。其寓意是象把中医和西医结合,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医学。

老熊查了很多资料。似乎当时只有江苏有此举动。个中的原委,至今讳帏莫深。

不管它了。反正一个完整建制医学院合并过来,热闹是有的看了。本来已经有点模样的《中药大辞典》,忽然发现按照现代医学的要求,需要重新修订的东西太多。当然另一个原因是从开编到文革已经十年过去,药物方面新的进展积累的也不少。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

《中药大辞典》最终的出版是在1979年。

当人,从内心深处渴望做好一件事,同时又具备了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再加上充裕的时间,充分的客观条件。事情的结果,就已经可以眺望了。

1979年《中药大辞典》出版后,迅速成为当时的出版明星,获奖无数。而江苏新医学院,却在出版前夕的1978年悄然解散,回复成原来的两所院校。不知是对往昔的一丝惆怅,还是怕功劳不好分。在辞典的封面,注明的作者,依然是昙花一现的江苏新医学院。

不得不承认。那个动乱的十年,是中医药发展的顶峰。虽然这个顶峰里注水的成分不少。此后,随着国门的再一次被打开,国家经济和科研实力的增强,中医药却慢慢开始走下坡路,虽然表面还是热热闹闹。

等到九十年代,《中华本草》开始编撰的时候,早已物是人非,编修被烙上了荣誉、地位、甚至商业等等诸多非学术因素的烙印。无论从规模,药物数量,研究进展等诸多硬件指标衡量,《中华本草》的确是鸿篇巨制。可再也找不到那失落的,对于中医药的纯真的热爱和执着探究的精神。

太沉重了。

人们可以轻松的回望过去,意淫般的向往未来,唯独不能对当下发生的事情释怀。

还是发挥一下八卦精神吧。

《中药大辞典》内容如此之多,犯点小错误也是情理之中。比如虎骨。

老虎的珍贵,拜周老虎事件,今天的国人已然知晓。虎骨,一直是药材里难得一见的稀罕之物。稀罕到什么程度呢?你能见到的虎骨,基本可以肯定是假的。

工具书里当然要写虎骨拉,要不然还叫什么工具书。还要配插图。

《中药大辞典》里虎骨的插图是赝品虎骨的描摹。

太丢人了。

那么多专业人士,愣没看出来么?

没有,因为赝品做的比真品还象。

话说南京中医学院从外面收集到了一副虎骨,开始抱着怀疑的态度审视了很久,发觉此物诸多鉴别特征和历代本草的文字描述完全吻合。因此,这副虎骨荣幸的担当了教具的重任。并被描绘进了书里。直到有一天。

来了个跑江湖的药材贩子。

此公在标本馆里转了一圈,一言不发,转到虎骨跟前,脚步停住了。再三打量一番后,嘴里冒了一句”这是假的”,其他再也不说,悄然离去。

要说那时候的学者真是敬业。一堆的教授,犯得着对跑江湖的如此当真么?

他们还就当真了。

奈何他们已经是国内药材鉴定的顶尖人物,想找更厉害的角色,恐怕要到火星上了。

情急之下,他们想到了兽医。于是辗转把标本送到了同城的一所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找了一位研究牛的教授。

为啥找养牛的呢?

因为老虎体形巨大,在动物王国里,和它身形差不多的没几个。那会不会是大象骨头伪造的呢?在中国找大象骨头的难度,和找虎骨差不多。因此,多数是用比较好找的牛骨头来冒充。

研究牛的教授看了那幅标本,悠悠的说:俺不知道虎骨长啥样,但俺敢肯定这是一付牛的骨头!不信,就扔一块到水里,煮煮看。

本着科学的精神,大家从标本上弄了一块骨头,放到水里一煮——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淡淡的牛肉拉面馆的味道。

……

书里的错误自然是要被修正。学校后来又从苏州动物园找了一付真正的虎骨。看到真虎骨的时候,教授们还是不由得仰天长叹——假虎骨的鉴别特征,咋比真的还要明显昵?

土鳖和铁牛 没有了

关键词(Tags): #中药 中药大辞典通宝推:骨头龙,桥上,自由呼吸F0,打铁的,删ID走人,旧时月色,mezhan,wjzlisa,回旋镖,朴石,大脚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