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起源 -- 花大熊

共:💬453 🌺1912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还真读过一些中医的书

我的观点就是中医没办法现代化。什么叫现代化?就是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给中医撑腰。但问题是中医常用的方法都不能做定量分析,这个对于现代科学手段是无法接受的。大熊说走系统科学的路,那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为什么?系统科学需要的是对各个细分科学的总和,而各个细分科学必须能够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系统科学并不是指只要把人作为一个系统研究,而是指用不同的科学手段,不同的模型对一个中心问题的研究。但中医中,无论是针灸,还是脉象学,都无法定量分析,再说那个“气”,就是一个更悬乎的东西了,这些小方面都无法现代化,何谈整个中医的现代化。

中医几千年的历史,其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科学的成就,但也不可避免的积累了巨大的糟粕。简单者如本草纲目,任何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人如果看完整本本草,他的第一感觉肯定是不好的。原因我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这本书。我想现在的大问题是中医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做去糟粕的工作,而是追求一些虚的空无的现代化目标,但手段又缺乏,这样下去发展是可忧的。

你的麻黄的例子恰恰证明了中医的着眼点的问题。麻黄的应用并不是中医独创的,其他使用草药的民族中利用麻黄类似物的例子也有很多,但这些例子都和中医有一个缺点,就是它们都没有办法去探究麻黄作用的基本原理,而只能用一些不相关的表象来解释麻黄的药效,当然中医比别的草药科学上升了一步是把中药和中医哲学结合在了一起,但这不能否认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中医对麻黄的毛孔形态的关注是错误的,最简单的反证就有同样含麻黄碱的植物的形态千变万化,有些和中国的麻黄完全不同,但其有效成分完全相同。只不过这些植物没有生长在古中国,所以也就没有纳入中医的视野。

那个鸡子的药方我就更不明白了,至少我可以说,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把蛋黄和血液分布流速建立关系是很荒谬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