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风险在累积 -- 清风席卷
这些年我从来都是对中国充满信心的,无论多少人预测中国经济行将崩溃,我都不会认同,因为做了项目之后才会明白,真的无法弄出个圆满的事情,当一个组织的战略大方向没有太大的错误,利润可观,资金风险控制的还可以的时候,内部再多扯皮,制度上在多的漏洞也阻挡不了这个组织的前进,最典型的例子譬如华为,从华为开始成为话题中心开始,就充斥着各种华为弊端多大多大的文章,只是无法阻挡华为成为2010年世界五百强的第397位(按营业收入排名)。当然中国的企业不止华为这一家例子可以举,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两家类似的企业。
这几年在机械行业里摸爬滚打,见过太多的人感慨机械行业与国外的差距,实际上差距是有的,但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从低端到高端,国内企业逐渐把国外企业排除出去的景况。所以我是乐观的。
那么风险在哪里呢?
最近有一件事情,具体企业不提了,也许有人会猜到,在这个领域中国有那么两三家数的上的企业。
如今的竞争逐渐白热化,于是A企业想出了一个方法,给客户融资,也就是说客户建一个新项目,A企业只收20%左右的钱,其他的A企业这个客户先行垫付,包下整个项目。这个客户在产品安装一年后开始还钱,一年时间还清,中间收资金管理费用以及一定的利息。以这些设备作为抵押。
由于项目投资一般在大几千万到上亿,所以客户对这样的方式非常感兴趣,于是A企业在行业里风生水起的搞起了这种方式。确实是拿下了很多项目。
看到我描述到这里,应该能够明白我说的风险就是资金风险了。
A企业在这种操作里将大量的风险都积聚到自己身上,一旦自身资金链断裂,或者行业风向转变,或者客户还不起钱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风险。
当然A企业不是傻瓜,也是运营几十年的老企业了。他们看中的就是行业前景不错,尤其是现在,出于控制产能的原因国家不怎么批这个行业的新项目。导致的结果就是物以稀为贵,一旦有一个企业批下来新项目,就算不实施,光卖许可证给这个行业的大集团就可以赚到上亿,建好了之后卖可以赚到接近两个亿。这种情况下,风险当然很好。即使客户资金链断了,也可以把这个项目卖了赚钱。
分析起来很有道理。
但是问题恰恰在这个预期上。
就跟炒房子一样,预期是房价上涨,一旦房价下跌,问题就会是连串的反应。
我相信A企业也不会把风险自己一家承担,肯定会向下游企业施压一起承担风险。
如果一旦他收不回来钱,抵押的设备也卖不出成本价。
问题就会使一连串的。
这种融资方式也打破了机械行业以前的成规
当然这几年发展下来,不止机械行业,实际是整个机电行业里有很多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往下游企业分散风险。
以前我做的是外资企业的电机,发现这个行业里面,国内品牌的电机基本上都在大企业里有垫资,也就是按照客户的规模,赊不同程度的产品,超出这个额度之外的再收钱。当然不止电机,轴承啊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这样操作。上游制成品我不太清楚,估计也少不了这样子操作。
如此一来,经济向好当然大家都好。
一旦经济向下。
如同A企业这种操作,已经远远的置风险于不顾,只为了业绩压力猛冲。
而且会逼迫竞争对手跟进,就我了解的B企业在讨论要不要实行A企业这种方式,A企业在这个融资方式里用了很复杂的操作,B企业还想了更简单的方式,当然风险更大。还好,现在还在讨论,好像老总不太愿意。
我不由得想到国企大规模改制的时代,三角债逼死很多企业的情况。
我做电机的时候,无论市场如何难做,所服务的那家外资企业是坚决不垫资的,你可以说他是因为牛气所以不垫资也有人买,但是实际上如果垫资的话,业绩绝对会非常漂亮。但是他们坚决不松这个口子。我想他们上百年的经营历史应该有他们的道理。时间积淀给他们一些底线不能碰。
如今,感觉,行业里很多企业为了业绩已经在突破一条又一条底线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风险在累积
🙂三一和中联好像就是在这么干。 履虎 字0 2010-11-17 05:44:15
🙂厉害,其实经济归根到底就是预期 康桂david 字50 2010-11-15 18:36:01
🙂金融就是生产力 7 快乐是什么 字1703 2010-11-14 22:00:17
🙂比如有前提 观音山下 字64 2010-11-14 23:13:52
🙂不能这样讲 1 快乐是什么 字826 2010-11-15 00:20:13
🙂金融重要,犹如人身上的血管一样 观音山下 字234 2010-11-15 17:02:49
🙂极端的观点容易偏激 快乐是什么 字158 2010-11-15 18: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