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报告,我要说张爱玲的坏话 -- 玉垒关2

共:💬374 🌺3054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不知道为什么你总是提到才华

对我来说我并没有把张定义为有才华,所以众人都要忍受她,我是定义为一个我可以理解的人——大概是因为我幼年开始就是朋友的那个发小的缘故吧。我在对待张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参考了我那个发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她的妈妈曾经练轮子功,还带着她练打坐过。自小她就是毫无政治观念的,甚至对别人过的是否好根本毫不在意,你可以说她是冷面冷心,但是她毕竟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也曾经有点文学上的才华,但是被埋没掉了。

人活着是一定要给别人带来价值,他/她才能算是有意义吗?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又不能简单的这样说。生活是复杂的。有种说法叫做,自己活得好了,这个社会就好了。过去觉得这句话不正确,现在有时候反而能理解它的合理性。

怎么样都是文学界叫得响的一个人物吧。他站到了小胡那个阵线里(以身相许终生无悔),就是一面旗杆,站在他身后的其它类似的人自然会以他为榜样跟他走了。

客观上他的行动是起了政治作用的。何况也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曾做过一丁点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按理说他那个位置,发挥一点作用没什么难度的。

我觉得后一段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是跟张的性格有关的。我昨晚上看到写《金锁记》的时候,因为题材的原因,左翼的文人都在关注她,而傅雷甚至给人写信说,把她的文字先扣住,不要到处都发,给她照付稿费。这可能引起了她的反感。同时傅雷在对她文学评论的时候可能也引起了她的反感。对于某些心理有着阴影的人来说,她渴望认同,而不是批评,就这一个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完全善意的举动,在当时她看来却是恶意的(别说她,就是我看来也不算完全可以接受的善意,虽然有那种大背景放在那里,但是对于一个期待着在文学展露头角的人来说,压她的作品比不给钱还难受,而且这个人又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于是她从此将傅雷大概是划入了她不愿意接近的一个群体。

而胡兰成也是那个时候走进她的生活的。当时胡兰成为张说话,此外胡兰成当时是刚刚坐了汪伪政权的牢出来(不能小看这件事情的作用)。张在《小团圆》里面的评论是说,像个革命志士,胡兰成坐牢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他写了个文章,大意是日本总会失败,结果被给翻译到日本去了。自此胡兰成在伪政权中失宠。张对于胡涉及的这些政治完全没有概念。而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有限性,决定了张并没有什么挚友和亲人来劝诫她。加上胡兰成对女人的追求能力,导致了张嫁给胡兰成。张嫁给胡兰成的时候已经是1944年,其时离日本的完全失败不远,我相信那个时候空气中都是日伪政府的失败气味,张虽然有感觉还是嫁了。张嫁给的是自己的幻觉,这是她人生的悲剧开始。后面分析的很多,我就不赘述了。

乱世中从一个个体来看,有时候真的能看出不少的意义。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一个同学的曾祖父辈的程长发,也是毁在没有政治眼光上。他一直依附于北洋政府,最高做到保定军校教务长。但是在段祺瑞去世之后可能一直处于半赋闲状态。日军进北京之后他回到河南(应该是躲避战乱,加上不想与日军合作兼有)。其时,他很多学生都在国军队伍里,有不少还是同情tg或者接近tg的,如何柱国、张治中等。但是他却选择了跟从李品仙,当时的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坚决反共的桂系(还是个旁系)军阀。

何柱国当年很早,在保定军校倒台的时候,就去了东北跟随张作霖,而目前所见的资料并未提到程长发当时曾经与任何人联系过,找新的职务。张治中在蒋介石部队里面也发展的不错。其他保定系的门生故吏更是一堆一堆。程长发却选择在国仇家难的时候回到河南做寓公,生活清贫。抗日那些年他没有什么明显建树,到了抗日后期却到安徽去跟着李品仙直到解放前,结果下场可想而知。虽然张治中也盛赞程长发,在保定那么多年,唯独佩服此人,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倘若这个人会走一点门路,或者有一点政治头脑,或者不会如此。

这和张还是有一定相像的。乱世中,政治头脑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身在其中的人未必知道他们要到哪里去。看黄仁宇的《黄河青山》也是这种感受。

我也并未否认张的文学创作思路,乃至做人的局限,对其文学道路的限制甚至是破坏。

诸公大都是感性的抨击,而对我来说则是感叹。感慨其际遇的同时,应该有所体味其人生悲剧同时有所长进才对。故我强烈反对将问题简化,当然不是简单的否定,在为张辩护。各种观点,求同存异吧。能深化认识,才是最高目标。

通宝推:redbu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