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随便说两句 -- 边寒剑
在这一回中,阿鸯感觉有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可能是后人肆意篡改所致。
历史上,曹操没有杀掉刘琮。刘琮先任青州刺史,官声甚佳,后思乡辞官,数年后,朝廷感其贤,再招为谏议大夫。罗本三国并无贬曹倾向,如无特殊用意,罗一般不篡改历史。如走马荐诸葛、三气周瑜智取荆州等皆另有深意。
曹操杀刘琮于情不通。刘琮并非历世枭雄,只是未经世事的少年,至少数年内没有组织叛乱的能力,且荆州重要官员皆欲降曹,无叛乱的基础。张秀枭雄,且与曹操有杀子之恨,曹操亦不曾杀,曹操即非昏人,又非刘琮世仇,为何杀之?
曹操杀刘琮于理不顺。以后谁还敢投降曹操。曹操取得荆州后,曾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犹豫不决,部下争论不休。如果曹操真的杀了刘琮,孙权还用犹豫吗,部下还敢争论吗。鲁肃、周瑜、诸葛亮劝孙权抗曹时,何须费许多唇舌,把刘琮的前车之鉴往孙权面前一放,便是傻子也不会投降曹操了。然而,演义中以后从未提及此事,说明这段情节不是演义原文。
在新野,一连十余遍,才将百姓赶离家园,而且,没有任何百姓自愿跟随刘备的描述。结果在樊城,孙乾、简雍的一个“声扬”,百姓却齐声愿随,好生奇怪。可能这“声扬”本身就包含了造谣。或许是后人删掉了孙乾、简雍“声扬”的某些内容。
曹操加封主动来降的蔡瑁、张允,本是常理,用意也十分明显,以荀攸的智慧,不可能不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且开口便是:“主公不识人耳。”全然不通世故。曹操的回答也十分白痴。这与白马坡前,曹操一个眼神,荀攸即心领神会,相差何止天上地下。不过,这种动辄便杀的风格,与后面杀刘琮的愚昧倒很一致。所以,这一段对话,阿鸯以为也不是罗贯中的原文。
不十余合,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毛本改为:
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罗本中,许褚与张飞交过手。建安五年(公元二零零年),曹操东征徐州时,徐晃也与张飞交过手;当张辽还是吕布的部将时,在小沛也与张飞交过手。所以,张飞武艺的水平还吓不着曹军,张飞也不敢从桥上杀下来。但毛纶父子很愚蠢,以为曹军的后退,真是怕了张飞的武艺,所以为了圆此,在毛本中,把曹将与张飞交手的情节全部删除。毛纶父子如此胡删乱改,破坏了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刘备与曹操打了那么多仗,张飞怎么可能没和曹军将领交过手。
刘晔曰:“丞相初到襄阳,必用先买民心;民心若定,
纵兵微亦可守矣。……不须征战矣。然后举荆、襄之兵,
可图江南也。”
毛本改为:
刘晔曰:“丞相初至襄阳,必须先买民心,……可不
战而定也。”
刘备很难投降,刘晔和曹操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刘晔收买民心的最终在于要用荆、襄之兵。经毛纶父子删改后,招降刘备成为重要目的。
庶曰:“操使某来,乃假买民心,操之奸计也。某若
不还,必惹万人之笑耻。”庶遂又告曰:“本欲与将军共
图王霸之业,尽此方寸之地也。今老母已丧,方寸乱矣,
无益于事。某至操所,终身不与一谋。公有卧龙之辅佐,
何愁大业不成乎?今操欲分八路之兵,填平白河,来攻樊
城。公可速行,勿请自误。”辞别而去。
毛本改为:
庶曰:“曹操使庶来招降使君,乃假买民心也,今彼
分兵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计。”
玄德欲留徐庶。庶谢曰:“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
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
佐,何愁大业不成?庶请辞。”玄德不敢强留。
徐庶老母之所以自尽,是因为徐庶没能为刘备继续效力,也是为徐庶重返刘备处免去牵挂。徐庶无论是遵从母亲遗愿,还是为母亲报仇,都应设法重返刘备处,继续为刘备效力。但是,刘晔已把徐庶的为人看到了骨子里,就是徐庶好慕虚名。徐庶若重新投靠刘备,等于自己承认被人愚弄了,恐人笑其无智;若出使而不返,恐人笑其不忠不信。徐庶这种人,说到底不是干事业的人,是极端自私的人。徐庶怕刘备误会自己是来重新投靠的,所以寒暄过后,立即表明自己必须回去,然而不能留下的理由却是怕人“笑耻”,自家也觉得这理由难以立足,急忙又补充解释。可这补充的理由更加牵强;老母既死,更可以专心效力刘备,为母亲报仇;既然不肯帮曹操,更没有回去的必要了;欲成大业,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
如果把徐庶的话用现代人的语言说,就是:“我实在是没法帮你;不过,你放心,我也不帮他;更何况,已经有人帮你了,还差我一个吗?要不,我告诉你点军事秘密,这样总可以了吧。”这像话吗?
此时,正是刘备危难之时,刘备向以仁义著称,不可能主动挽留徐庶,毛纶父子如此篡改,说明毛纶父子于人情世故上是半点不通。
罗贯中这样描写徐庶,目的是侧面影射诸葛亮的为人。物以类聚,徐庶过去是诸葛亮的好友。
玄德与孔明曰:“似此,如之奈何?”孔明曰:“可
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此为上计。”
毛本改为:
玄德问计于孔明。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
歇。”
“问计”是认为还有办法;罗本中,刘备表达的是愁绪,没指望有什么好办法。
却说新野、樊城百姓听得大军只在后面,扶老携幼,
将男带女,滚滚渡江,两岸哭声不绝。
毛本改为:
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
艺独魁。江表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
毛本改为:
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
文长。
罗本中,罗贯中强调魏延就是关羽的克隆版,暗示的是诸葛亮不喜魏延,实质上是不喜关羽。
延大呼曰:“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贼?
以图爵禄,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
毛本改为:
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
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
罗本中,表现的是魏延重义气,性格上更像关羽。毛本中,魏延忧国忧民,胡乱拔高魏延。
轮刀砍死守门将,
毛本改为:
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
毛本中,魏延是乱杀一气。
大叫:“刘皇叔领兵杀入城,以讨国贼!”
毛本改为:
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
史书中,骂人“国贼”常见,骂“卖国之贼”者绝无。阿鸯以为,“卖国之贼”一词的发明应该在明朝末年。
张飞跃马,欲引军入城,玄德急扯住曰:“休惊百
姓!”飞因城上人放箭,恨不得踏平襄阳,争奈玄德不肯。
毛本改为:
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
罗本中,张飞欲入襄阳不是理智的行为,而是愤怒使然。
魏延正言中间,一将飞马引军而至,叱之曰:“汝是
无名下将,安敢乱言以犯上耶?”其人身长八尺,面貌雄
伟,南阳宛城人也,姓文,名聘,字仲业,乃荆州之大将
也,挺抢跃马,直取魏延。
毛本改为:
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
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
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
魏延本是使刀的,毛纶父子非要魏延换件兵器。
孔明曰:“江陵乃荆州紧要钱粮之地,不如先取江陵
为家,胜襄阳多矣!”
毛本改为:
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
诸葛亮的话,一语道破天机,刘备目的是想夺取襄阳。此时“要地”对没有实力的刘备没有什么用处,“钱粮”才是刘备最需要的,有了钱粮,才能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胜襄阳多矣”更明确了刘备原本是想夺取襄阳的。
魏延战文聘,从巳至未,手下人皆折尽,匹马出城。
后面蔡瑁、张允又赶。
毛本改为:
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
乃拨马而逃,
痛哭而告曰:“不才辱弟刘备,无德无仁,失兄寄托
之重,此实不得已。望兄英魂,垂救荆、襄之民,助备而
退曹操!”
毛本改为:
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
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
刘备是哭给自己将士看的。落到如此境地,刘备最担心的是军心,必须激发出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使将士们处于一种慷慨赴难的状态,全军才不会溃散。
刘备的“仁德”已经表现的很充分了,所以自认“无德无仁”不会影响自己的高大形象。但已经落到了如此地步,若承认自己无能,则会影响将士们对自己的信心。所以,在罗本中,“此实不得已”是说:不是我刘备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最后已一句“助备而退曹操”,是在向全体将士发表宣言:我一定要打败曹操。
作为主将,必须时刻掌握将士们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军心、士气;否则,军队就有可能出现土崩的局面。在这方面,关羽比刘备差得太远了。后来荆州失陷时,如果主将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荆州军绝不会出现不战自溃的土崩局面。
孔明曰:“江陵要紧,可以拒守。今拥大众十余万皆
是百姓,披甲者少,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到江陵?倘
曹操至,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毛本改为:
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
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
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罗本中,话是史籍愿意,却没说是出自诸葛亮之口,由此可见罗贯中的“险恶”用心。
后来史官习凿齿论刘玄德,此是第一件好处。论曰:
刘玄德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迫事危,而言不
失道。追景升之坟,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
败。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毛本删除。习凿齿的许多观点迂腐不堪。
后宋贤诗曰:
同难甘心随百姓,顾恩挥泪动三军。
襄阳官道兴兵日,行客犹然忆使君。
毛本改为:
后人有诗赞之曰: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却说襄阳城中,因文聘、魏延厮杀,杀死千万余人。
毛本删除。
琮教与文聘同去。
毛本删除。
王威密告琮曰:“曹操得将军既降,刘备已走,心必
懈弛无备矣。愿君奋整奇兵数千骑,设于险处击之,操可
获矣。获曹,则威震天下,坐而虎视;中原虽广,可传檄
而定;非徒收一胜之功,保守今日而已。此难遇之机会,
不可失也。”
毛本改为:
王威密告琮曰:“将军既降,玄德又走,曹操必懈弛
无备。愿将军奋整奇兵,设于险处击之,操可获矣。获操
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此难遇之机,不可
失也。”
罗本中,王威的话基本上是《三国志》中的原文。王威的计策看似可行,其实不然。刘表在日,面对东吴对江夏的屠掠,荆州军竟然毫无作为。刘表新丧,刘琮年幼;曹操又远比孙权强大。此时的荆州军正如蒯越所说:“未战而胆先寒。”一支没有胜利信念和斗志的军队,是无法拉上战场的。多数荆州人认为无法抗衡曹操,则必有邀功请赏的告密者,军事行动的秘密性根本就无法保障。
操问:“荆州军马钱粮,今有多少,原是何人管领?”
毛本改为:
操问:“荆州军马钱粮,今有多少?”
操又曰:“刘表在日,希望为荆王,不遂其志已死。
今子刘琮既降于吾,吾当表奏天子,必封王位。”
毛本改为:
操又曰:“刘景升既死,其子降顺,吾当表奏天子,
使永为荆州之主。”
荀攸曰:“主公不识人耳。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
何故加封如此显官,更教都督水军乎?”
毛本改为:
荀攸曰:“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主公何遂加以如
此显爵,更教都督水军乎?”
操笑曰:“吾岂不知人乎?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
战,今权且用之;成事之后,便当杀戮。”荀攸见说愕然。
毛本改为:
操笑曰:“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
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
却说蔡瑁、张允归见刘琮,所说曹操封王之事。
毛本改为:
却说蔡瑁、张允归见刘琮,具言:“曹操许保奏将军
永镇荆襄。”
操抚慰了当,一同入城。
毛本改为:
操抚慰毕,即引随征军将,进屯襄阳城外。
蔡瑁、张允令襄阳百姓香花灯烛迎接,文武官员遂拜
阶下。操唤蒯越近前,
毛本改为:
蔡瑁、张允令襄阳百姓焚香拜接。曹操俱用好言抚谕。
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
遂加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光禄勋,傅巽为关内
侯,王粲为关内侯、丞相掾。以十五人皆为列侯。
毛本改为:
遂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
侯;
操曰:“青州近帝都,教你随朝为官,免在江陵被人
图害。”
毛本改为:
操曰:“青州近帝都,教你随朝为官,免在荆襄被人
图害。”
操唤于禁,嘱付曰:“你可引五百骑赶上刘琮,全家
杀之,以绝后患。”于禁得令,行不数程赶上,曰:“奉
丞相令,教杀汝!”
毛本改为:
操唤于禁嘱咐曰:“你可引轻骑追刘琮母子杀子,以
绝后患。”于禁得令,领众赶上,大喝曰:“我奉丞相令,
教来杀汝母子!可早纳下首级!”
可惜刘琮全家被于禁杀了便回。
毛本改为:
军士杀死刘琮及蔡夫人,于禁回报曹操,操重赏于禁。
却说曹操痛恨孔明,使人隆中寻孔明妻小,
毛本改为:
便使人往隆中搜寻孔明妻小,
言襄阳既定,刘玄德已去二十余日,荀攸进曰:
毛本改为:
襄阳既定,荀攸进言曰:
操奋然怒曰:“公不早言,孤已忘矣!”随即拘集诸
将,新旧中皆无文聘,使人寻之,方才来到。
毛本改为:
操曰:“孤岂忘之!”随命于襄阳诸将中,选一员引
军开道。诸将中却独不见文聘。操使人寻问,方才来见。
操曰:“你来何迟?”聘对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
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汉川,保全境土,生不
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遂,不得已,以至如此。
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欷歔流涕。
毛本改为:
操曰:“汝来何迟?”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
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讫,欷歔流涕。
罗本中,文聘的回答是史籍原文。“欷歔流涕”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极想压抑住自己的情感,却又无法控制。表达了文聘对刘表极深的感情,和对没有保住荆州、照顾好幼主的极度歉疚之情,说明文聘是一个“用情专一”、责任感很强的人。毛纶父子修改后的言辞,变得平淡如水,怎么听,感觉也不至于“欷歔流涕”。
操怆然曰:“仲业真忠臣也!”
毛本改为:
操曰:“真忠臣也!”
操问左右:“此时刘备约行有多少路?”知者答曰:
“闻刘备同百姓日行十数里,计程只有三百余里。”
毛本改为:
探马报说:“刘备带领百姓,日行止十数里,计程只
有三百余里。”
后大军陆续便进,违令者斩。诸将得令,都来选拣好
马铠甲。拴束已了,曹操自骑战马,带领军中能争惯战五
千人,一齐上马,自监督众将,星夜赶来。
毛本改为:
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罗本美化刘表了吧 青色水 字1838 2010-12-02 01:54:26
🙂刘表的军政大权在蒯氏兄弟,焉能说荆州无人? 5 边寒剑 字7216 2010-12-02 16:39:22
🙂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荆州诸君望风纳降呢 青色水 字275 2010-12-02 17:07:32
🙂这一回的气概文鸯兄的一些评论
🙂我个人感觉刘姓宗室之人还都是比较忠于朝廷的 边寒剑 字136 2010-12-02 17:13:50
🙂忠于朝廷,好笑 1 青色水 字2875 2010-12-02 17:22:16
🙂曹操平定袁绍有什么战力?能让刘表佩服? 边寒剑 字208 2010-12-02 19:15:59
🙂直接引书中的原话 青色水 字1452 2010-12-02 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