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管窥与窥管 -- 晨枫

共:💬95 🌺530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妈妈单位文革斗死一个人很可惜(不是军工单位)

首先你Google一下“伍钦荣”,算是当时青年科研的骨干。文革被批判成“假标兵”,后来又有人“揭发”他有香港亲戚,诬陷说他亲戚家是台湾特务的联络点,结果自杀了。后来一位老先生的回忆(你也可以Google到),“伍钦荣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灾难中不幸去世。不仅是xxxx所,也是我国xxxx界的一大损失”。

批“反动学术权威”,批老先生,贴大字报就不说了。还有年轻研究人员之间互掐。一个资本家出身的女士被人斗,因为名字叫做“x海伦”,被人“揭发”是资产阶级名字。大白天被迫站在大院,胸前挂块牌子,上书“我誓死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从今改名x小兵”。

科研停滞了很久,文革后才重新开始招研究生,开始项目。

当然不是说文革后没有问题,新问题也不少。比如文革后开始和国外学术交流,很多人出国了就不回来了。也造成了很多人员的流失。80年代初去美国作访问学者一年至少2万美刀,而国内的工资是一两百人民币,实在是个太大的诱惑。我妈妈属于为数不多回来的,因为别人走了太多,所以反而在国内有了些发展空间。而当时没有回来的很多人,因为当时年龄已经不小而且拖家带口,很多要么一辈子在实验室打工,要么去开餐馆炒股票,能做到本专业上的发展的反而不多,倒是孩子多有有出息的。

90年代陈章良回来已经要被树成典型。现在,回来多少人,回来的人是多少水平,开多少钱工资,项目经费多少,发表的论文是什么水平的,你自己去看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