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话67 :自带干粮的五毛 -- 井底望天
前面也有河友说过——
关于这点就不再多罗嗦了。仅补充几点:
关于“五毛”的起源与原始定义,您给的引用大致不错,维基百科也大致是这么说的
“网络评论员”最早大规模出现和被揭露是在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BBS上。2005年3月,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讨论版进行了整治行动。在小百合BBS拒绝按照命令进行整改,宣布关站之后,南京大学校方在原有域名上开设官方版本的南京大学BBS,指派学生会干部及部分学生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将通过发帖与跟帖,来发布对学校与政府正面的信息,抵制负面信息,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意即,“五毛党”的初始的本质特征是“领工资”,所以才有了相对的“自带干粮的五毛”这种调侃性称呼(确切的说是一种“自称”)。“五毛党”作为最初的“领工资的喉舌”当然带有被“普遍鄙视”的色彩,但是给这个本来不太光彩的称谓“洗白”的最大助力,恰恰是广大网民,因为—— 链接出处
也就是说,“五毛”早已脱离了它的本身含义,成了一种网络标签,跟是不是“为了领工资而歌功颂德”基本上没有半毛钱关系。更有甚者,这种胡乱扣帽子贴标签的行为,反而加速了不少网友对这种滥用的反感,以至于“被这帮人活活恶心成了五毛”,比如这篇的末尾——王格里乌斯基:[考证]一个流传了好几年的谎话帖
这个事情就显得很具有讽刺意味了,本来嘛,舆论阵地上的斗争,应该以理服人,争取大多数,然而被某些网民和媒体这么一搞,反倒是把他们本应该争取到的支持者给赶到“敌对”阵营里去了,而且恰恰又是这帮行为与当年红卫兵造反派无异的(除了没有动用肉刑)网络群氓,又是自封的坚定的反文革分子 链接出处
忽然联想到40年前——
那个时候的“造反派”小将们使用的语言是“横扫”、“砸烂”,如今使用的是“SB”、“草泥马”。
文革辞典:那个时候叫“四大”、“大民主”,如今……。
免煮辞典:那个时候叫“暴民政治”(Mob Politics),如今的叫“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
那个时候的“造反派”小将们使用的招数是“阴阳头”、“喷气式”,如今使用的是刷屏。
文革辞典:那个时候叫“批斗”、“改造”,如今……。
免煮辞典:那个时候叫“反人类”(Anti-human),如今的叫“言论自由”。
那个时候的“造反派”小将们斗争的对象是“黑五类”、“臭老九”,如今是“五毛”、“太子党”、“公务员”。
文革辞典:那个时候叫“阶级斗争”,如今……。
免煮辞典:那个时候叫“政治迫害”(Political Persecution),如今的叫“既得利益者”。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骂你是“言论自由”,你要是胆敢回嘴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五毛”、“走狗”、“奴才”、“太子党”、“公务员”——这个就叫做“道德制高点”。
于是乎,一些愿意以理服人反对网络大字报的网友和“被活活恶心成了五毛”的那部分网友,也搞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行为艺术,自封为“自带干粮的五毛”,典型的例子是水木社区的MilitaryJoke版。他们的潜台词就是——
这就和“领工资”的“真五毛”完全没有一点关系了。这种心态和我前面说的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八路军三个师的番号的例子如出一辙。
您说说看,这种经过时间沉淀的变化,是一种“修辞学的角度”吗?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不会,要浓重接待你的 看到了 字59 2011-03-03 20:39:58
🙂撤! 狂草舞茅 字4 2011-03-03 18:59:15
🙂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自带干粮的五毛” 2 非驴非马 字2728 2011-03-03 10:15:57
🙂现如今“自带干粮的五毛”恰恰不是“修辞学上的”含义
🙂话说到这里,俺又想起了地主 34 jungleford 字1998 2011-03-04 03:32:39
🙂说的好!五毛=爱国! 4 狂草舞茅 字0 2011-03-04 16:50:47
🙂收费的五毛其实也爱国 2 非驴非马 字27 2011-03-04 18:57:21
🙂撤! 2 狂草舞茅 字0 2011-03-03 19: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