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夏令营中的较量》 -- 白色潜水艇
我也是理工科,我用理工科的方式来回答你:
1,刨去这个故事,对我文中的观点没有实质影响,因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影响观点表达
2,这个无法统计,即使有人做这样的调查,有多少人愿意直面内心深处的隐痛,又有多少人能确认自己目标的完成度?成才的标准是什么?
既然你提到读者体,我想深入探讨一下。读者体为什么有市场?我想原因是因为人总有懦弱的一面。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孩子,渴望别人的理解,渴望抚慰。读者体就是将这种需求放大了,并刻意营造了这么一种氛围,让人的情绪可以尽情发泄。就像你读了这个故事,也承认有心动的感觉,这就是“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也曾跟一位心理咨询专家探讨过(这个是真的,第一手资料):为什么历史上有很多成功者,功成名就后多年,仍对当年的某一件小事,或是很久远的伤痛难以释怀?(这也有很多例证,不用我列举了)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创伤)没有得到修复。我想说的是,这种创伤,很多时候来源于至亲的人。就像这位严父,设身处地想一想,当一个孩童使劲浑身解数,只是为了博取父亲的一声赞扬的时候,他心中无疑竖起了这样的信念:“只有我做的好,爸爸才会爱我。”而当他费劲心机也难以获得这种肯定时,他心中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我是不值得爱的。”这样的人,往往将来会成为工作狂,会不顾一切得到别人的肯定,让自己疲惫不堪。这种孩童式的固执,在成为前进动力的同时,往往让人忽略了它背后的辛酸。
当然,理工科也许难以理解这种思路。心理学的所有名堂,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理由:“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这是心理学于其他科学的根本不同。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推荐你去看一本书:《现在全明白了》。从中你可以找到与上文类似的故事。另外说一句,理工科积极乐观的实证精神是我一直欣赏并汲取的重要心灵动力之一,谢谢你的较真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其实都是“别人家孩子”这种心理作怪 frnkl 字0 2011-03-26 09:44:43
🙂抢盐的和相信孙教授的 8 gold 字557 2011-03-26 08:22:00
🙂说实话,经常看到这种貌似读者体的文章 6 cheer 字426 2011-03-25 21:44:09
🙂呵呵,这我无法回答你
🙂我是这么看的。 1 cheer 字537 2011-03-27 08:41:20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一先遣队" 都 比不过 《日本孩子》 7 阳明 字685 2011-03-24 17:56:14
🙂20公斤... 1 胡亦庄 字33 2011-03-24 06:14:55
🙂说个事情对比一下~ 20 板砖黄 字1650 2011-03-24 00: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