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寒热厥 -- 弦音醉舸

共:💬4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寒热厥

“寒热厥”是指“寒厥”和“热厥”,即便将其分解为此,普通人估计还是搞不清这指什么症状,别说现代普通人搞不清楚,事实上《黄帝内经》时代的“寒热厥”的概念,在金元以后很少被人真正理解过。其中的差别说来复杂,但其实也简单。其实《黄帝内经》时代的“寒热厥”,倒更容易让人理解,在江南吴语区,老百姓常用“冷(lang)厥厥”这句话来描述手足冰冷的状态,这就是《内经》时代的“寒厥”,那么热厥就是“手足如火般温暖”,这种人生活中应该也常遇得到,我们对这种人的第一印象常常是:嗯,这个人身体好,手那么热。但事实上,可能他也正处于疾病的困苦之中。

《内经》中为了描述“寒热厥”这两种现象背后的气机运转模式(病机),特举了两个例子,当然,这两个例子绝不是“寒热厥”症状的惟一原因,而是引起“寒厥”与“热厥”的原因之一(因为其更接近生活化)。

对于“寒厥”,《太素.寒热厥》“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衰,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未能复,精气溢下,邪气且从之而上,气居于中,阳气衰,不能渗其经络,故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这段话说来也简单:秋冬季人体体表气衰,体内气盛,本应当乘这个时候“养藏”(冬季主藏嘛),但是有些人拼着身体壮实,在这个季节大搞性生活(身体不好的人估计会悠着点),以至于过度伤身(以秋冬夺于所用),造成身体的气机状态如下:下焦之气不足,就往中焦抢夺营养(不还是得继续“干活”嘛,所以得优先提供这个部分的营养不是!),以至水谷精微之气都往下跑了(“精气溢下”要这么解释才对),那本来应该补充“营卫之气”的营养被抢跑了,那就只能饿着“营卫之气”了,不仅如此,性生活过度造成的“虚邪之气”(肾虚)反而上逆停留于中焦,造成水谷营养的吸收障碍,于是营卫之气供养更不足,那么体表之气自然衰减,而“阳气”不足了(阳气是指体表之气,见弦音醉舸: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体表之气不足,那么手足为体表之末梢,其皮肤寒冷便是情由可源!

对于“热厥”,《太素.寒热厥》:“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合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此人必数醉若饱已入房,气聚于脾中未得散,酒气与谷气相博,热于中,故热遍于身,故内热溺赤。夫酒气盛而彪悍,肾气有衰,阳气独盛,故手足为之热。”这段话有点颠倒,将“此人必数醉若饱已入房”一语调到开头便好理解了,岐伯曰:“此人必数醉若饱已入房。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合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气聚于脾中未得散,酒气与谷气相博,热于中,故热遍于身,故内热溺赤。夫酒气盛而彪悍,肾气有衰,阳气独盛,故手足为之热。”全文翻译一下:岐伯说,这个人啊必然经常吃饱喝醉了的时候搞性生活(入房)。要知道酒喝进胃后,(因酒为水谷之精,味甘辛,其性热,其气悍,无所不至),它很快就带着水谷津液跑到体表孙络去了,体表津液充足了,本该供养经脉的营气却不足了,所以出现了‘络脉满,经脉虚’的状态;另外,脾的作用是为胃行水谷津液的,现在‘络脉满,经脉虚’,体表阳气足,体内阴气不够(被酒带跑到体表了,“脱水”,醉酒更是造成五脏的脱水状态啦)这个状态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体表之气侵犯到体内(阴气虚则阳气入),这个气机的逆乱造成的后果是胃不工作了(失去了动力,它本应提供水谷精微给体表,现在体表满了,反而逆行入体内了,那胃提供的水谷精微出路被闭塞了,胃就失去了继续工作的动力),胃不工作,那也就不提供身体其它部分营养了(水谷精微除了提供营卫之气,尚要提供给五脏),那也就意谓着本应提供到四肢的营养渠道也阻滞了(即胃这个系统瘫痪了),于是从口摄入的酒和水谷之气(原料)都停留在胃中,脾也无法实现其升清的功能了,于是体内堆积的原料(酒和水谷)开始发酵,发酵则产热,这系统瘫痪、原料积聚产生的热则由里往外扩散,以至扩散到全身,所以就出现内热(上火)症状并小便变黄了。这个时候一来在这个状态下的性生活造成肾精的亏虚无法得到水谷精微的补充,二来这肾亏的状态也进一步加重了体表气机的郁积(卫气从足少阴入腹,肾虚则此路不畅),体表气机郁积加上内热外扩,手足发热也就不奇怪了。(这么详细解说下来,怎么感觉是在解说日本地震后的核事故啊,哈哈)。

这么一解释,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前面要强调“这两个例子绝不是“寒热厥”症状的惟一原因”吧,不然,路上遇到一朋友,一握手,哇塞,那么凉,问候语不小心变成:你肾虚啊”,那可不好了!当然也有可能发生的是,你手特凉,握着别人热乎乎的手,说不准脑子一搭牢:奶奶的,你才肾虚呢,就更不和谐了。哈哈。身体很多系统的“故障”,都有可能引起这两个症状的,万不可“执一”!《内经》举这两个例子,其实就描述了两个状态:体表气盛则手足暖热(当然,同时有可能体内气亏虚,那就是病态的手足心热了);体表气衰则手足寒冷(体内可能同步气衰,也可能体内气盛,但出体表的途径出了故障)。说到这里,普通老百姓应该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但是由于《内经》理论体系的“阴阳”概念的内涵失传,易学系统的阴阳概念乘机进入医学体系,造成了后世对“寒热厥”这一概念的理解,变得复杂起来。此中分歧,在“寒厥症”无法体现,但“热厥”就不是那一回事了。

对于热厥,在《卫生宝鉴·厥逆》:“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很显然,在这里,是将体表气衰但同时体内气盛这个病理状态称为了“热厥”,而不是体表气盛所致手足热这个病机。其原因正是《内经》医家阴阳概念的失传,故而这里堂而皇之的说起“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这不正是易经系统“阴极而阳,阳极而阴”的概念么!这个概念一直误传到了现代:“热厥,病证名。一名阳厥。由于热邪亢盛所致手足厥冷,甚至昏迷的一种病证”!

或许大家要说了,这么理解也没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以《内经》为准?!这一点小差别,其实问题大了去了,整个影响几乎所有宋以前的医籍的理解啊。就举《伤寒论》来说,在厥阴病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有了上面阐释的基础,你会发现张仲景这句话说得实在很经典“表气与里气交通的渠道断了,就出现了厥症”,这可是总结了热厥寒厥两套病理过程的经典语录啊。再如:“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也是很经典的描述了“里又热”造成的表气与里气不相交接的病理状态,白虎汤清里热就可以解决,多么简单而富有操作性的指导!至于“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这无非就是在描述体表气机不足(脉以诊体表之气,尺肤以诊五脏),用当归四逆汤就可以解决,简单吧。后世的学者,就是被这该死的易学阴阳系统对医学的渗透搞混了头脑,硬生生把简单易懂,富有操作指导意义的一部《伤寒论》,扭曲成了几千部书都解释不通的“经典”!

通宝推:金门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