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园外看花说印刷 -- 河蚌

共:💬114 🌺109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园外看花说印刷

发现穿越小说里,总喜欢让主角去琢磨什么活字印刷术,并认为这是现代技术,而将雕版印刷视为应该淘汰的古旧技术。不过,我倒觉得,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是咱们老去宣扬四大发明,却忽视宣传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其实仔细研究一下现代的印刷业就会发现,如果不是电脑印刷术打断了进程,现代印刷业正在完成由活字印刷到雕版印刷的转变。

实际上,活字印刷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捷,而它没有在中国流行起来,最大的原因并不是古人不聪明,不懂得用新技术(或者说不懂得技术改进),而确实是因为,对于汉字来说,活字印刷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也并不能节省太多的人力。

我们知道,中文实际上是现存世上唯一(??这个不确定)的音形文字,而其它的以拉丁文为代表的,则是表音文字。汉字的最小单元是字,有几万个,常用的也有三千个,而西文(或者说是表音文字),其最小单元是字母,一般都只有几十个。活字印刷,就是要把这个最小单元做成活字模,以便排版的时候组合起来。对于表音文字,几十个字母,然后不同字号加一起,也就是几百种活字。而汉字,则是三千个以上,不同字号合起来(就是WORD里面所谓五号、四号字),就需要几万种活字。也就因为这个,汉字活字远比西文活字要复杂的多。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最大的不同,就是活字印刷是由活字一个个拼成印版(这个过程称为排版),而雕版则是在一个空白印版上将内容刻上去。相对于雕版只需要刻刀在印版上刻,活字的工序要分得细得多。在印刷前,活字印刷包括铸字、拣字、排版三道工序,而印刷后的工序,对于雕版来说是没有的,活字印刷还要有拆版、洗字、回架三道工序。

铸字咱就不说了,因为一般的印刷厂是不干这个的(铸字机太贵了,买不起),这个由专门的铸字厂来完成。从拣字开始,实际上汉字活字印刷已经很麻烦了。对于西文字母,拣字过程是十分简单的,一个字架盘足以放下所有的字母。如果你去印刷厂实地考察(这个现在大概需要穿越才行),印刷厂里的很多字架中,就有一个专门的字架放置各种字母及数字,而其它的多的多的字架,则是按照先字号后是笔画或者拼音放置着各类汉字。字架有点象中药格(当然要小的多),每个格里放上10几20个活字模,这个是任何的印刷厂都必须有的。我们常说,如果你想让一家印刷厂关门,不需要干别的,把字架推倒就行了(比推倒图书馆的书架恐怖多了)。

拣字,也就是在字架上找字,在印刷厂是一个技术活,特别是对于老一代识字不多的工人更是如此。而排版,则是更加的技术活,实际上,排版工人在印刷厂里是最高的工种,胜过上机印刷。而这两个环节加一起,其实和熟练雕版工人雕版相比,工作量相差并不大。当然,雕版可能出现错划一下整版作废的可能,而活字排版,最多是拆掉一部分重排。但实际上,排版是很复杂的,越大的版面排起来越困难,除了活字和铅皮线(大家经常用的裁纸刀的设计其实就是由这个发展来的),还需要用各种类型的铅条去填充,好排版和差排版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印刷都是以500张或1000张为底开始报价的,因为有排版钱)。

当然,还有一个与大家的印象正好相反的,对古代雕版和活字印刷的研究曾经做出一个比较异类的结论,那就是,在中国古代,活字印刷对于工人的要求要远高于雕版印刷。因为刻版工人其实并不需要识字(半文盲即可),他只要对照了稿子,当作图刻就行了,而活字排版工,则必须是识字的,否则两个相似的字很容易给弄混了。对于古代那种识字率,达到这样识字水平的人,一般来说,应该可以去考秀才了(至少也是干眷抄,就是排版的前一道工序),而不可能去和活字打交道(排版十分的费眼睛)。

当然,对于这些问题,西文的活字印刷是不存在的,所以活字印刷只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而活字印刷的最大好处还是体现在工业化时代,主要是两点。第一是标准化,也就是说,活字模是统一生产,所以用字模排出的多个版面,是整齐划一的,现代商业社会,印刷最多的是商业单据(比如发票),由于一张票据很小,所以都是需要同时排6到8个版,然后拼到一起,如果是雕版的话,就很难做到这些版都是一样的。第二个是耐用性,做好的雕版,在印刷过多次之后,就会磨损,这样版就全废了,只能重新做,而相对于木质雕版,金属活字的耐用性要高的多,基本可以做到多次重用。

综合上面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如果是汉字印书的话,雕版实际上和活字有相同的效率,但是印制简单的商业票据什么的,活字的效率要大大高于雕版。对于中国古代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不能流行,当然有陶活字和木活字损耗大,而金属活字限于当时的技术难以铸造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实际上还是活字印刷远没有达到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效。

而活字印刷其实还有更麻烦的。我们知道活字印刷所宣称的一大优点就是活字的再用。但活字的回架,远比前面的工作还要更复杂。当印刷任务完成后,要先完成拆版,这个拆版不是乱拆一气,而是要把不同的字型字号分别摆放,然后就是要清洗油墨,清洗用的是汽油,需要拿刷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刷,最后再把字擦干,放回字架中。回架的工作远比印刷前的那些工序更费时费力,因此对于大型印刷厂,还不如干脆就买一个铸字机,用过的旧字根本不回收,而是直接熔了重新造新字。也因为此,近代印刷术才被称为“铅与火”的时代。

但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干了,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既然我们能铸新字,干吗不直接拿稿做新印版,这样岂不是更方便,当然,如果真这么做,这就不是活字印刷,而是雕版印刷了。不过,技术条件是很重要的,铅活字的铸造,要高温,其实质就类似于打铁,一个活字尚且如此,何况是一整版,更为关键的是,字模模具是铸字机里预先定好的,铸字机可没有预置文章的功能。

但科技的进步还是会把这些技术难点一一攻克。如果仔细想一下,雕版为什么用木制版,不就是因为它易刻吗?但为啥我们就不能找一种高温下很软而常温下很硬的东西呢(或者是没接触空气很软,接触后就变硬),实际上这样的东西很多的,比如木工胶或者树脂。而文稿,我们干吗非要用人去照着刻,用复印技术不也可以实现吗?实际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印刷的发展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发展着。

在现代信息技术之前,雕版印刷就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大型印刷中广泛使用。先设计出文稿,然后以文稿为底稿(类似复印)用机器制版。旧雕版技术是木雕版刻上去的,而新雕版技术,则是用树脂生成。这一方法,就意味着可以以原件为基础直接制版,印版随意生成,随意销毁,一切都是机器来做,比之活字印刷要方便很多。

当然,这种制版机,在当时仍然是很贵的,但到九十年代,已经开始向小印刷厂普及了。当年,我父母还在“铅与油”(没有铸字机,只有拿油洗字)中煎熬时,有些年轻人已经买这种制版机,开始做轻印刷了(指以100张为底价报价)。如果不是电脑让时代发生了变化,这一技术是肯定会大行其道的。其实我们想想,电脑改变生活和技术发展方向,又何止于此,缩微胶卷不也是这样逐渐淡出的嘛。

而且,即使是活字印刷流行时,它仍然有不可解决的难题,比如图像印刷,还有就是彩色印刷,一直都是问题所在。普通印刷厂只能做多色印刷,采用套印,多次上机印刷,这个,要求每张纸上机时,位置必须十分精准,父母最多印过四色,再多,工序就有些太复杂了。而如果印的内容里有图像,那就只有先到大印刷厂去刻版,然后再当作一个件套在排的版里面,当然,后来树脂版流行了,也就不用到大厂,直接拿着图样去刻印就行了。

而真彩印刷,不论是活字,还是雕版,都是很困难的。象过去那种画报里的彩页,用简单的印刷机根本无法做,要经过很多道的工序来实现(汗,写到这儿,发现那时的彩色印刷,这个还真不清楚,估计和彩色照版的洗相技术差不多)。如果大家拿到七十年代的报纸,再对比现代的报纸,就知道图像的差距有多大(当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应该是个飞跃阶段,亲眼看着报纸上的点阵图像变成如黑白照片一样)。当时没有任何一家报纸可以奢侈到在新闻纸上印彩色图形,最多是套红,而现代报纸,彩色版面成为主流,就是因为已经脱离了实体版印刷这个关键环节。

现代印刷术,已经超越于雕版和活字,是在电脑上设计,生成电子文档,然后直接将电子文档上到印刷机上,这里面,没有铅、没有火、没有油,只有机器以及光电,因此称为“光与电”的时代。直到这时,印刷术才完美地解决了印刷中所有的问题。

元宝推荐:橡树村, 通宝推:霹雳焦蛙,mezhan,老老狐狸,桥上,陆合,五峰,逐水而行,njyd,苍野,我来也,木秀于林,何求,上古神兵,常识主义者,液化,duanjian,沐右,大龙猫,静思轩主人,蚂蚁不爱搬家,神仙驴,Chaoshk,抱朴仙人,回旋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