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吾晒书 -- holmers
最近几年一直在读资治通鉴。
最初并没有书。因为对历史一直有浓厚兴趣,在网上下载了pdf的文件来看。一共曾经有过两个版本。
一个是真正的pdf文本,以朝代划分,每朝一个文件,可以全文搜索,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或事迹。不过这是简体,总担心校对的人粗心大意,害自己看了半天,一堆别字。而且无解注,殊为不足。
另一个是中华书局的影印版,胡三省注。繁体,右起,竖排。读起来比较放心。可惜因为是影印,不能检索。
这样看了一段时间,深感软件永远代替不了书本,少了握在手里那份厚重踏实。 于是嘱托我父亲在国内帮我买,探亲的时候带来。当时很期待,等拿到了大失所望。父亲人老了,又担心路途遥远,买的是一套盗版。
外观还可以,读起来特别费力。几百万言,压在四本书里,密度可象而知。更要命的是错字错页比比皆是。 读起来苦不堪言。
后来托姐姐在当当网上买了中华书局的整套资治通鉴。整整二十本,印的很漂亮,尽管纸质差了一些。
很欣赏封面的设计,同时每页的密度非常理想。每晚翻上几页,颇为自得。
在通鉴里,看前人论才与德,看京兆尹与画眉之乐,看李密能敬君子,世充会杀故人。看慕容翰伤心经行,谢安闭目治国。杨广如何在万几宸机面前猝然崩溃,世民又怎样视天下为不足定。
历史很精彩,唯一受限的,还是我的古文功底。越看越欠缺,从我前面的描述,您也已经看出,我看不清真的历史,能记住的全是热闹。 只不过是古人的热闹。
因为通鉴,有时不免上网查询,又看见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船山先生一生绵薄,据说好多的文章,都是写在借来的账簿上。他仔细的读了通鉴,认真的写了笔记,留给后人。 在某次回国的飞机上,我读了一路自己打印出来的读通鉴论,下飞机的时候感觉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读起来,就是不一样。 回程的时候,手里已多了这三本书。
顺便还买了他的《宋论》,看他评论两宋的皇帝。
这个跟通鉴一样,和《续资治通鉴》一起看。可惜没有书,下次回国买了再晒!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