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碎片化和少数否决--西式政治体制束缚发展中国家前进的陷阱 -- 黑岛人

共:💬62 🌺751 🌵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李市镇水利调查》全文,都说明中国水利是体制问题!

lz的总结的核心观点与原文是南辕北辙,lz一开始总结如下

《李市镇水利调查》的核心观点是:近年旱涝等灾害频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农田水利设施的损毁极为严重,导致抗灾能力的下降,而农田水利设施的损毁,是制度、组织、社会困境致使农村的凝聚力丧失殆尽,从而使得“理性人”都会选择破坏或不支持公益,哪怕他们很清楚这其实也是在更大的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反映出的最深层的问题是现代国家如何治理现代农民。其实越是个人极端理性,私权极端发达的农村,就越需要国家。否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囚徒困境。

lz的观点完全是错误,人家已经明确说了是制度、组织和社会困境导致农民人心涣散,显然是要解决制度、组织和社会问题,lz的总结是颠倒了因果关系,明明是体制问题导致了人心涣散,不解决体制却去治理现代农民?这符合理工思维吗?

从全文我们不难看出,

1、缺乏监督的基层政权没有治理水利的动力。

现在农田水利没人管了!”由此,当前农田水利中比较少地看到能有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强有力的作用,涉农的水利部门也是“有钱就办事,没钱不办事,管它旱死还是淹死,没钱关我鸟事!”

全镇水利中,除重要的渠道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硬件便是各类大小排涝泵站。李市镇共有大小排涝泵站17座,其中有5座泵站属于李市镇所有,而其他12座则属于各行政村所有。所有泵站均存在老化严重的问题。

水利是一个专业化很强的工作,不是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从小溪里挖个沟通到田地就是水利了。

中国前30年的集体水利正是由还有信仰的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实施的,然而到了现在,公共权力机关第一要务是捞钱,也就缺乏动力。

事实上,城市也是如此,政府对地铁等等设施热情极高,而对城市排污热情不高,原因就是前面那些建设可以快速来钱。

事实证明,依靠官员理性来自觉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已经失败,必须建立监督机制。

2、原文指出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没钱,没钱的事实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取消农业税是错误的。

取消农业税前,因乡镇财政较为充裕,同样有能力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且也有能力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在排涝灌溉上,取消农业税前,李市镇由镇政府牵头组织,实行统排统灌、统一调度的办法,其着力点主要在如何统筹上

全镇每年能收上来的约13万元,基本水费中每年还需要上缴约7万元,供县级政府统筹使用,县级政府会返还5万元,同时还拨付3万元。乡镇统收取这两笔费用后,再统一拨付给当时的水管站,支付水管站的工资、办公以及水利设施维护和维修等费用。

事实上,农业税到底有多少钱呢,

四百亿的农业税虽然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百分之二点几

这说明什么,并不是没有钱,而是整个体制连400亿都不愿投入(而农业税400亿以前也不是都投入到水利中),所以这个关键问题并不是恢复农业税的问题,而是体制少浪费一点,就足以满足水利建设。归根接地,就是缺少监督,体制另可买车去,而不顾及国家长远利益。

3、原文中提到的多数农民个人问题,解决的关键其实就是体制问题

比如

随着雨水的浸泡,棉花很快便受不了了,这20多户农户中,其棉田面积比较小的10多户仍然无动于衷,因为,他们知道其中几户面积比较大的到最后势必不会袖手旁观的(其实,这种估计未必会完全准确

事实上,这些在博弈论中早有论述,不就是智猪博弈问题吗?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博弈论已经明确指出了,小猪的等待行为恰恰是理性的结果,是符合理性的。解决这个有多种方案,就是没有宣扬教育小猪提高认识的。

解决农民个人行为明显要依靠解决体制问题,而不是依靠教育农民。这是现代理工思维早就总结出来的。

4、农民如何建立组织也是体制问题。

农民如何建立组织?自发组织?是不是为了维护总体利益,大家都可以自发建立组织了?这个组织是选举还是不选举?事实上,最近很多地方工人为讨薪建立了一些组织,那么你是认为他们组织是理性还是不理性?

事实,农民要搞合作还是搞家庭承包,是承包30年不变还是10年就拆迁,都不是农民能决定的。这个关键还是体制。

你不能30年前把人家都解散了家庭承包好,现在又指责人家不理性不集体修水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