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时事】傅副外长的访谈 -- 红绿

共:💬152 🌺1432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德国现在,不如说是矮化加异化

想来想去还是回在蔡总这里。

红茶发的有关德国的媒体偏见的帖子,应该是倾向于把它解释为傲慢。但我觉得德国舆论的这种表现,结合他们战后一直以来,尤其是08年后政治经济层面的处理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自我矮化后的异化。

整个近现代历史上,德意志民族长期也是欧洲大国政治的受害者。文化与国民性上德国和俄国其实很类似,都夹着自大与自卑的矛盾体,总是无法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做到平顺和缓过渡,总出现周期性自爆。德国现在的这套价值观,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从西欧引入的舶来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可以看到,作为最先启蒙的英法美自身,倒是在人权、自由这些问题上处置的很灵活。主要是用来作为对外交涉的筹码,不会像德国这样上纲上线的作为纯意识形态问题来看待。

我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柔性角度解释,这是德国在他们自身的大国崛起过程中连续两次遭受的重大失败,使得其国民精神受到毁灭性打击,外加德国本身地理与民族的特点、人口规模,让他们虽然在获得霸权上有诸多不便,却可以在放弃了对霸权的渴望后也能过上较好的生活,所以全民性格从普法战争~二战之间的自高自大的沙文主义,走向了另一个自我矮化的极端。表现出来的就是把国家主义作为政治禁区闭口不谈,把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的威胁上升到和外部敌人同等来对待。这样的好处就不多说了,在别人的伞翼下成长自然会有不少便利。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德意志民族还是存在的,血统认同除了客观上无法改变的,本身就已经被当作民族主义进行防范了,而德国自身也缺乏统一的宗教文化来作为维系人心和自豪感寄托的纽带,因此只能在人权自由、环保减碳这样问题上的“小题大作”来补偿他们在民族自信上的缺失。用句糙话说,这其实就是皇帝尿尿不扶卵,皇帝不急急太监。生活中相关的例子有很多,人在某方面被过度压抑了,就要在其他地方用过度释放来缓解。自诩风流的人,往往是不举。

从刚性一点、硬一点、阴谋论一点的角度来说,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在金融危机中实力没遭受大损失的德国,想接过美英法的人权大旗为其所用,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形态核心的传承和接力都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赤裸裸的政治军事问题。如果不能在政治军事上(也就是肉体上)消灭意识形态发源国,那么不论其他后来者多么优秀也无法取代其核心位置。就如现在去写京味幽默,再怎么的好人家也就说你很像老舍。讽刺杂文再熟,顶天也就捧你句当代鲁迅。古希腊通过征服特洛伊、击败波斯掌握了地中海文明的核心意识形态;古罗马正是在完成对希腊-马其顿的控制后开始了其全面军事-文化扩张的道路;日本是在南宋灭亡、忽必烈侵日失败后,开始以东亚文明的传承者自居。拜占庭不失陷,莫斯科公国也无法成长为沙俄帝国。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识形态不光 嘴说,更要靠手打。以德、日这样情况,不管唱的调门再高,都改变不了他们在意识形态上甘居人下的从属地位与自我矮化心理,更无法扭转他们自身崛起已经彻底失败的事实,历史的机会之窗已经对他们关闭了。

西汉陆贾对刘邦说的已经很明白了。逆取顺守,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术。创业开局,必然是要对旧秩序进行破坏,注定是要更多以硬实力作为后盾展开的。所以蔡总老是说毛好大喜功爱折腾,实在是有些偏见。该折腾的时候不折腾,过后也就没得好折腾了。这又要牵扯到对广场事件和民运的看法,当年那几个学运领袖之所以日渐式微和边缘化,说到底还是在不正不逆,进退失据。既然双方已经撕破脸,那么这帮人就该打起义旗,做个光明正大的造反者,像TG当年那样招募死士,前赴后继,待机候时,逆取天下。而不是光靠嘴皮子说“天命在我”、“普世必现”,天天等着TG遭天雷辟,好让他们幸灾乐祸一下。当年人评委员长是“独裁无胆,民主无量”。民运学潮这批人又何尝不是“造反无胆,归顺无量”呢。最终变成一帮既无杀伤力又没建设性的边缘游民,实在是咎由自取。

通宝推:明心灵竹,河中石兽,发了胖的罗密欧,方恨少,红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