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人人都是“教育家” -- xu514

共:💬26 🌺1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循循善诱

在展开这个话题前,先要回答几个问题。

有人说:你说薪火相传,因材施教要把自己锻炼成专家,要有好的资源,这不是在鼓吹“教育的阶级论”吗?

教育是个现实的问题,带有很强的阶级属性,这个问题是谁都不能回避的现实。教育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父母的客观条件,对于教育的确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把教育归结为阶级属性是不正确的。

详细来说父母的认知水平对于孩子的教育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个事实。不一定父母要成为真的专家,或是什么杰出人物,只要父母对于教育有相当的认知,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采用正确的对策,也能达到效果,对于基本教育目标是没有什么差别,不同之处是,实现更高层的教育目标的可能性要降低一些。

父母博学,思想深邃,对于教孩子可能参与度大一些。父母只是普通人,参与度可能小一些。这个问题要辩证的来看,简单来说,教育效果和教育投入不一定成正比,有一个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普遍的规律,而不是特例。特例当然也是有不少的。

第二个问题是:“共同成长”和“教学相长”什么关系?

教学相长,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步,老师还是老师,学生还是学生;现在时代进步,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家长如果把自己定位在老师的位置上,有时候会相当尴尬。这种教条式定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互为师生,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比如,学校里教英文,没几年,孩子的单词量就超过父母了。父母该如果面对这样的问题呢?一味回避么。

把这个思想推广到整个教育过程,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是同学关系,而非传统的老师学生关系。类似于“做孩子的朋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