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大转型背景下农村农业和经济的一些看法 -- 黑传说
最近一段时间在广东农村老家,说说下我所看到想到的吧,这里仅指我老家(粤东地区)的农村农业,权当抛砖引玉吧,希望大家把回老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一起拿出来交流。
一、农村最大的问题是:小农经济,典型表现就是单打独斗,缺乏合作,形不成规模,只把市场的眼光集中在附近地区。
就一般发展所欠缺的资金、技术、人才来看,农村资金反而看起来不缺,技术、人才和思维方面的欠缺是最主要的。
比如我老家后面山脚下一堆的小作坊,旺盛的个体户,就是规模化方面太过弱小。
二、农村30岁以上的人首创精神非常足、动手能力强,大部分是工农商全能的人物,但大部分只是为了适应自己所需,不是针对更广阔的市场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开发;眼光也过于集中在传统行业,比如建筑、普通的电子设备,没有意识到和新兴产业结合;也更没意识到对外寻找市场,没有规模化产品;同时由于小农经济思维,无法形成合力,以致很多能影响时代的创新,都仅限于自己一两个人手工制造,手工使用。
比如:做家具的+做电器维修的+搞软件的,一结合,就是一个新产品,外加一个运营,一个营销,一个销售,就是一个新产业。这三者都可以在农村地区找到合适的人才,但就缺乏运营、营销、销售的人才!!!!难怪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给农村培养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因为农村地区将军很多,但元帅太少!!!
严重缺乏战略型和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都集中在城市里了,不像无锡等地,战略性人才能够在乡镇里找到很多!
三、农村精英太过实在,以致缺乏对市场的长远眼光。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理论、推论都是无效的,一个成功的先例示范才是最有效的,但问题是示范的往往是特定情景下才有可能成功,并不具备广泛可复制性,只有逻辑、推论具备可复制性,也因此导致其实在的同时眼光显得短浅。
四、正因为缺乏长远眼光,因此农村新一代的教育很成问题:
对于实打实的农村兄弟们来说,当看到一大堆大学生失业、工作不好找、待遇不高的时候,不会去想到未来十几年经济转型极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也就不会为未来教育去投资。
新一代已经不再从事农业,因此,导致人才的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同时工农商通才减少,农村最需要的人才更加凋零。
同时,在所谓“素质教育”之下,下一代不仅就学动力不足,而且综合素质反而远不如上一代,掌握的都是一些玩乐的方法,而不是生产技术。
五、农村人才本来就因为外部环境导致流向城市,导致人才总量上存在极限,同时未开发、乱开发人才问题突出。大量的人不断地掌握着传统行业的技能,对倒买倒卖的技能掌握也非常纯熟,唯独对促进社会物质财富更加丰富富裕的生产技能极度欠缺,只掌握分蛋糕的技术不掌握做蛋糕方法的结果,最终导致在低层次市场竞争上无比激烈,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六、农村大量的空巢家庭,使得办养老院的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是在一些居民富裕的乡村,办“家族养老院”,用于特定家族的老人养老,会很有市场前景。
七、对农产品的二次加工,仍然非常欠缺。老家所在地区很好玩,几乎没个县城都有自己的特色饮食习惯,而且还迥然不同,别具特色,比如所在的老家县城,早晨有番薯粥,豆浆,红烧鱼(具体什么鱼已经忘了名字,就姑且叫鱼吧,里面应该包括比目鱼、鲫鱼、田螺、石螺等),油炸鱼,中午有蚝粿条等,晚上有海鲜河鲜……
沙县的小吃已经是全国有名了,省去不说。
厦门,有所谓的妙香扁食,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炒米线之类的。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是规模化的一个产业,由一个公司集中生产,并配送到全市的加盟店。可当快餐,比如炒米粉……加热即可,味道和正常炒的一样,保鲜期7天……
八、对农业产品二次加工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导致很多农业二次加工技术只存在家庭个体户中,缺乏规模化,甚至由于农村人口老化而导致缺乏传承。比如白萝卜,老家就有萝卜干产业链,但囿于产地的产量限制和市场拓展能力限制,一直在摆脱小作坊的幽灵中。而远在安徽的界首,竟然搞到副市长需要自己上街卖萝卜——可能其缺乏萝卜深加工产业,也可能是物流成本的过高,使得深加工产业没有连接上原材料产地,如果两者能够结合呢?
再比如,这几天,我第一次知道知道白萝卜是可以整根煮,加糖,变成类似玉米棒那样的零食——好像是莆田特有的吃法。如果把这种萝卜的作用也开发出来呢?
再比如,萝卜拔丝包?萝卜拔丝粿……
相信其他地方还有更多的吃法和利用法,一切皆有可能……
还有其他的农产品,也是副产品门类众多,但目前普遍缺乏规模化和大市场化,要是全国进行一次普查,然后把技术信息相互交流,在一些原料产地丰富地区,把副产品开发进行极限开发,会有一个农副产品极大丰富、生活品质极大提高的效果。
可见,缺乏足够的战略型人才、技术人才、市场开拓人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本来可以无限繁荣的产业,变成没落甚至消失的产业……
九、古代中国对纸扇工业深入开发程度,堪称典范!!!:融实用性、艺术性、普及性于一体!!! 现代已经很少找到类似的工业体系了。
十、关于农村公用事业:
我老家那村的用电,分别经历了:集体——》私人承包——》国家
用水,经历了:挖井/泉水——》集体——》私人承包
因为经历比较全,一批七八十岁的都可以请清楚楚地下结论:情况最坏的时候是私人承包的时候。
下面基本按原话转述:
1、用电方面:她们说“国家的最公道”,一度九毛/七毛(7毛还是九毛,记不太清了),每个月用多少就缴多少,不用就不用缴,初装不用掏钱,中途不用断电,也不用花钱,重装也不用花钱,这么多年也不涨价。
2、用水方面:看那水,是给人承包了,每个月不管用不用,都要缴10块钱,初装要300,以后不用了,这300也退不回来,再重新装的时候,还要再交300,而且,物价涨了,水价也涨了,水越来越用不起。而且,水质也不让人放心,以至于现在还大批人保留着到泉眼取水的习惯,用自来水都需要配备净水器(泉水反倒不用这个)。
3、家用烹饪方面:用电比用气便宜……
煤气小小一罐(大概一瓶葡萄酒高度,周长半个脸盆那样),可以烧几十顿饭吧(肯定用不到一个月),大概50块钱???(这两个数字我都不确定,也是因为我太久没用过这方面的东西,记忆模糊的)
电磁炉速度快,高压锅平底锅都可以用,而且电便宜,一个月的电费肯定比用煤气便宜很多。
总而言之,学院派们争论的什么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国有化私有化的问题,都是只能忽悠不谙世事的学生和自己,对普通人来说,连八十岁农村老头老太都忽悠不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关于大转型背景下农村农业和经济的一些看法
🙂再补充我对农业和底层生活水平的看法 13 黑传说 字1427 2012-04-16 05:23:18
🙂没组织性是根本,组织起来是方法,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 庄冬 字0 2012-04-11 22:51:54
🙂这几种方法可是政治不正确的,呵呵 黑传说 字130 2012-04-12 02:15:51
🙂换个名字对西方人可能管用,对老中未必 庄冬 字2028 2012-04-12 12:56:21
🙂所以屁民要自保啊 黑传说 字68 2012-04-12 13:03:12
🙂是!那几乎是自然而然的 庄冬 字0 2012-04-13 12:22:02
🙂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大势至 字0 2012-04-09 21: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