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一些小讨论 -- 本嘉明

共:💬1093 🌺9191 🌵3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时候数字说话更简洁

比如忙总就用数字证明过文革中个人生活的窘迫,也有人用数字证明文革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从电力消费的角度,文革以及建国三十年增长实际要快过改开三十年。甚至从米价上涨幅度和工资上涨幅度对比来看,人均收入是否增加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怎么平衡各种矛盾的观点。我这样看的,还是数字说话。

根据三联出版社出版的由董辅礽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记载。仅仅三线投资,在林彪败亡前三年里,三线投资全国投资半数,甚至一度达到55%的水平。随后随着中美打开关系,以及一系列对内对外缓和,这个比例迅速下降,即使如此,以文革十年来计算,整个文革期间的三线投入占国家全部投资的25%到30%之间。这还不算上,在越战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在越南武装人员超过26万,在老挝超过12万。这里需要多少投入。难以计算。另,根据曼德拉回忆录《自由路漫漫》中有关在坦桑尼亚训练营的东方人教官的相关记载,我在网络上查到的是,一个没有其他作证的孤例:当时中国有关人员在坦桑尼亚近三万。在一则就是,从尼克松文集中,看到中国和美国在安哥拉合作对抗苏联支持的安哥拉政府军。查到有人转载简氏军事年鉴的孤例,说有一款中国坦克的型号在非洲总数达到5500辆。我说孤例,是在说我们政府没有公开承认。各种国内资料一时也找不到直接证据支持。我撇开孤例实际想说的是,我们在那个时代输出革命的力度,不仅仅是人员投入(比如我同学中学政治老师就是当年在中东街头派发《论游击战》犯错误的一位)还有大量物质投入。这样的种种在国防和军备上的投入,即使没有文革,从中国传统角度也是一种好不闵惜国力的穷兵黩武。也就是说,没有文革,有这样的战略决策下的军备投入,即使我们经济增长获得再大成就也不会是老百姓生活获得多大改善。(举例类推,根据一个河友介绍实际在战争开始占GDP比重来看,伊拉克战争加上阿富汗战争开支都低于越战占GDP7%比重,但是美国经济还是因此喊了吃不消。这个还是在美国吃拿卡要全世界基础上的美国GDP。)

我这里想引入的话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这样的军备投入本身和文革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到目前公开资料而言,我还看不到对越南战争的介入程度,尤其是当美国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后,我们国内对越南的支持程度与力度并且同时推进三线建设与输出革命。肯定有不少反对意见。这样反对意见以及在和美国于越南胶着之际与苏联全面关系破裂。恐怕反对的人更多。这里与同时间的文革中历次国内政治斗争必然有分不开的联系。这里之间的关系,如果不理清。恐怕,只有一个老人贪恋权力的昏聩来解释文革的爆发。另一个就是间接的,就是文革以及那个时代的种种,对于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一种失败的尝试,毫无必要的发作,还是有其历史规律下必然性。简单点说当年这样全面出击好不顾及国力限制,是否有必要。你结论不一样,观点肯定不一样。

另外,中国政治历史上有四大祸患,外戚、朋党、藩镇和阉党(宦官和中人在汉朝时期还不全是阉人)。曾经比较成功避免这四个弊病的只有清朝。因此有人把在某些方面学习满清治理国家经验的本朝叫后清。即使是清朝,都不曾做过本朝这样的全面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乃至文化上移风易俗改革的事情。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只做出过全面整治制度改制尝试的朝代曾经免不了二代而亡的命运,那就是秦朝与随朝。即使是民国做出了不成功的全面整治制度革新的尝试,其结果也是被既得利益损害的遗老遗少们迅速出卖而旋即败亡对于这层理解,我还是在一个做过民国历史研究并且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历史有所涉及的朋友这样和我说我才开始有所感,他说的意思是,至今民主党派有不少人认为文革和建国前三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背约。背了,新民主义时期,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天下的那个约。呵呵,共天下,这次词熟悉不。而后文革呢。在我看来,不读一遍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不断从不断的整党整风过程中不断螺旋上升最后实现建立共和国这样经历的历史。是不会看明白建国之后,各种运动的内在行为模式的逻辑的。

通宝推:贼不走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