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真实的谎言与真诚的谎言,影片《光棍儿》及其他。 -- caoban

共:💬48 🌺48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 目标的界定

说好说歹都容易,说出个好歹则不容易——无论对事对人还是对作品。

《光棍儿》也就一般。能看,却算不上好看;故事和人物很拼凑,有些杂乱,但不拖沓;艺术甚至可以说粗糙(后面我会一一分析印证这些词)。有人却称其成功还“极其”;说这是部低成本(30万投资)独立电影,年轻导演处女作,大量原生态演员,镜头对准了“中国农村的裤裆”等等。 说这类话的,网上人还不少。 但我的听觉不行,或是太好,怎么听也不觉得这是夸人,更像在祈求别要求太高!人情世故可以,但艺术感觉没法,接受这类说辞。

有人搬出了一位影评人——美国的,但匿名,他说该片闪现出温情、人性以及痛苦,鲜活朴实,活力四射,是电影节观众的意外和惊喜等等,并断言该片“绝对的富有观众缘”甚至是大众情人。 这种带绝对的断言让我相信这绝对是评论者/导演的奢望!国籍彰显,姓名隐匿,这立马让我恶毒起来,怀疑这就一影评版达芬奇家具。

“几乎所有细节都堪称完美”,“精彩”、“震惊”、 “敬佩之极”、“无限崇拜”甚或“太屌了”这类赞叹, 始终令我无从感悟或察知该电影的好处;而且不懂为什么不是前些年的“王德福”了,而是“太屌了”——就因为“台湾人民常用的一句口头禅”?“百花金鸡金像影帝影后都是过客”,该片男女一号“简直就是无可争议的帝后级明星” !这还是影评吗?这就是意淫或自慰!但网上怎么说来着?“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湮灭”。

并不只是想象,也真得了电影奖,还丫外国的。我也就知道特俗年轻导演特不屑的“奥斯卡”,其他的,也就那些未必真年轻的年轻导演很当回事,而中国观众就是“拿村长不当干部”——票房就是见证。2010年東京FILMeX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无可争议地证伪了“绝对的富有观众缘”;至于前面2010 年圣塞巴斯汀影展开幕片这种东西也好意思翻出来,让人看到的就不只是虚荣了,更有绝望!

很烦这些虚头吧唧的。编导马上强调“故事原型全部来源于真人真事,剧中人物都是父老乡亲们自己出演的,我们村的人真的就是这么活的”; 取材和拍摄都在导演故乡,还有很难听懂的晋方言,还有农村呆过就知道的农民真正喜闻乐见的淫词浪曲。这确保你视听感觉真实。中国电影之前很少或从未触及的农村光棍和性,相好、性交易、调情和买卖妇女,还有在中国农村背景下第一次展示的近年国际和城市艺术电影热门题材同性恋,还是在老单身汉之间,这对当今电影观众主体(城市小资和白领)绝对有“真实的”冲击力(real impact);而这首先在文字上乃至感官上都很容易混淆于“真实”的冲击力(impact of the reality)。

也有人说该片真实,因为几乎无人质疑。这说法让我敏感了。质疑少或没质疑不一定等于真实。这质疑需要社会经验,得在贫困农村生活过较长时间。这种人倒也不少;但问题是,其中有多少人愿意看,有能力(通过网络)看,还真看了?得知道点文革时的农村吧,这年龄少说也得靠60了!就算能且愿意上网找个视频看看,他们也就就想找个乐,谁看这种给自个添堵的电影。片名中隐含的性,也就对年轻男性可能还有点吸引力。 看完之后,还得惦记着,得有能力,把自个的看法系统且有效地表达出来,表态还不能算。眼瞅着,这门槛就一个个起来了,还越来越高。这些坎都能过了的,估计如今都还忙着,一大摊子事,还可能是一摊子大事,也不会出来就这事较真?!

有能力和资历质疑的被过滤了,这就为容易甚至愿意“上当”的腾出了地儿。愿看且能看下去的(不仅是“点击”),也就是本片编导这样的人,加上部分愿意雕刻时光的小资和文青了。了解一下当年和今天中国农村,不光为猎奇,顺带着也体验一下自己的、也感动自己的善良;当然了,还有人文关怀。这类观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也没法子质疑该片的真实性。甚至,还有一句,也许本是赞美该影片的,却还真揭出了一个秘密:“过于的原生态让人很难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因此,很少质疑只表明:经过种种社会机制的删选,只剩下一个很小很特别的群体,他们在没有相反证据的前提下,愿意假定影片的表现为真,但并非认定其为真。这也不全是推论。一网络影评人无意间透露:该片拍完后,“无人问津”;如今网上点击多了,除了因东京电影节获奖外,主要归功于视频上传优酷后“多位影评人携众网友强烈推荐”。

本文旨在论证该片虚假。目标能否实现,部分取决于对目标(虚假)的界定。我不质疑影片中的事都曾以某种方式发生过;我也不质疑演员表演的真实性——尽管我认为不很真实,只是原生态演员的真实表演往往就是不大真实,否则要专业演员干嘛?我的论题是即便如编导所称“故事原型全部来自真人真事”,影片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个“真实的谎言”。我会用三节,以影片中的细节和自相矛盾为例,用经验常识来细细辨析人物身份和人物关系虚假;与电影故事直接相关的时间虚假;以及故事发生的地域空间虚假。

这只能算说好说歹,还不能算说出了好歹。我会以另外三节,仍然以该影片内外的材料,讨论为什么影片虚假。我不谈,也谈不了,电影技术层面的,只好往编导的思路上追。第五、六两节从正反两面探讨,执意求真的编导为何会把真人真事打底的影片弄得很假且不自知?夸张一点,可谓为真诚的谎言。第七节,主要依据编导访谈和一些评论,则探讨另一种可能:即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文化商品的广告和市场营销策略,也许编导追求的就是这种所谓的文化冲击力,特别是对着国外观众,真假因此并非其关注,真人真事这话只是针对愚蠢如我这般的批评者的一个盾牌。换言之,编导全力和刻意追求的就是这另一种真诚的谎言。

无论对否,本文涉及的问题都已超出电影《光棍儿》。我会始终关注并尽可能贴近该影片以及相关的文本,避免空泛,却也避免过度依附文本。批评严厉,但并非求全责备,也不求面面俱到。我更希望通过对话式的质疑,细密的分析,能激发读者或多或少调动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感受,对影片和我的分析,乃至其他相关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即便最后完全拒绝我!

通宝推:高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