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浊浪淘沙尽 - 二十年前的事 -- 庄户人家
宽容,统战,旗帜,以及其他(附)--资本主义没有小资(一)
--这是解放广场的时代。--
小资这个词,与文青一起,现在大概已经成了虚荣与浅薄的代名词,被人避而远之唯恐不及。这与八九十年代全民皆是文青,人人俱是小资的故作高深比起来真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资么,从字面上理解,自然是小资产阶级的意思。中国的小资文青在八十年代兴起,与改革开放同步,看起来倒真是切合了从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改革开放历程。
要说起中国的小资与文青,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过去的一个叫做《读者》的刊物。《读者》创刊于八十年代早期,最开始的时候叫做《读者文摘》,显然是把自己定位于美国《Reader's Digest》的翻版。当然,后来美国《Reader's Digest》准备进入中国了,于是中国的同名杂志不得不改了名字,就从《读者文摘》改成了《读者》。在名字上翻版《Reader's Digest》,其实在内容上也是一样。《读者》(或者《读者文摘》)每一期的内容,不外乎与《Reader's Digest》大同小异的“心灵鸡汤”式的文章。至于什么是“心灵鸡汤”么,说起来与西西河的日记随笔或者人文艺术大体差不太多,反正小资也好,文青也罢,读了之后多半都是要莫名其妙地伤感上那么一阵子的。
《读者》(或者《读者文摘》)正式创刊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国内获得了空前的畅销。到了八十年代后半期,《读者》已经是横扫国内其他任何杂志,成了八九十年代全民皆是文青,人人俱是小资的那一时期广大中国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与《读者》在中国的所向披靡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心灵鸡汤”的老祖宗《Reader's Digest》在美国的每况愈下,眼看就要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这样的现实,不得不让人感到疑惑:怎么小资在中国这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大行其道,在美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帝国那里反而没落了呢?
其实对八十年代的小资文青们来说,相对于《读者》的略显平淡,可能《上海电影译制厂》才是真正让平民中小资文青们如痴如醉的东西。当时《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片子范围比较广泛,一部分是美国好莱坞的老式电影,一部分是苏联的老式共产主义及半新式社会主义电影与电视剧,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国家的电影与电视剧。
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还有南斯拉夫的电影与电视剧。美国与苏联是当时的超级大国,文化影响力当然也水涨船高,中国人想看美苏的电影,其实不足为奇,然而南斯拉夫则很特别。在那个年代对小资文青们来说,单是“南斯拉夫”这个浪漫、优雅、富有诗意的名字就足够让人心驰神往了。而且不要说小资文青们了,就是咱们的那位为人朴实低调,从不爱慕虚荣,绝没有小资文青那些调调的江泽民同志,对“南斯拉夫”这个名字都有着一股子莫名其妙语无伦次的亲近感。甚至到了九十年代末,这样的亲近感让江泽民同志在南斯拉夫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即使是牺牲了中国大使馆都在所不惜。江泽民同志尚且如此,“南斯拉夫”这个名字在那个时代对中国人的影响也可见一斑了。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这些电影与电视剧在国内的译制与播出多数是同时的,但其中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电影(特别是老式电影)是在八十年代之前、甚至包括文革时期译制的。只不过那时候咱们天朝的那些伟大、光荣、正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出于人民群众可能受到思想毒害的考量,决定《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电影不对人民群众公开播放,而是限制在达到一定级别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里播放。毕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是人,而是圣人啊!想来也只有钢筋铁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才能抗拒外国电影的毒害么。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那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毅然做出了让中国从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伟大决定。既然是资本主义,当然就要让人民受到资本主义的腐蚀,不,应当是当然就要让人民受到资本主义的熏陶才对。在此之后,《上海电影译制厂》那些早就译制好却没有播出的、没有毒害的外国电影么,当然就可以对外向群众播出了。
(待续)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DEL 达雅 字623 2012-07-15 11:31:54
🙂您老除了诋毁一切还有什么新鲜玩艺? 16 九霄环珮 字236 2012-07-15 10:06:31
🙂ZF垮台E大也不会高兴的 6 发了胖的罗密欧 字190 2012-07-16 12:04:59
🙂宽容,统战,旗帜,以及其他(附)--资本主义没有小资(一
🙂以一点而否定一面是极其片面的,并且拿大帽子扣在上面 山上起风了 字0 2012-09-20 01:49:24
🙂其实把,在本工程师看来 8 兰州人 字141 2012-07-15 22:42:19
🙂南斯拉夫没有什么浪漫的标签 7 李寒秋 字170 2012-07-15 20:23:06
🙂切,桥,瓦尔特,那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大片啦 1 lix 字56 2012-07-16 08: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