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共:💬1076 🌺6538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哪那么容易,阿三是中古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

德里苏丹国基本人口就超3000万,把不听话的都杀了,得准备几十万口刀才行

阿拉乌丁抱怨说,即使是在德里周围的直辖领地,他也常看到印度教的村长骑马挟弓,趾高气扬,可是这些人却总是拖欠税款;至于远方称臣的小邦,那贡赋更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自己分封的领主,也都是各地的土皇帝。(这些是中古时代穆斯林世界政治的正常状态,但中央君主的思维总是超前一些)

为此,阿拉乌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中央官员的采邑全都取消,改由政府发工资,大幅度提高税率,并严格执行(他得意地提到改革推行之后,一个中央税官可以用绳子捆绑着20个村长,逼迫他们交出拖欠的税款,而不会遭到反抗;这些印度教地主再也没有钱走马飞鹰了;当然对于伊斯兰教的地主他也毫不客气),在德里周围的税务为农产品实物税,因此苏丹拥有大量的谷物储备应对战乱和饥荒。对于各地属邦,他频繁用兵,谁胆敢抗命就一律打平。他雇佣大量密探监视手下将领的行动,防止他们造反或者消极怠工,而且以严格执行教法为名义禁酒(这在突厥人中本是很困难的),限制手下宴饮(以免他们借机勾结)。

总的来看,阿拉乌丁治下的德里苏丹国就是一部庞大的军事机器,用一位古罗马皇帝的话说(我忘了是谁说的了)就是:"除了我之外,谁也不能有很多钱,这些钱要都交给我养兵",蒙古人一直占有阿富汗的很多土地,德里苏丹国的西北边疆是无险可守的,虽然察合台后王们能力不济,但这些强盗还是很难对付的,所以阿拉乌丁拥有强大的雇佣军还是有必要的(有一次在他南征时,蒙古人趁机南下攻进了德里的外城,但还是被赶跑了)。

此外,阿拉乌丁南征得到极多的战利品,据说著名的光之山大钻石就是其中之一,巨量的战利品涌入,导致通货膨胀,官员和士兵的薪资就不够了,阿拉乌丁严格控制商业活动,规定商人必须领取执照,只能按规定的价格出售生活必需品——也强迫农民必须按底价出售产品,这样保证他的官员士兵和工人的基本生活。当然他也控制商人可能的缺斤短两,如果商人出售的产品分量不足,就从他们身上割下同样分量的肉来补齐

这些改革的目的和后来的阿克巴改革类似,但执行完全靠暴力,没有任何持续性,仅仅是靠帝王自身的严格控制来执行,当然随着他本人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了——其实德里苏丹们还很有创意的,他之后还有个很神的德里苏丹穆罕默德图格鲁克,搞过类似纸币性质的货币改革,结果也失败了,那之后德里苏丹就只能象“菲尔夏”(卑路斯沙,1370年的德里苏丹)那样维稳等死了(我喜欢用1370年的帖木尔,第一个就打德里苏丹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