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78):56改 -- 本嘉明

共:💬14 🌺9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这样装,是有讲究的。一战前的“战列舰”时代,在前后甲板各装一个大炮塔,不稀奇。但是为了后炮塔能发挥战力,军舰必须横过来,才能前后炮一起开火,所以这就叫“战列舰”,海战的时候,一个舰队“列”成一串,全体打横射击。但这样子,也有坏处,就是把巨大侧面暴露给对手,如果对手旗鼓相当,那么还击的话也容易命中你。所以有龟儿子想出这么个法子,把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这样就以船头正对着敌方,一样能发挥两个主炮塔的威力,留给对手的可打击面积又小,算是中古的隐形战法。

第一是“战列舰”这个说法的由来:“战列舰”一词的英文原文为Battleship,直译为“战斗舰”。这个名字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战列舰名称是随着1655-1667年英国——荷兰战争中海军战术的改变而出现的。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凡是其规模足够大,可以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被称作战列舰(Ships of the Line)。而不是您所说的“一战前的“战列舰”时代,在前后甲板各装一个大炮塔,不稀奇。但是为了后炮塔能发挥战力,军舰必须横过来,才能前后炮一起开火,所以这就叫“战列舰””。另外,至于您所说的“把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这样就以船头正对着敌方,一样能发挥两个主炮塔的威力,留给对手的可打击面积又小,算是中古的隐形战法”,同样有问题,自从火炮装上军舰,作为军舰的主战武器,一直到可以说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都没有以船头对准对方军舰炮击作战的说法,都是侧过来以舷侧对准对方开火,甚至“战列舰”也是因为这种战法而得名。大家记得很深的在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中大出风头的日军“吉野”号军舰,也是靠舷侧的大量速射炮来作战的,而不是靠船头和船尾的少量火炮来作战的。

第二、至于你所说的将火炮全部放在前面,历史上有过这样的设计,那就是英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级战列舰将其三座炮台全部放在前面,其这样设计的目的除了是想将有限的装甲重量最大限度集中在重点部位,需要重装甲保护要害部位的范围被缩小到最小的区域,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前向火力,与您的想法完全相同。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样的设计造成主炮射界受限制和舰船后部存在死角的缺陷,并且这样的设计还导致动力系统的安装位置很受限制,导致其最高航速比英国同时代建造的其他级别战列舰的最高航速低。关于现代军舰火炮的布置,那种经典的在中轴线上前后布置,是经过时间、经验甚至鲜血教训才定下来的。相比于典型或者传统的火炮布置方法,全部火炮前置存在非常明显的缺点,这个缺点不是我凭空乱说的,而是通过二战的炮火实际检验过的,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海军在“纳尔逊”级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布置过火炮,其他国家也没有建造过其他任何一艘同样火炮布置的舰船。我们不是不鼓励创新,但是随便脑袋一拍认为这样很好或者纯粹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就弄点新东西出来,这不是叫创新,这是叫胡来、乱来。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于您说这张照片是典型性“乱来”,是非常不靠谱的说法。“衣阿华”级战列舰作为目前为止人类建造的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其代表了战列舰建造的最高水平,其建造以及使用方式是总结了前人宝贵经验的大成。

“纳尔逊”级战列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三、对于您改造并使用056的想法,我不对您具体的改造方法和具体的使用战法作评论。我想讨论的是,在现有装备能够完成包括您想达到的目的或者您所设想的情形在内的多种用途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为了某一专门的用途或者某一特殊的情况而专门建造一级军舰,并且这一级军舰不是几十吨或者两三百吨的小艇,而是排水量可达2000吨的中型军舰,更重要的是您对这级军舰的使用设想在目前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不可能是海军军舰的主要用途或者海军主要的业务范围,因此如果专门建造这样一级军舰的话,是否性价比太低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