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0-1 -- 桥上

共:💬58 🌺2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系年》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章

《系年》21章:

楚簡大王立七年,宋悼公朝于楚,告以宋司城 [左立右皮]之約(弱?)公室。王命莫敖陽爲率師以定公室,城黃池,城雍丘。晉魏斯、趙浣、韓啓章率師圍黃池, [辶右上童]迵而歸之於楚。二年,王命莫敖陽爲率師侵晉,拕(奪)宜陽,圍赤岸,以復黃池之師。魏斯、趙浣、韓啓章率師救赤岸,楚人舍圍而還,與晉師戰於長城。楚師無功,多棄旃幕,宵遁。楚以與晉固爲怨。

初步译文:

楚簡大王在位的第七年,宋悼公到楚国朝见,并申诉说本国的“司城 [左立右皮]”图谋削弱宋国公室。簡大王派莫敖“阳为(陽爲)”领兵平定了宋国的公室,还在“黃池”和“雍丘”帮助宋人筑城。结果晋(晉)国的魏斯、赵(趙)浣、韩(韓)啓章领兵包围了黃池,那里的人只好归向楚国。两年以后,簡大王又派“莫敖阳为”领兵进攻晋国,攻下了宜阳,包围了赤岸,以报复晋人对黃池的包围。魏斯、赵浣、韩啓章领兵救援赤岸,楚人解除包围,回兵与晋国军队在“長城(楚长城?方城?)”交战。楚军战斗不利,抛弃了大量帐篷辎重,趁夜晚溜掉了。自此楚国与晋国结下了深深的仇恨。

《系年》22章:

楚聲桓王即位,元年,晉公止會諸侯於任,宋悼公將會晉公,卒于鼬。韓虔、趙籍、魏擊率師與越公翳伐齊,齊與越成,以建陽[ 左巨右阝,jǔ,qú,渠?]陵之田,且男女服。越公與齊侯貸、魯侯衍盟于魯稷門之外。越公入饗於魯,魯侯御,齊侯參乘以入。晉魏文侯斯從晉(齐?《系年》“從”字的用法似与《左传》不太一样)師,晉師大敗齊師,齊師北,晉師逐之,入至汧(峴?)水,齊人且有陳 [上鹿下巠]子牛之禍,齊與晉成,齊侯盟於晉軍。晉三子之大夫入齊,盟陳和與陳淏於溋(雍?)門之外,曰:“毋修長城,毋伐廩丘。”晉公獻齊俘馘於周王,遂以齊侯貸、魯侯羴(顯)、宋公田、衛侯虔、鄭伯駘朝周王于周。

初步译文:

楚声(聲)桓王即位,元年,晋公“止”与各国諸侯在“任”那个地方盟会,宋悼公也要来会见晋公,可是半路死在了“鼬”那里。韩虔、赵籍、魏擊率领晋国军队与“越公翳”一起进攻齐(齊)国,齐国向越求和,答应献上“建阳[ 左巨右阝,jǔ,qú,渠?]陵”的田地,并且齐国的“国人”都把自己捆上,男女分拨前去向越人表示臣服。于是越公与齐侯“貸”(姜姓)和鲁(魯)侯“衍”在鲁国的“稷門”门外盟誓。“越公”又接受了鲁侯在魯国城内宴请自己的邀请,就由鲁侯驾车,齐侯參乘,乘同一辆车进入了魯国。此时晋国的“魏文侯斯”来到晋军之中,晋军打败齐军,齐军逃跑,晋军在后面追,一直追到了“汧(峴?)水”那里,齐人又有“陈(陳) [上鹿下巠]子牛”的内乱,只好求和,齐侯亲自去晋军之中盟誓。晋国三家的首领则派手下的大夫进入齐国,与“陈和”和“陈淏”在“溋(雍?)門”门外盟誓,盟誓的内容为:“毋修長城,毋伐廩丘。”就是说齐国只要不继续修长城,晋国就不来攻打。随后晋公到周王那里,献上了逮到的齐国俘虏和杀死齐人后割下的左耳朵,并且率领“齐侯貸”、“鲁侯羴(顯)”、“宋公田”、“卫(衛)侯虔”、“郑(鄭)伯駘”一起朝见了周王。

《系年》23章:

楚聲桓王立四年,宋公田、鄭伯駘皆朝于楚。王率宋公以城榆關,是(寘)武陽。秦人敗晉師於洛陰,以爲楚援。聲王即世,悼哲王即位。鄭人侵榆關,陽城桓定君率榆關之師與上國之師以交(邀/徼)之,與之戰於桂陵,楚師無功。景之賈與舒子共止而死。明歲,晉 [左貝右重]余率晉師與鄭師以入王子定。魯陽公率師以交(邀/徼)晉人,晉人還,不果入王子。明歲,郎(梁?)莊平君率師侵鄭,鄭皇子、子馬、子池、子封子率師以交(邀/徼)楚人,楚人涉[ 左氵右禾,hé](氾?),將與之戰,鄭師逃入於蔑。楚師圍之於蔑,盡逾(降)鄭師與其四將軍,以歸於郢。鄭太宰欣亦起禍於鄭,鄭子陽用滅,無後於鄭。明歲,楚人歸鄭之四將軍與其萬民於鄭。晉人圍津、長陵,克之。王命平夜武君率師侵晉,逾(降)郜,止 [左灷右阝](滕?)公涉澗以歸,以復長陵之師。厭(薦?)年,韓取、魏擊率師圍武陽,以復郜之師。魯陽公率師救武陽,與晉師戰於武陽之城下,楚師大敗,魯陽公、平夜悼武君、陽城桓定君,三執珪之君與右尹昭之竢死焉,楚人盡棄其旃幕車兵,犬逸而還。陳人焉反而入王子定於陳。楚邦以多亡城。楚師將救武陽,王命平夜悼武君李(使)人於齊陳淏求師。陳疾目率車千乘,以從楚師於武陽。甲戌,晉楚以戰。丙子,齊師至喦,遂還。

初步译文:

楚声桓王在位的第四年,“宋公田”和“郑伯駘”都来楚国朝见。声桓王领着宋公在“榆关(關)”筑了个城,就是“武阳”。同时秦军在“洛阴(陰)”打败晋军,与楚军互相呼应。楚声王去世,楚悼哲王即位。郑人进攻“榆关”,“阳城桓定君”带领“榆关”的部队和“上国(國)”方面的部队拦截郑人(“上国”意指楚国的西部,乃楚国的老根据地,见于《昭十四年传》:“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p 1365)(10140301)),与郑人在桂陵打了一仗,楚军不利。“景之賈”和“舒子”都死掉了。第二年,晋国的“ [左貝右重]余”又领着晋国和郑国的联军要把王子“定”送入楚国。“鲁阳公”领兵阻击了晋军,晋军撤了回去,没能把王子送进楚国。一年后,楚国的“郎(梁?)庄(莊)平君”领兵进攻郑国,郑国的“皇子”、“子馬”、“子池”、“子封子”领兵去迎战楚人,可等到楚军涉过“[ 左氵右禾,hé](氾?)水”,准备好战斗时,郑军却逃进了“於蔑”。楚军包围了“於蔑”,全体郑军和四位将军都投降了,楚人把他们送到了“郢”。郑国太宰“欣”又挑起内乱,结果郑国的“子阳”被杀,他家从此在郑国站不住脚。再一年后,楚人又把郑国的四名降将和他们的属下万人送回了郑国。晋国军队包围了“津”和“長陵”,攻克了这两座城。楚声桓王(承河友慕容无牙指出,此处应为楚悼哲王)让“平夜武君”领兵进攻晋国,攻下了“郜”,俘虏了叫“涉澗”的“ [左灷右阝](滕?)公”,以此报复晋军攻破“長陵”。下一年,“韩取”和“魏擊”领兵包围了“武阳”,反过来报复楚军攻破“郜”。“鲁阳公”领兵援救“武阳”,与晋国军队在“武阳”城下交战,楚军大敗,“鲁阳公”、“平夜悼武君”、“阳城桓定君”这三位执圭(執珪)之君还有“右尹昭之竢”都死在这里,楚人抛弃了所有的武器和辎重,狼狈逃窜。陈人也背叛了楚国,把王子“定”接到了陈国那里。还有很多城邑都背叛了楚国。楚军再度准备出征救援“武阳”,楚声桓王(承河友慕容无牙指出,此处应为楚悼哲王)让“平夜悼武君(?)”派人向齐国的“陈淏”请求派兵支援。“陈疾目”率领战车千乘,准备在“武阳”与楚军会合。甲戌那天,晋国与楚国接战。到丙子那天,齐军到了“喦”,晋国军队于是撤走了。

桥案:

据《史记楚世家》,武阳之战(即大梁、榆关之战)在楚悼王十一年,当公元前三九一年,此时大体上也就是杨伯峻先生推测的《左传》成书之时:“公元前四〇三年魏斯为侯之后,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三八九年)以前。”(《春秋左传注前言(六)〈左传〉成书年代》http://www.talkcc.com/article/375756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