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要问钱怎么没的 先说钱怎么来的——钱荒随笔 -- 马前卒
10 四万亿
总的来说,中国现在经济学界流行的还是自由市场至上的思想。不意外的话,对于我这一番用政府干预来解决“钱荒”的言论,必然会有人搬出四万亿投资的事情来打脸——若非政府主导投资,扔出四万亿廉价资金见项目就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投机泡沫?怎么会惹得李总理不惜主动引发“钱荒”来挤泡沫?吃政府的亏还不够吗?
谈到这个话题,这就必须好好回顾一番四万亿的前因后果。
从直接原因上说,四万亿的问题出在美国。美国玩金融玩嗨了,全球印钱吸血,也在自己国内炒起了资产泡沫。等到美国意识到泡沫问题,印钱的手稍微一软,泡沫就破了。作为连锁反应,全世界通行美元的地方都出了“钱荒”。
前面提到过,那时候中国最主要的印钱办法恰恰是最不合体统的换汇。欧美钱荒了,中国出口市场明显萎缩,中国央行收兑的美元、发出的人民币都大幅下降。而中国实体经济规模还因为惯性而不断上升,所以中国必须用换汇之外的方式来印钱,不仅要补上美元流入速度下降的缺口,还要有更多的数量来安抚一片恐慌的市场。这就是四万亿的原因。非要给四万亿找个直接嫌犯,那还得归结到美国的金融资本身上。
当然,四万亿以及后续资金毕竟是中国人自己印的,从中国人的视角看,这是对通货缺乏的正常反应,甚至可以说是好事——最起码从美国人替中国人印钱变成了自己印钱。发钞的主导权、印钱的铸币税都留在了中国。但是从实际执行来看,四万亿的确问题很大。
我当时在曾经碰上这样的事情,相距上百公里的两个县区同时要搞超级工业园区,立项的理由是金融危机前颇为繁荣的某大型工业企业要产业升级,要开新厂区,把很大的一部分生产能力和人员搬过来。企业搬迁自然要买工业用地;企业里的工人、工程师收入不错,自然要买房子,占用住宅用地,工人们还要在附近吃饭买菜看电影,还需要商业用地。这工商住宅用地都齐全了,建新城的理由也就出来了。
于是,这两个县区都以平方公里为单位征地、修基础设施。耕地指标不够就以土地整理的名义倒腾一批,再以农民进城城乡统筹的名义搞一批,不经批准先占一批,街道、给排水、土地平整、电力电信统统按照高标准修。至于立项的理由,首先是支持制造业,打造工业强县;其次是吸纳劳动力,让回流农民工有事干;第三是城乡统筹,给被占地农民解决社保;至于第四……再大的企业也不能一次用几平方公里的地,也得考虑点房地产开发项目,所以项目选址尽量要往省会的方向靠,往快速交通干线上靠,给房地产企业一个开发的理由。
这么大的项目,粗粗一算怎么也得十几亿的投资吧。要是分期开发,后面征地就难了,地方政府打算一票都干下来。一年全县也就三四亿的收入,县里肯定是没钱干这事儿的。于是就贷款,十几亿贷款是起码的,一家银行额度不够就找两家,还可以找政策性银行要低息贷款。既然有土地做抵押,有财政承诺托底(其实一回事),银行也痛快地签了贷款合同。新城迅速拔地而起。
唯一的问题是,最后这个大型工业企业去了哪个工业园?哪个也没去!因为金融危机之下,工厂销量也大大下降,急需贷款过冬,可工厂自己却拿不到贷款,自然没有建新厂区搬家的心思。幸而工厂的产品和基建间接相关,随着各地大上房地产项目,慢慢地也被救活了。但但繁荣程度远不如那两个开发区。既然闲钱不多,自然也就不琢磨什么新厂区铺摊子的大事,搬家的事情从此搁置,放进了中长期计划。你是不是以为那两个园区吃瘪了?错!人家卖地盖房子红火着呢,起码到这次钱荒之前日子还挺好过。
为啥厂子自身拿不到救急的贷款,拿工厂搬迁当概念的房产项却目拿的到贷款?原因很简单,房产项目有土地做抵押,有土地增值做利润来源,中间虽然也有些修基础设施的技术问题,但都是成熟技术。再加上地方政府做担保,自然贷款顺利。相比之下,工厂能拿出来抵押的资产都是设备和技术积累,这东西评估起来又麻烦又有风险,再加上金融危机打压销量,谁愿意吃力不讨好,在这当口支持企业技术升级?就算支持,企业拿出当初一个亿攒下的资产当抵押,银行评估一下,按照最保险的方式评估,能发两三千万贷款就不错了。地方政府(操作上通过融资平台)那边价值一亿的土地,由于价值直观,起码可以抵押8000万贷款,钱往哪边流不言自明。这就是“四万亿”最大的隐患。
地方政府不是中央政府的缩小版,在职能、权力方面有本质的不同。发钞权就是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地方政府没有印钞的权利,也不必为此担义务——保证钞票越来越多,而且一直能买到足够消费品的义务。领导自然关心的只是赚钱,增加本级财政收入,有了收入才有办法出政绩、攒官声。
所以,四万亿之错,不在于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在于给地方政府上项目的权利的同时,没有严格地规定投资方向,制定投资计划。结果地方政府和银行一拍即合,大上房地产项目,铺了一个到现在也没铺完的摊子。贷款跟不上的时候,地方政府就发地方企业债、拉信托资金避免烂尾,赚到钱了就发福利。等到房价停滞、钱荒来袭,再高的利息也拉不来接盘资金,地方债(严格来说是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主体的地方企业债)危机就开始按照缺口大小逐个吞噬地方财政了。
当然,地方政府和银行也不是不重视实体经济,就像上面说的例子,建新城的时候地方政府至少知道搞个产业园的概念。这几天被财经媒体盯得紧的唐山曹妃甸新区,也是准备大上工业来还债赚钱的。只是地方政府觉得,既然盖房子、修基础设施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用的都是没啥风险的成熟技术,还能立竿见影地拿到回报,当然要优先干。研究工业,配合国家产业升级,那是很了不起的大事,但回报期明显超过官员任期,也长于银行经理升职的考察周期。既然中央也没给分配明确的产业分工,了不起的事情还是留给别人去做吧。
所有地方政府和银行都这么琢磨,结果自然是基础设施相对过剩,工业相对不足。给地方债危机做辩护的人总说“实体经济怎么会有泡沫?”。但实际上这句话必须加个定语才合适:“发展平衡的实体经济怎么会有泡沫?”。中央政府自己不负责调整产业结构,把重大项目的权力扔给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结果就是实体经济中容易炒作的那部分成为泡沫,其他方向依然短板。印出来的钱还是没有依托。可见,四万亿的问题不是政府干预太多,恰恰是中央政府干预太少。
11 管就要管到底
因为政府干预过少的“实体经济”泡沫远不止房地产。最近因无锡尚德破产、欧盟贸易战而引人注目的光伏产业就是好例子。
光伏产业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理论上大有潜力,但是眼下的设备生产成本很高,折旧周期、运行成本都不能让人满意,发电不稳定,对电网伤害也大,如果不在技术上达成突破,很难和火电、水电等廉价、稳定的电站竞争。暂时本不该有太多的应用,但政府的补贴制造了“奇迹”。
政府推出的补贴方式颇为简单明了——根据装机容量给高额补贴,希望补贴出来的利润能促使企业努力改进技术。比如纳入“金太阳”项目的光伏厂,政府可以承担50%-70%的光伏厂建设成本,再加上其他方面税费减免,光伏电厂只要运作的好,完全可以主要靠政府资金来修。如此优厚的补贴政策,刺激了各路资本疯狂建设光伏电站或光伏电池厂。为此不惜篡改地方气象数据,在并不适合搞光伏的地方建电厂。银行在高额利润面前也毫不犹豫地跟进。
后来国家补贴力度逐渐减弱,再加上国际贸易战影响,这些刺激出来的产能不要说赚钱,连生存都有问题。媒体因此一致谴责政府干预市场,拔苗助长制造泡沫。
实际上,这里的问题恰恰是政府干预不够。
光伏行业之所以需要鼓励,原因在于“环保”这个概念。即不烧煤不排碳就能发电。但是,光伏设备生产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能源,排放大量的污染。多晶硅提纯这个环节尤其耗电,并排出基本无人处理的四氯化硅。这正是建设成本高昂的原因。现在国家承担了这部分成本,希望光伏电站能在运营阶段发出廉价、环保的电力,结果光伏的上网电价还是远高于传统发电方式。至少在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下,我很难说光伏到底是清洁能源还是高污染能源了。
国家给光伏企业提供补贴,本意是通过财政来“制造”利润,希望获得利润的企业能努力改进技术,尽快降低光伏生产的污染和耗能,降低上网电价,提供真正的清洁能源。但是,对于资本来说,既然在现有技术下建电厂就能赚钱,搞产业升级却要冒风险,为何不把利润拿来继续建电厂呢?有了政府补贴兜底,银行怎么会不乐意贷款来支持这个高污染产业?
于是就有了高污染的光伏厂遍地开花,上网电价却始终居高不下的现实。补贴稍有变化,庞大的资产就成了泡沫。要避免这种泡沫,归根结底不是政府不该补贴,而是政府应该直接干预企业行为,干预他们使用利润、使用贷款的方式。否则清洁能源终究是一个泡沫。
看最近的消息,政府补贴有所变化,从直接补贴建电厂变成了补贴上网电价,每度电补贴上限为0.45元。这固然比此前直接补贴建电厂要好一些,但依然是一个不解决终极问题的方案。如果降低成本的技术遇到瓶颈,新的补贴政策依然会鼓励发电企业低水平扩张,而不是投资技术升级。把产业政策交给企业、把投资审查权力交给只看利润的银行,政府负责出钱制造利润却不管具体怎么花钱,迟早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12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本文前面的部分可以总结为这么一句话:以产业规划消灭金融泡沫。不过,多年以来我们被灌输的经济学“常识”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僵化,政府插手经济破坏市场均衡,远不如让市场自己选择投资方向。更有各种论文论证:由于信息不足,计划经济永远达不到完美状态,必然失败云云。
没错,没有任何机构能搜集所有的信息,包括投资公司,包括跨国资本集团,也包括政府机构。但是正如那个古老的笑话:如果你跑不赢狮子,能跑赢同行的胖子也可以。计划经济从来不是作为一个完美形态出现的,只要做到相对优越即可。如果说政府存在信息不足导致的问题,市场经济也一样。
但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有个致命的问题——市场经济会随机地制造错误,资本更可以利用这些“错误”发财,炒作泡沫(比如房产)——甚至是赤裸裸的泡沫(比如传销)也可以赚钱。危害最大的泡沫并不是无数散户追捧的结果,而是少数寡头煽风点火,裹挟社会资金主动炒作的结果。相比之下,政府至少没有动力公然制造错误。这才是(中央)政府行为能对抗泡沫的原理。
进一步抬杠,还可以说政府里也有腐败,也可能有工作人员制造错误来发财。但这依然和资本集团制造的泡沫的行为有本质不同——在泡沫中发财的资本操盘手可以公然炫耀他的财富和荣誉,可以自称人生赢家、青年典范,反过来再动用资本影响舆论;制造政策漏洞来牟利的工作人员最高成就只能是闷声大发财。公然抢劫和偷偷挖墙脚,危害级别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更原则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经济增长的原理。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在给定边界下达到资源配置均衡,资源最优化配置。但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恰恰不是通过达到均衡,而是通过打破均衡来达到的。工业经济打造了信用货币和中央银行,抛弃了金本位,实际上这意味着整个社会已经承认了工业时代新的经济模式。唯一的问题是谁来履行“打破均衡”的任务。
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事实证明,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超越普通人和银行经理的认识水平,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承担“打破均衡”的任务,更愿意利用自己相对小资本的信息不对称来炒作泡沫。这体现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就是基础技术研发停滞,反过来又会促使资金进一步涌向泡沫(制造泡沫),形成恶性循环。美国衰落就是这个套路,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则是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
从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金本位货币和信用货币区别不大,都是多多益善。但政府拥有印钞权,即定义财富的能力,有能力也必须认识到财富不是钱,是工业经济不断提高的生产能力。所以,政府必须主动担负起“打破均衡”的责任。否则就是自己忽悠了自己,成了最大的经济笑话。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回到全盘计划经济的时代。在给定的技术、产业框架下,企业积极性和市场博弈过程是很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不需要全盘管制,也不需要对大多数企业行为加以限制,但一定要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实施坚决的管制。从“四万亿”和光伏泡沫的例子看来,在政府需要插手的地方,在需要贯彻产业政策的地方,政府干预切忌半心半意,羞羞答答。又想指导企业行为,又总惦记着“市场原则”,势必两面不讨好。
客观地来说,政府在落实产业政策上“手软”也不仅仅是个经济认识的问题。干预企业行为,势必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在当今社会意味着处理群体性事件,面对利益集团制造出来的舆论压力,乃至戴上“与民争利”的帽子。落实大规模的产业规划,重组产业链,往往意味着十倍百倍于一般房产项目的土地、基础建设问题,这在拆迁日趋艰难的当下,操作起来千难万难。
所谓理直气壮,“理”不直,就没有坚决落实政策的底气。现在政府自身的确存在严重的腐败,的确有许多官员在管制政策中牟利、忽视普通人的利益,这些事实无可否认。政府缺乏一套自洽的执政理论,以至于使用强制手段时总是有些心虚。这都是政府陷入舆论陷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重要原因。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政府面对舆论压力能底气十足地喊出“为民谋利”的口号,面对利益集团没有“比烂”的心态,全面的产业规划才可能成为政府的选项。否则的话,政府手里的牌只剩下货币政策,只能在制造泡沫和戳破泡沫之间来回摆动——每一次摆动都要损失更多的政府信誉。
无论货币政策如何摆动,只要无法推动产业升级,信用货币总量就无法有效扩张,不甘寂寞的资本一定会制造泡沫来牟利。无论货币政策是松是紧,总是能拿出土地房产做抵押的投机商获得最多的金融支持。这正如成都武侯祠对联所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能否促成产业升级就是眼下的“大势”。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府如何重建公信力的政治问题。【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钱怎么来的似乎有问题 1 ifever 字1393 2013-07-07 17:49:28
🙂这段没说详细 1 川普 字677 2013-07-07 13:39:27
🙂苏联军工的功能达标的民用意义要弱。 也要崛起 字164 2013-07-05 22:58:37
🙂【原创】续2
🙂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了 pwatx 字384 2014-07-18 22:06:37
🙂其实你想要说的就是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分配 百年 字149 2013-07-09 10:08:03
🙂极其缺乏可操作性 联储主席 字54 2013-07-06 15:51:55
🙂政府不是先知,怎能承担90%的失败率 3 三力思 字555 2013-07-04 08: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