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人说下最近香港的事吗? -- 谢家堂前

共:💬615 🌺6299 🌵1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题目暂时不说

因为太大,论述起来没完没了。

“程朱理学”,这个朱就是朱熹,所谓朱子(朱子是他自封的)。

理学被钦定为官学后,是后来科举八股的起源。一开始的隋唐科举,形式要活泼得多,到了明清,就是以狭隘的八股定人材了。理学搞出多少“范进中举”式的冬烘先生,钳制中国人的天真和好奇,满篇都是吃人,我们就不提了。

理学有好的地方没有?当然有,宋儒一开始生机勃勃,唐宋八大家,宋朝那几个,也都是理学大家,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发端,欧阳修在选拔干部的实务制度上推行,最后形成“道学与政术合一”的宋学,影响一直深远到梁启超(章太炎对梁的评价)。

但朱熹只是把自己变成儒学的两脚书橱,以为“时习之”,拥有了儒学的繁多知识条目,就能拥有儒学的真谛,结果是一开始就埋下了教条主义的隐患。用王阳明对明朝主流的朱子学问(官道)的评价,就是“支离外驰”,炫耀学问,脱离实际,只会应试。理学这个东西好比水果,非常容易腐败,容易走形僵化,一僵化,就是中华文明的中世纪------除了火刑,其他跟欧洲的中世纪差不多。

我有一些穆斯林朋友,其实大家比较起来,儒教跟穆斯林温和派教义挺相似。

我强烈反对以理学为主干的“正统儒学”,有几个原因:

1)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是有道理的,否则亡国灭种。

2)主席反儒。什么时候中共推崇儒教(也就是推崇理学)了,就是反动了怠懈了,不肯自我加压进步改善,反而捡起麻醉广大群众的方便法门了。这就走到群众的对立面去了。

3)以我在国外生活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我觉得今天这个儒学肯定不能征服外部世界的人心,拿不出手。要走出“儒家文化圈”,让其他社会的人民心服,儒学还没有准备好,甚至说根本没有认真准备过。

这一点,儒学跟伊斯兰教有点像,走不出自己的小圈子,关起门来自己当自己是老大。

王阳明的“心学”,部分借鉴了朱子,但更多地是否定和瓦解朱子学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以求为万马齐喑奄奄一息的明朝思想界和行政管理(朝廷运作)打开一个生路,可惜死得早,如果晚几年死,有可能拜相-----当然,他之所以等不到拜相,跟自己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修为,反对朱子学派的不问稼穑,从而在体制内反对王阳明者甚众是分不开的。“心学”这条路,还可以再试试。

因为今天,对立冲突之后,世界越来越平,越来越趋于大同,我们希望建立一种较健康的“泛人类文明”(比如,先从“泛太平洋文化”起步),好比是世界语。将来的人类,每人都会世界语,再会一门地区性母语,那么文化的多样化有了,统一交流也有了。同样,有一个“泛人类文明”,反而有利于保留各民族的传统文明。

而这个“泛人类文明”中,中华文明能占多少?这不是面子的问题,争股份的问题------你放进去,要真正有利于全人类的永续和平和发展,保持活力保持生气,这是做贡献负责任的问题。万一放进越多,祸害越大,你何必呢?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