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 就一南瓜

共:💬348 🌺4404 🌵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治国之要,今犹在耳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读史,不仅是个人的兴趣,更有益的是我们能从古人的言行中找到很多值得效仿,值得传承的文化。

比如说袁涣,这个在《三国演义》中未出现的人物。

三国时期,最显赫的家族莫过于袁家,四世五公,门生故旧遍及天下。袁绍登高一呼,从者如云,手下文臣武将济济一堂。说起袁家五公,分别是袁安、袁汤、袁滂、袁逢、袁隗,从汉章帝时袁安任司徒到汉献帝时袁隗任太傅,历时章恒灵献四个朝代。袁逢袁隗是兄弟二人,袁逢是袁绍袁术的父亲,袁绍与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是汝南袁氏的渊源。

而袁涣是汉灵帝时司徒袁滂的儿子,属于陈郡袁氏这一支。

史载,当时官宦子弟多跋扈,横行不法,而袁涣则守之以礼。先后被任命为功曹、侍御史、谯县县令(未就任),刘备被推举为豫州牧的时候,举袁涣为茂才,这是史料中他们二人唯一的交集。

后来为避战祸,举家迁往江淮一带,为袁术所用。袁术与吕布开战,袁术败,袁涣被吕布捕获,留用于帐下。

吕布与刘备翻脸成仇的以后,一天,吕布心血来潮,让袁涣写篇文章骂刘备,袁涣不肯写。吕布再三强迫他,甚至拿着刀剑指着他发怒说:为之则生,不为则死!袁涣大笑之,对吕布说道:“我只听说可以用德行来羞辱人,没听说用谩骂来羞辱人的。如果刘备本来是君子,你骂他他只会付之一笑,如果他是小人,会反过来拿你骂他的话来骂你,那么受辱的是将军啊。况且,昔日我曾在刘将军手下做事,就跟现在在你手下做事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反过来辱骂将军,这可以吗?”

之所以将袁涣说的话全文翻译过来,是因为这里面蕴含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如何对待前雇主,比如如何对待前任,等等。

吕布被诛,袁涣归于曹操,他向曹操谏言道:军队,是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治理天下要用道德来约束人心,用仁德来感化敌人,给百姓一个安定生活的环境才能使天下归心,老百姓就会与统治者同生共死了。我听说,真正的明君善于救世,世间动乱则要举起大义的旗号;太平年间,百姓趋财逐利,人心不古,则要宣扬淳朴去教化他们。形势变化,治国之道也有不同,不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即使用武力征服暴乱,最终还是要靠仁德去感化。

教化之功,几千年的历史证明这是太平时期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舆论引导是个很强大的战场。

曹操闻言大喜,任命他为沛县南部都尉。

那时候,曹操正在招募百姓实行屯田制,很多人对此项制度不满,纷纷逃亡,地方官吏们往往把他们抓回来予以刑罚。袁涣又谏言道:都说故土难离,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开故乡的,一定是我们订立的制度有些不妥。应该顺应民心,老百姓愿意来屯田就让他来,不愿意也随他。

曹操听进了他的意见,老百姓也安定下来,屯田制反而顺利的实行下去了。

不久,袁涣升为梁国相。在此任上,他注重以礼教化百姓,要手下官吏尊老抚孤,倡导孝敬贞烈,很得民心。他因病去职以后,老百姓都很怀念他。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袁涣任郎中令,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袁涣再次向曹操谏言:现在天下初定,文德武功同时兼用,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大规模收集文献典籍,宣扬古代圣贤的教诲,来潜移默化的改变百姓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至于那些尚未降服的地方,以武力震慑他们,以德化感召他们,迟早会天下一统。

曹操深以为然。

某天,风传刘备已死,众大臣皆相互以贺,唯袁涣默默无言,只因当年曾有举茂才之恩。

袁涣轻利,每每收到的赏赐他都分给了别人,到死时,家徒四壁。曹操祭奠他时,痛哭流涕,手书教令:赏赐谷物两千斛,一份叫“以太仓谷一千斛赐与郎中令家”,一份叫“用垣下谷一千斛送给曜卿家”,外人不明白他的意思。曹操的教令说:“用太仓谷,是依据官法;用垣下谷,是因为他是我亲密的朋友。”

曹丕登基后,有天闲聊,问袁涣的堂弟袁敏:袁涣在性格上到底是那一种类型的人?袁敏答道:袁涣外貌看似温和柔顺,内心却强大无比,临大节处危难的关头,古时候一些烈士也不如他。

袁涣不是个有很多故事的人,也没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政绩。但,他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提出的很多做人做事特别是国家治理方面一些意见,至今还有借鉴意义。

这就够了!

2014年9月19日

通宝推:土拨鼠yuanap,易先生,平淡是真,红军迷,苏仙岭,崇文尚武,铁手,独草,我们的田野,为中华之崛起,繁华事散,子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