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毛泽东是伟大的经济家 -- 唵啊吽

共:💬216 🌺996 🌵7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古往今来没听说过的事情多得是

http://jcy.xjbt.gov.cn/xxgk/zwdt/bmdt/83233.htm

兵团人对罂粟认知的历史流变

来源:检察院 编辑:检察院 发表时间:2012-08-28 17:21:40

字号: 小 中 大

兵团人对罂粟认知的历史流变

张 毅

【生活在内地的人们,谁也不会想到: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大面积种植过罂粟,算起来那也是距今四十年前的事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还是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一天,班里的小伙伴议论着一件新奇的事情,说是在团部附近的武装连队里,种有一种从未见过的植物,地边还有持枪的岗哨看守,使人感到不可理解。

接着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三个小朋友,星期天出外玩耍后回家,在经过种有奇怪植物的地时,有了惊人的发现,这种植物开出了耀眼的花朵,花朵不仅大,而且非常鲜艳,颜色以红、白为主。在新疆长大的孩子,在那个年代,从未见过这种花团锦簇的景色。他们欢呼雀跃,冲入地中,选他们认为好看的采摘起来。就在这时,从地的另一端冲出两个持枪的,穿灰色军装的战士,大吼着:别动!已经到了三个小朋友跟前,接着上来一顿盘问,当知道其父亲均是团机关“靠边站”的干部,采摘花朵是处于好奇,也就是没有破坏的故意,便将三个小朋友关到地边的一间小屋内,吓唬一下了事。

很快,小朋友们都知道了,这种植物对外叫一百号,俗称罂粟。中国近代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的就是这个东西。当时,中苏关系紧张,战争气氛很浓,全国上下备战备荒,种植的罂粟是用来提取吗啡,吗啡是战争中救治伤员不可或缺的麻药,此项种植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当然是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国家是按每公斤460元统购的,相比较经济效益是不错的。

两年后,也就是七十年代初,这种种植已经不局限在武装连队,普通的农业连队、甚至学校也可以种。我所在的初三年级,就种过一块大约五十亩的一百号,所有的劳作都在早晨进行,先是在平好的地里打埂子,接着将埂子上的土块砸碎。由于罂粟的种子很小,和芝麻相似,种的很浅,种子入土后,浇水几天后就能见苗,苗水汪汪的,看着很嫩,不小心很容易碰断,使人感到很娇气,定苗、除草、松土,大家都很小心。

采集主要是收浆,将钢锯条做成的刀具,镶嵌在木柄上,用于限止深度,否则,罂粟桃一旦被割穿,桃就枯萎了。采收时,两人配合,前面一人割桃,后面一人用食指将渗出的白浆抹下,刮入小瓷缸内,收集起来的白浆,放入晾晒箱中晾晒,不停地翻动以后,球型膏状的成品就出来了。

罂粟的副产品是种子和罂粟壳,还可进一步利用。种子含油量很高,轧出的油香味很浓,连队用其炒菜,特别是炸油条,非常受欢迎。罂粟壳每家都留有部分,用于治疗痢疾和腹痛,据说效果良好。

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罂粟种植量很大,管理也并不严格,晒好的罂粟膏,就放在有一把锁的库房里,也没有人看守,却未发现丢失和被盗。种植的几年中,偶然一次听说外单位被盗,数量也很少,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贩卖或吸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在学校种植的第三年,这种叫一百号的东西,在新疆兵团就停止种植了,提起这段历史,是不想任其湮没,说明我们曾有过对罂粟的积极利用,多年以后,罂粟在兵团又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了。】

【 “百号”少年

有一种植物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地职工都称它为“百号”,虽是一个陌生的数字,其实,就是人们熟知的罂粟。而名为“百号”,也许是那个时期的一种特称和需要.这是新疆兵团农场20世纪70年代的一段难忘经历。

过去不懂,也不知道,能与这种植物联系起来,是懵懂少年心中模糊的概念。为了战备需要,当时只在少数几个农场种植,25团便是其中的一个。兵团是一个准军事体制,纪律严明,具备生产条件。所以,个别连队有几年时间都有近百亩的种植任务。用途单一,不会与毒品挂上联系。从老职工口中得知,战争会流血,百号可以救命,从它身上能提炼医用手术的麻醉成分,人药是理想的麻醉药剂,临床手术不可或缺,尤其是医院的用量很大。

新中国成立.已经根绝了早年泛滥的大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头脑中,对它的认知非常淡漠,甚至是一片空白,印象仅仅停留在百号割浆收浆上.意识之中也未把它与毒品联系起来,团里通过严格的组织和管理来完成整个生产环节。

六月,初夏来临,百号的茎秆已有齐腰深了,生长已经逐渐成熟。田边地头,常常有专门的执勤民兵站岗巡视,这是为了防止有非分念想的人擅自进入,从远处看去,整齐茂密的百号一片青绿,枝枝安静,叶片之上成片条田都是这种花朵,粉红,紫色,星星点点,鲜艳妖媚,野性的,让人着迷,而最多的是白色花朵。随着花儿凋谢,花瓣内的罂桃齐刷刷地露出头来,远远望去,一层桃青竖在顶端,蔚为壮观。

百号收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整个收浆期学生要在连队住二三十天。收割需要大量劳力,当时,农场人手不够,田间其他作物管理正忙,无法腾出大量人手,于是,初高中学生就成了收百号的主力军。去连队前,老工人总要集中学生开会,讲解收割要领,反复强调收割纪律。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各班陆续进驻到种植的连队。这期间,吃在连队,住在连队,我们男生临时居住的房间非常简陋,有的是在羊群进山后空置的低矮窑洞,有的就在连队礼堂搭建地铺。学生们铺挨铺,用松软的麦草垫底,打开自家带来的铺盖,临时安顿下来。劳动期间,连队给学生单独开火,提供的伙食很好。面对社会,学校走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面对收割,又成为一个封闭的集体,锤炼的舞台暖融融,特殊而又新奇。

时光真短,教育一代代延续,如今,学习知识,不再有那些特殊的体验。收获从点点滴滴开始,从生疏到娴熟,每天从百号中收获原浆,这种原浆,也是人们早年所说的鸦片初级原料。

那时候的职工与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收割任务.心无杂念,现在想想仿佛难以相信,怎么没有人拿呢?一点点邪念都会破坏规矩和制度,可那时,人们却不为所动。现在,毒品已在打击、追缴的严禁之列,一些不法之徒还是绞尽脑汁,不惜铤而走险。其实,当用途和目的明确,利用它的特殊功效也能造福。

六月,百号花耀眼夺目,蔚然成景。西北的农事在田野中,与杨树一样高高地站立,俨然是兵,护卫着田野。成垄成行的罂粟果灌满了浆,长在地里等待人前来收获。三连、四连、六连早期还有荷枪实弹的职工把守,随后,在学生的歌声、笑声和天真无邪的劳动中渐渐取消,大家听从组织,听从调遣。

集体生活比起课堂要自由了很多,没有书本。课堂就在地头,是一种娴熟的生产技能,做多了就会熟能生巧。我们最关心的往往是班主任分组。收割前就确定下来,每个小组由两人组成,成为最小的采收单位。青少年学生,总有一点点心事藏在心里.与要好的同学分在一起是小小的愿望,如是心仪的女生,那就更为欢心,干活会干劲倍增。小组一旦固定,就会划定一块收割区,两人一起每天上、下午各收浆一次。为了能在劳动时间里完成,每组所分地块相对适度,如果收不完就不能回去。一个班集体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整块条田的采收,老师不愿看到落后的学生出现.手头快的学生如是提前完成,往往会分派到落后小组帮忙。虽然有老师协调,但谁也不甘落在最后。当时,收浆多少是衡量每个小组成绩的重要指标,因此,组与组之间都在展开竞赛。产量是关键,手头快,收浆多,这才是最终的目的。正因为此,连队常常杀猪,用好饭好菜款待学生,力争上游成了学生的无形动力。田埂上,地垄间学生就像勤做的蜜蜂,采蜜似的忙碌。收工后,总要成双成对去查看公布的收浆成绩.看看头榜花落谁家。

收割需要配合。一人操刀在前,手拿一把割浆小刀,刀具是一把一头磨得非常锋利的5―10公分钢锯片,上面绑一块宽窄、大小相等的竹片.用以固定刀片的深度,只要在罂桃上划一圈,就会割开一道细细的刀口.浆汁就会慢慢地流出来。而另一个学生跟在后面收浆,他的动作不能太慢。跟不上割桃的速度,浆液就会滴到地下造成浪费,浆汁干在罂桃上,还会影响下一次采割。刀片的深度事关罂桃生死,太深会割死罂桃,之前。这个工序都由老职工事先调好。从收到结束每个罂桃能割二三十刀,浆汁干枯,采收最终才落下帷幕。下刀的顺序也很重要,如果不正确往往影响产量,从上往下一次次挨着下刀,这才是最好的割桃程序,因为营养都是通过茎秆从下往上提供,如果初期刀口开在罂桃下部。就会阻断向上提供养分的通路,这就看每个学生的割桃技术了。劳动之前,老职工会示范,手把手指导,每个学生稔熟于心,不敢有一点儿马虎。一滴滴渗出的白浆流出后,收浆的学生左手拿一只小缸挂在四指上.右手迅速顺罂桃表面抹一圈,浆汁就留在了手指上,然后刮进浆缸,算是完成了一个收浆过程。就这样,一个个的割桃,一颗颗地收浆,两个人的组合很是协调。快的小组每天能收八九百克原浆。割浆初期,生手割桃因为每次都要左手夹桃。右手快速划刀,有的学生不小心往往会伤及手指,每每此时,只要抹上百号浆,就能减轻疼痛,很快止血,不会感染发炎,继续采收一点都不会受到影响。】《憩园的心弦 》 - 天疆著 2012

【与青春相伴的禁果“一百号”

 1964年秋,我响应党屯垦戍边的号召奔赴祖国的边疆,成了一名“支边青年”。直到1984年按政策全家返沪,在新疆度过了20个春秋。20年来我主要是在新疆兵团库尔勒农二师28团子女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离开新疆以后,他们活泼可爱的音容笑貌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特别是一个被同学们昵称为“一百号”的女学生娟娟,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297063.htm

  “一百号”是一种作物的代号,这种作物既是制造镇痛药剂、麻醉药剂等药品必不可少的原料,也是为世人所深恶痛绝的毒品的源头。上世纪70年代,因国防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有一段时期,上级安排我们团场种植“一百号”,团场对种植“一百号”的连队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到了成熟的季节,连长、指导员要召集全连职工开大会,宣告、重申收割“一百号”的纪律,强调谁家私藏“一百号”,就要按情节轻重判刑、坐牢(当时兵团是按照部队的模式进行管理的,组织纪律相当严格)。那时“一百号”的上缴价格是一公斤三百元左右,相当于职工们将近一年的工资,黑市价格更可观,可能翻上几番甚至几十番,但那时兵团战士思想觉悟高,从接受种植任务开始到种植任务结束,从来没发生过私藏私卖的违纪事例。至多是连队里哪个职工肚子疼了或者拉痢疾了,医务室的卫生员给你几个“一百号”的壳壳,让你拿回去熬点汤喝,说也神奇,用“一百号”的壳壳熬的汤,确实能止痛、止泻。

  “一百号”在6月初开花,6月10日左右果实开始成熟,6月10日至30日,这20天是收割“一百号”的黄金季节。收割“一百号”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强劳动力往往未必能做得好,而心灵手巧的孩子们却能做得得心应手。从1972年开始,每年6月份我就要带领一群学生,到田野里收割“一百号”的浆汁。收割浆汁通常是两人一组,一人割圈,一人收浆。割圈的学生用连队自制的半圆弧形的小刀,在果实的上端轻轻地划上一圈,这时奶白色的浆汁顿时会从裂口流出,另一个学生则赶紧用食指轻轻地抹下浆汁,然后刮到一个带月牙口的小杯子里。小小的果实从上到下密匝匝的可割四十来圈,但每次只能割一圈,每天早晚能割两次,因此“一百号”收割的时间是20天左右。割圈时需要特别小心,割浅了,浆水流不出来,割深了会把外壳割穿,而外壳一旦割穿,这株“一百号”就报废了,以后无论再怎么小心割,也不会有浆水流出。收浆汁的学生动作要快,动作稍慢一些,浆汁容易凝固,收的浆汁会因此而减少。每收满一杯浆汁,孩子们就把杯子交给连队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把一杯杯的浆汁刮在一个大的长方形铁制的条盆里,晒干后白色的浆汁就变成深褐色的膏状物。然后切成一公斤一块,用纸包装好运走。 】

【 1975年的夏日,我所在的29团六连,迎来了库尔勒市和工四团的首批知青近50余人,当时男知青基本上都插入本连队下属的四个排中。我连四个排分管四个斗渠,每个斗渠拥有两千五百亩土地左右。当时四个排的排长有三个排都是由当年部队解放新疆的老军工担任。……在当时大田主要以生产水稻、小麦和棉花为主。也种植一些瓜果、苜蓿及按计划种植一百号(罂粟)之类。当时每排有一个男同志班及两个女同志班。而我排则是多了两个女青年班。】

当然,种植百号也没什么奇怪的,现在甘肃也有国营农场搞这种特种种植。具体是否曾经外销,以什么形式外销,数量多少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内容,因为缺乏共和国自己出版的材料,因此尚在研究中所以不便多言。但是【从不知道新疆有种植特货。只听说过有人不懂,种了几棵大烟花。发现后被从重处理。】这种说法肯定是少见多怪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