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同志逝世 -- 老老狐狸

共:💬360 🌺2670 🌵7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嗯!

点看全图

安徽省历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1949--2004)

点看全图

《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中的1975-2010年的图表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14年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及增产模式攻关,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组织发动,推动科技兴粮,克服多种自然和生物灾害不利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创造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683.2亿斤,比上年增产27.3亿斤,增长4.2%,增产量占全国增产总量的1/4以上,增幅居全国第2位,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省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温的时空分布及随高度变化较为明显,有南部高,北部低,丘陵高,山区低的特点。降水量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丘陵。初夏江淮地区有梅雨。全年降水量在770~1700毫米之间。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60%。全年无霜期在200~250天之间。≥10℃的活动积温在4600~5300度·日左右。

从气候角度看,安徽省气候条件优越,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光、温水同步,适宜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但由于处于中纬度地带,天气形势多变,且地形地势多样,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有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经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农业生产起伏比较大。

从建国以来统计数据来看,安徽粮食生产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5

这段时间安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639万吨增加到1153万吨,年均增速高达10.33%,人均粮食由229kg增加到359kg。这段高速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土改后,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49年并非建国的前历史最高产量,低水平恢复生产相对快一些;从1950年开始的治理淮河成效非常显著。

第二阶段:1956-1961

这段时间安徽粮食产量由1955年的高点先慢后快急剧下滑至1961年的629万吨,已经低于1949年了,人均粮食也同步降到210kg。为扭转局势,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征得毛泽东同意后搞起了包产到户试点,但61、62年安徽农业仍然很不理想,落后于全国。一些回忆中提到安徽包产到户后,农民得到甜头,其实际原因不是生产恢复,而是粮食征购量大幅度下调,增加了农村留粮比例。

安徽农业下滑早于全国,恢复比全国慢,大滑坡原因除了58-61期间全国都犯的哪些错误外,与水利投入过大也有关系,安徽在治理淮河中尝到甜头,曾希圣非常重视水利,但水利规模过大、投入劳动力过多,对安徽粮食生产影响不小。

第三阶段:1962-1976

15年间安徽粮食生产12增3减,年均增速高达6.8%。

困难时期,全国大大小小水利工程普遍停建。淠史杭灌区是全国三个1000万亩以上的特大灌区之一,58年开工的,59年就应急灌溉97万亩,61年工程停建,64年重新启动续建,至1972年,大型骨干工程及分干渠以上渠道工程基本建成通水,灌溉面积为744万亩。86年后又陆续进行了部分续建配套建设。到21世纪初,仅安徽省境内主要骨干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已达11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026万亩,年均实际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70%以上)已达860万亩。

灌溉条件的改善,公社制度的规范化,安徽粮食生产在1970年以年产量1264万吨越过1955的高点,71、72、72连创新高,76年达到1684.2万吨,人均粮食产量368公斤,也超过1955年。综合来看文革十年,安徽粮食产量由66年的957.6万吨增长到76年的1684.2万吨,年均增速5.81%,即便剔除恢复期,从1971到1976,6年间,年均增速4.9%。

第四阶段:1977-1980

这四年安徽三年减产一年增产,粮食生产在低谷中徘徊,1980年,粮食总产量1454万吨,人均粮食产量296公斤。

第五阶段:1981-2014

1981年,安徽粮食生产结束4年的下滑和徘徊,创下1815万吨的新高。1990年,产量达到2520万吨,2014年为3416万吨,人均粮食产量560公斤。

1981年初,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的比重约15%,到了10月秋收后,已经占到50.8%。[李文:《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2年中央1号文件为双包放行,到1983年末,全国农村双包的已占生产队总数的97.8%。

1984年底,农村撤社改乡镇、撤队改村的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建立了9.1万个乡(镇),92.6万个村民委员会,“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彻底走入历史。

以1980年低谷(1454万吨)为基数,34年间安徽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速2.54%。当然,如果以1982年发布1#文件划界,以1981年相对高点(1816万吨)为基数,33年平均增速就会降到1.93%。

关键词(Tags): #包产到户(林风清逸)#粮食产量(林风清逸)#安徽(林风清逸)#数据(林风清逸)通宝推:阴霾信仰,西安笨老虎,林风清逸,年青是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