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拿取经当回事儿(一) -- 太乙仙工

共:💬21 🌺3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拿取经当回事儿(五)

五 角色分档

明确了取经的工作环境(内心世界)和主要工具(象征方法),可以进入主题了吗?哼哼,早嘞,热身仍得继续。

取经人们一路上跟各种各样的仙魔打交道,包括土地神、山神、河神、城隍等地方基层干部,隐居各处的镇元大仙、东华帝君等高级神仙,天宫的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大仙,散居各山头的四大菩萨,还有灵山的大佛、金刚,四海龙王,另外地府的阎君和判官曾露过脸,各地知名或不知名的野仙也很多,如牛魔王和他一家子,碧波潭的龙王一家,瀛岛三星,再然后,就是地面上不可计数的大小妖魔。这样一大批千奇百怪的神、仙、佛、魔构成了取经故事的角色主体,对他们的状况要先有个大致了解,才知道取经人们所处的基本环境。

仙、佛太多,挨个儿详细盘察等于写辞典,本文只能忽略细节,通过给他们分类来产生大致印象,而能采取的分类标准又有若干。

依所属系统,主要分为天宫系和灵山系,此外还有不受两系管辖的野仙和妖魔鬼怪。天宫系包含了从地府、地面基层到天宫的所有神仙。灵山系在各地有菩萨,在灵山有大佛和金刚,此外还有大批罗汉、优婆罗、优婆夷充当背景群众。

依居住位置,可分为地府,海底、河、井等水下,地面(又可细分为山野和城市),天上,广泛程度赛过细菌。

依现实中有无原型,并考虑到原型的物种,可主要分为四种:

——自然神,由自然物体和现象演化而来,包括司风的风婆婆、巽郎君,管云的推云童子、布雾郎君,还有雷公电母什么的(参见第45回)。地方土地神、城隍、河神、山神也都算作这种神。太白金星对应离太阳第二近的金星,手托仙桃的老寿星对应南极老人星,也都属于这种神,不过他俩“进化”得很高级,已经很难看出原身了。

——传说神,来自传说,如王母娘娘是由传说搬进原著的大神。

——生物神,由动物演化而来(不知道有没有来自植物的神),如二十八星宿的原身全是动物,要是让他们变回原型,马上组成一座小型动物园。

由人升格为神也算作生物神,但是特称为仙。太上老君原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二郎神来自都江堰总设计师李冰的二公子(也有说是灌江口的杨二郎),所以虽挂着神的号,其实是个仙。佛祖原身是释迦牟尼,也可归为仙类,不过还是称他为佛更恰当,否则好像称诗人为专家,怎么看都别扭。

——观念神,由观念具象化为神,如灵宝道君对应老子所论述的道,现实中没有任何对应物。菩萨原指大觉有情,揭谛意指去体验,也都是形象化了的观念。

分类方式虽多,但都嫌象征性考虑得不够,跟取经主旨联系不起来。依仙工的理解,仙、佛都是象征,对应某种观念,简单来说是观念中尊崇什么,就拜什么样的神。依据尊崇的目标另行分档,得到如下一张简化了的神、仙、佛图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黄线下方是现实世界,神佛的原型都出自这里。上方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本应称作内心世界,因所遇仙佛如此众多,此内心就拓展为所有人的内心,准确地说是观念,因而要称这个大环境为观念世界。

众仙佛不管来自何方,能够在观念世界立住脚,自然要有看家本领,主要本领可分为异能、德行和真知三种。图中列了一位故事里没出现的人物,关帝,对仙佛看家本领的讲解就从这位入手。

关帝当然是指三国名将关羽。孙悟空被压到五行山下发生于王莽年间,关羽出世还得再过两百年,跟大圣比是新秀,然而等到大圣出山,新秀已经封帝了,上升得很快。《抗日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讲到河北和山西曾经每县每乡都有关帝庙,相对来说孙大圣虽然深受大众喜爱,却没见哪座庙供他,故事里倒是临时起了一座庙,供的还是取经的四位(参见第99回),可见孙悟空受崇拜的程度比起关帝尚有差距。

关帝在取经剧集里没出面,名字倒是被提到过,

老者道:“舍弟有个儿子,也是偏出,今年七岁了,取名唤做陈关保。”

行者问:“何取此名?”

老者道:“家下供养关圣爷爷,因在关爷之位下求得这个儿子,故名关保……”(47回)

俺以为大圣听到这儿要勃然大怒:姓关的是个什么东西,竟然也敢称圣!然而他什么也没说,很快转换了话题。

常被人们单独供在家里的有弥勒佛和观音,这关帝也享受同等待遇,心高气傲的孙大圣听了居然没说二话,可见他默认了关帝的地位。那么关帝有啥能耐让孙悟空心服?武力高强?虎牢关前刘关张联合出击都拿不下吕布,关帝的武力值仅抵得上吕布三分之一,在孙悟空面前更不值一提。用武力来衡量关帝明显不合适,他的强项在于品德超好,所谓义薄云天,孙大圣要是跟关帝拼义气值立马气短,所以还是闭口不提为妙。

德行成就了关帝,也成就了一批神仙,包括太白金星和二郎神。太白金星是众星领班,进退规规矩矩,深合维护良好秩序的愿望,于是他地位日显,当上天庭宰相(仙工是这么理解的)。能跟他做对比的是南极老人星,形象化为老寿星,只给人带来延年益寿的好处,德行上说不出特别来,只好跟福神、禄神搭伙到处混吃混喝(参见第24回,三星各吃了颗人参果,赚大了)。二郎神和他爹一起兴修水利,功在千秋,做个大神仙理所当然(李二郎建立的是事功,而事功能够转换为德行,孔子推崇管仲即出于这种原因)。如果说德行在金星和二郎神身上表现得比较模糊,在玉帝那里就很清楚,佛祖还专门夸过他,后面将专章讲解玉帝怎么个有德法。

明确玉帝等大仙高居尊位的原因,反过来就容易理解异能神们的不堪处境。

异能不单指刮风打雷那样的特异能力,也包括长久存在,例如一座山不因岁月流逝而改变,所以必对应一位超然存在的山神;一颗星星高居天顶,神秘异常,应当对应一位星宿;天地自创世即存在,更对应一位大神,尊号有了,就是元始天尊。早期传说中的诸神,例如王母,故事也予以保留,但是得和异能神们划归一类。

取经故事给人制造了深刻印象,这类年代久远、能力特异的神地位并不高。就说龙王吧,人间只有当了皇帝才能穿龙袍,龙简直是皇家专利商标。进入取经氛围,龙王只是天庭的编外部署,职责只有播雨,而且需要风、云、雷、电等神的密切合作,俨然是现代化生产线上的一名员工。天庭对播雨的品质把关还特别严,稍有差迟就可能掉脑袋(参见第9和41回),这龙王当的比富士康的年轻工人还不如。

异能神地位不高是由精神演变造成的。上古人类看啥都很神,封起神来从不手软,然而到后世,理性精神日益彰显,那些神脑袋上的辉光就渐渐淡去。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将品德视为评判首要因素,即是理性精神大行其道的表征,相应的当然要另推一批神上位,于是玉帝、金星之类跟德行相关的神仙戴上大红花,容登灵霄殿,受到万众膜拜。与此同时异能神们纷纷退位,地位高的安置还算客气,王母领一拨神仙开垦蟠桃园,元始天尊明升暗降,去政协专门拉神仙开茶话会。土地神、山神专事基层,估计永生永世都望不到灵霄殿的门楼。风云雷电及龙王等虽然还能腾云驾雾,却无意间被塞进气象制造生产线,再苦再累都得干。

德行瞅着挺好,然而并不是理性精神的唯一最爱,真知也是一大关注要点。灵山就是以真知为出发点构建的观念系统,树立起一大批大佛和菩萨形象,与天宫分庭抗礼。观音法力广大,其核心能力其实是接近真知,称之为观音经(21回提到过)。唐僧和观音名义上是师徒关系,还原象征,却是个人和观音经的关系,后文将专门讲到。佛祖是佛法的首倡者,俨然是佛法的化身,地位当然至高无上。

应该说天宫原先已经包含了真知类神仙,一位是灵宝天尊,道的化身,另一位是太上老君,将道讲得最透的理论家。可惜天宫没好好看待真知,只把他们当普通的异能或有德神仙,时间一久,他们离开灵霄殿,一个去了人大,只在开大会时才露个脸,另一个去了科学院,潜心炼丹。将这两位边缘化,天宫是自废武功。天宫是个老系统,需要不断改造,改来改去,陈芝麻新谷子混到一起,改乱掉了。

图中还有一档指向凡人,来不及讲了,留待下一章再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结:故事里仙佛众多,真正崇拜的主要是三样——异能、德行和真知。神、仙、佛的地位对应着不同观念受人们重视的程度,这就是唐僧所处的“时代背景”。

唐僧高调奔灵山去,似乎真知集团已然胜出,然而不必仓促下结论,取经还有太多内容可予考虑,且待后文慢慢解说。

附加声明,本人自称“仙工”,是不是想跟众仙佛比肩?当然不是,也没那妄想。仙工是搞工程的,虽然提笔论说取经,还是把这当件技术活,到处搬运基本原理,想办法整到一块儿去。是个仙必定道亨高深,不食人间烟火,仙工这个“仙”却不为远离现实,而是从现实感受到太多困惑,倾向于到观念世界找原因。同时,仙工这个“仙”也意味着尽量认清和回避现实逻辑,努力运用象征方法,将取经故事还原出象征本意,从而解决自个儿的困惑,简而言之,这个“仙”是“象征”的代称。

关键词(Tags): #取经 象征 观念世界通宝推: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